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644065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星一中“四步导学”语文学案课 题唐雎不辱使命任课教师胡永平主备教师胡永平备 时2019.4.27用 时年班 九年 班学习目标1. 通过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对比和衬托刻画人物的方法。3.感受唐雎敢于斗争的精神。重、难点1. 理解分析人物形象。2. 学习运用对比和衬托刻画人物的方法。学 习 过 程 (内 容)学法导航(一)自主学习群学检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2. 找出通假字: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轻寡人与 寡人谕矣3翻译句子: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4.文学常

2、识战国策是战国时代 体史书。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 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5.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情节(抓住主要环节) 二、品一品1.读出人物的语气、心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小结:第句,用居高临下的语气读,读出秦王骄横的心理。你能找出几个句子读一读吗?然后小结一下。例句: 小结: 2.这个故事很生动,大家想不想分角色演读一下呢?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3.唐雎不辱使命挫败了秦王取得了胜利,这个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紧紧地吸引着大家的心。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一品,文章写人分别运用了哪些刻画方法?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结合语句品析)每个同学以“”一句运用了描写,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例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运用了描写,写出了秦王的 ;“挺剑而起”一句运用了描写,反映了唐雎。请你写一下:小结:秦王是一个 。唐雎是一个 。 4.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5.文中的主人公是唐雎,为何还要描写秦王?这是什么写作手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4、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 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

5、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今齐地方千里C与臣而将四矣D此庸夫之怒也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之妻私臣(偏爱)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C臣未尝闻也(曾经)D今日是也。(这样)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6、是(3分) (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结合课下注释完成相关习题。复述故事抓住六要素,重点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1.评一评:从节奏、重音、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动作表情方面进行评价。2.在这一周我们学习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并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了学习,同学们可以借鉴。(三)典题精练巩固提升结合本课所学到的语言技巧谈一谈。(四)归纳总结质疑反思1. 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请写下来)善于归纳,反思,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