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64481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换溜煤嘴底板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由于-23煤仓溜煤嘴腐蚀漏煤状况较严重,影响出煤效率,必须要对溜煤嘴底板进行改换,溜煤嘴两帮加固。为确保本次改换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时间:20xx年x月xx日8点-24点。 三、施工地点:-23煤仓下溜煤嘴。 四、施工组织 施工单位:皮带队 现场负责人:任少辉 气割操作工:张少锋 洒水灭火工:周艳东 电 工:张少培 参加人员 :皮带队修理工 五、准备工作: 1、检查倒链的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性。 2、将所必须用的工具提前准备充足、到位。 3、准备完好的割把、氧气、乙炔工具一套和灭火器材,检查压力是否充足、是否漏气,合格后运往施

2、工地点。 4、在使用气割前,具体阅读气割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执行;所有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程序,学习本措施。 六、施工所必须材料: 5T倒链一台、30B链子两条、=12.5钢丝绳10M、大锤、5mm钢板、50mm?钢管、8#铁丝和木板、安全带和雨衣各两套 七:施工步骤: 1、队值班人员现场监督,准时将新煤嘴、工具和相应材料运送到现场。新溜煤嘴执行尽量的分解运送。 2、用铁丝把钢管一头固定在上山皮带架上,另一头固定在下面过桥梯上,把木板固定在钢管上作为作业平台。 3、完成准备工作过,上报调度室开始改换溜煤嘴。 4、用工具拆分下部易拆掉的部分:挡煤板、手把等。 5、把老溜煤嘴前后都用钢丝绳割眼固定,绕过

3、前后顶板的工字钢,结合皮带架控制好当溜煤嘴割掉后下坠损坏皮带或伤人。 6、用割把切割掉溜煤嘴底板铁皮。 7、把老溜煤嘴转移到不影响安装工作的地点。 8、借助顶板工字钢和溜嘴两侧的放煤底板轴,用倒链起吊溜煤嘴。 9、固定螺丝,两邦加固。 10、把电机,零部件进行组装。 11、电源的安接。 12、上报调度室,并通电试验溜煤嘴的可用性、完好性。 13、检修完毕,清理现场,收回工具,撤离现场。 八、拆掉老溜煤嘴使用氧气、乙炔气割专项措施: 一地面施工准备 1、领取气瓶。向机电车间仓库申请领取氧气、乙炔,领取时必须认真检查,检查氧气瓶、乙炔瓶阀门关闭严密无泄漏,氧气、乙炔足量,压力负荷要求,并认真盘点好

4、领取数量。 2、领取气割器具。必须对气管、减压阀、气压表、回火防止器、割炬等认真检查,保证气割器具完好,气管及连接部位不漏气。 3、气割器具装车。将氧气、乙炔及气割器具装入矿车,作好入井准备。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且不得与其它可燃材料、大型金属物件以及大块矸石等混装;气管及其它器具不得装车运输,必须专人携带以防挤坏。 4、入罐口要求。地面准备工作负责人持审批完成的气割措施,在副井口向把罐人员登记氧气、乙炔数量及施工地点后,方能将气瓶和施工材料装入矿车推到井口位置,准备下井;如氧气瓶、乙炔瓶同罐运输,则必须分层放置。 5、地面准备工作由负责完成,由张少锋具体负责检查确认。 二井下运输

5、 1、气瓶二次检查。将氧气瓶、乙炔瓶下放到井底车场,派专人再次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装车状况,以防矿车内误放入其它物品,并对运输过程监管。 2、运输路线:地面副井井底车场139平台副暗斜轨道巷-46下巴勾-23溜煤嘴施工地点。 3、气瓶运输。氧气瓶、乙炔瓶的井下运输由运输队负责,采纳电机车运输,运输途中电机车车速要匀速,严禁忽快忽慢,严禁高速行驶中急刹车;按照井口登记的施工地点,将氧气瓶、乙炔瓶运送到指定地点;我队派专人在指定地点现场交接,并作好交接记录。 4、气瓶卸车。气瓶要当心从矿车中取出,接气瓶人员拿稳之后,取气瓶人员才干松手,气瓶要轻抬轻放。 5、井下运输监管工作由运输队负责,器具交接、

6、检查由张少锋具体负责。 三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 1、施工人员要求。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配齐防护用品。 2、火源携带。火源为打火机一只,由张少锋负责携带,火源入井时,要携带审批好的专项气割措施此措施作为施工现场使用措施,并在井口进行火源登记。 3、施工现场班组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4、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检查工作由运输队井口检身工负责。 四井下施工准备 1、支护状况检查。作业准备前由现场负责人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检查,浆皮开裂处及时用长柄工具捣掉,防止脱落伤人。 2、清理施工现场。将工作地点及四周前后两端各1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净;将作业现场杂物清理干净,以防人工搬运材料时被

7、绊倒,同时要当心地滑。 3、放置气瓶。气瓶距工作地点间距必须在10米以上,且两种气瓶间距不小于10米;气瓶必须垂直站立放置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并在巷帮可靠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在底板上滚动。 4、备好水源及消防器材。工作地点应配备不少于0.2m3的消防沙和合格的4kg干粉灭火器2台,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施工地点配有DN100供水管路,水压不小于2MPa,供水为纯净工业用水,水量充足,并通过KJR-25高压软管引到作业地点,设专人负责喷水。 5、井下施工准备工作由张少锋负责检查落实;安检员负责施工安全设施检查;瓦检员负责易燃易爆气体检测。 五气割作业前准备 1、人员到位。现场负责人检

8、查气割操作工、现场监护工、火种携带工、洒水灭火工、瓦斯检查工、安检员到位状况。 2、设定安全监护。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监护,监护架空乘人装置停电闭锁、车场不得有来往车辆。 3、气割前器具检查。由气割操作工再次对气瓶、减压阀、气压表、气管、割炬等器具进行具体的安全检查,确认完好后,将各部件对接。 4、现场洒水。由专职洒水工向施工点洒水,保证施工点10m范围内润湿。 5、检查瓦斯。瓦斯检查工对气割工作地点及四周20m范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查,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实作业地点及四周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能进行气割作业。 6、在施工点上风

9、侧3m范围内,距顶板500mm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随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7、请示。经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现场准备工作完毕,并请示调度室是否可以开始施工,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施工。 8、施工前气割设施检查、连接工作由张少锋负责;气割作业前准备工作由安监员负责检查落实;瓦斯检查工负责施工前有害气体检查;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 九、气割操作技术要求 1、施工过程中氧气瓶、乙炔瓶要直立放置,固定牢靠,不得在地上乱滚动,气管必须理顺,不得遭受挤压或踩踏。 2、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气压表、割炬、气管及连接部

10、位等必须密封完好,不漏气,气压表能正确指示。 3、气割作业时,枪嘴应尽量远离四周缆线、设备,避免在工作中被气割渣或火焰损伤。邻近的可能被加热的机械部分常常洒水降温,以防损坏。 4、施工中瓦斯检查工应每隔30分钟全面检查一次工作地点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0.5%时,应马上停止作业,并用水迅速将熔渣冷却。 5、施工现场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设专人观察,实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6、气割作业时,现场监护工对气割操作实时监护,严格按规程操作;现场负责人常常对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操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或暂停作业时,必须及时关闭气瓶阀门,并设专人看管设备;停止作业必须拆掉

11、气割用具。 8、施工安全监护人员为任少辉;安检员负责安全设施检查;瓦斯检查工负责有害气体检查。 十、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在搬运氧气瓶、乙炔瓶的过程中,要指定负责人,统一指挥,行走时注意防滑,步调一致,保证安全。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构件气割部位是否存在预应力,如存在,必须现场采用技术措施将应力释放,以防施工时伤人或损害其它构件。 3、气割作业时,气割点的下方必须使用铁桶或铁板承接熔落物及火星,气割部位以及气割掉的废料必须及时洒水降温,以防高温物体灼伤人员。 4、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将头、手、脚放在两个金属构件之间,严防发生挤伤人员事故。 5、在施工点上方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必须与现场

12、光学瓦检仪校对,保证读数准确。 6、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7、火源要由携带者专人妥善保管,严禁将火源用于非气割作业的其它作业,严禁人员玩耍火源,随意引燃。 8、人员登高作业,如使用梯子,梯子要放置牢稳,并派专人扶梯,登高作业时,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 9、安排专人对施工四周范围内进行敲帮问顶,严禁人员在巷帮和顶板有脱落危险的地方逗留及作业。 10、气割作业中假设碰到停风、风流出现异常或瓦检仪报警时,必须马上停止作业,关闭气瓶阀门,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 11、现场使用的措施必须由施工人员、安检员和瓦斯检查

13、工共同签字。 12、施工环节要有确认、签字,每项工作必须由负责人确认无误、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严禁代替签字。 13、施工结束后,由施工负责人落实将现场签字后的措施于8小时内送至安检科和调度室备案。 14、施工中,如现场负责人临时不在现场,则必须指定专人行使使命。 十一、施工收尾措施 一施工后现场管理 1、作业人员在规按时间内完工后,要先关闭气瓶阀门,及时收好割炬、气管,核对气割器具和火源数量。 2、施工结束,必须将现场清扫干净,施工现场再次洒水,经检查无异常状况,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作业完毕,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离开作业现场。 3、指派专人现场监视1小时,及时将未熄火源熄灭,冷却高温物体,发现异常现象,马上处理。 4、施工后现场管理工作由皮带队落煤司机负责;并由任少辉指派王朝殿监视施工后的现场状况 (二施工后,气瓶及施工器具管理 1、作业完成后,气瓶及施工器具必须当班装车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 2、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要分矿车运输,经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