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64377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 7 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 篇)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 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 结吧!为了让您在写工作总结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精心的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精选7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xx 年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 院感染管理,确保感控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存着假设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良,现将20xx年的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总结如下:年初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案并逐一落实。1、为了落实年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案,制定了医院感染控 制方

2、案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每月对各 科室感控制工作,尤其是产房、妇产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 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书面反响, 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质控小组跟踪改良效果。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标准、消毒 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 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标准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反响、制止。 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因单位人力物力所限,没有设立 消毒供给中心,没有标准的器械清洗设备和工作,只能尽力改善工 作方法和手段,使之标准。监督各科室正确刷洗保养医疗器械,保 证临床诊疗平安

3、。1、根据中华人民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理管理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 我中心实际,认真做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指导和标准 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今年以来无发生一例院内感染 病人,无院感染爆发事件发生。2、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工作需求对重点科室进行空气、 物体外表、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环境进行采 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并进行总结。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的督导,使 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做到分类收集,标准包装,标识清楚,按时密 闭转送,医疗废物在暂存处按规定及时处理,定期下科定检查此类 制

4、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响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 有效性。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平安,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 职业暴露,保证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依据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暴露防护工作指导 原那么完善了职业暴露防护应急预案。根据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案,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开 展了医院感染根底知识培训。讲座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 要性讲座等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进行了考试,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 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信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标准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局部医务人员 “七步洗手法”的前后顺序掌握的不准确。2、局部医务人员对医

5、院感染知识培训热情不高,上课不认真。3、临床科室个别医生对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缺乏学习,不能完 全掌握该标准,对病原学检查重视程度不够。20xx年即将就要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20xx这个数字将进入 长河,回忆过去的一年繁忙而紧张工作,欣慰而自豪。欣慰的是得 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与认可,自豪的是在院内感染与传染病管理工 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代医院的理念是从治疗疾病机制转变为预防疾病机制,而医 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及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平安 最重要的一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首先是提高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医院感 染的认识水

6、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树立主动预防 医院感染的意识;保证医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同时确保各项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全员、全方位的管理工作,而医院感染管 理工作复杂性,传染病疫情复杂多变性,要求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学 习院内感染及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新知识,掌握院内感染控 制新方法,共同参与,朝着零感染的方向努力。20xx 年也是我院二甲准备年,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感染科 全体人员努力拼搏及全院医护人员鼎力支持,凭借着质量第一、病 人第一、预防第一的理念,全面开展院内感染、传染病预防、传染 病疫情管理等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抓实效

7、、注重细节、抓住关键 环节,强化院内感染各项制度、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传染病各种 法律法规,做到了院内感染预防系统化、标准化、措施化,加大院 内感染的指导、督导工作,结合我院的实际工作、实际情况,采取 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了以院长为核心的质控领导小组,健全院、 科等三级网络体系。在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着重重压力,全科克服 困难为二甲翻开绿色通道。具体工作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 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 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 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 提高

8、,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 质量。二、传染病管理1、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 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2、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 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到 达 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 局部流行。3、新上岗人员做到即上即培训,即培即考核原那么。三、我院是当地最有权威的医疗机构,承当着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所以我院建立了应急预案和组 织,做到了定期演练和相应培训,增强应急能力,备好了救援物资 等,随时处

9、于应急状态(含通讯联络),并且做到了及时、妥善处理 医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对新上岗人员、 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到达了 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 标。2、重点部门的医院管理:抓好手术室、供给室达标改建、口腔 科、腔镜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检验科等这些重点科室 的管理,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 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使之到达医院感染管理标准的标准。3、输血管理:严格执行了献血法的有关规定,严禁了擅自 采血,成分输血比例到达了规定要求,输血不良反响应急预案健

10、全,储藏血液能满足急诊临时用血需求。4、抗菌药物的管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抗菌素合理 使用制度,并与药剂科共同监督执行。5、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的管理:杜绝了重复使用,医疗废物的 分类、燃烧,到达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标准。总之,院内感染涉及全院各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从入院到出 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细节当中,为此我科要常抓 不懈,使各项监测统计指标,到达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标准,为我 院医疗效劳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开展保驾护航。20xx 年的工作更是繁重而又艰巨,荣耀而自豪,责任重大,任 重道远。我们要加强学习、一丝不苟,不管压力有多大,工作任务 有多重,我们都无条件的去完成

11、院里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困难面 前不气馁,成绩面前可骄傲。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放心,把我们医 院打造成患者温馨的家。XX 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 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 存在着假设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良。现将XX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总结如下: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给室、手术 室、产房、人流室、化验室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 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书面反响,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 措施,院感科根据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改良效果。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标准、消毒 隔离制度、无菌

12、技术操作标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标准的落实,发现 不落实的,及时反响、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机率。3、每月对所有病房、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 次全面督导、检 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执行 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响,提出 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效果。1、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全院科室进行空气、物体外 表、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采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每月进行总结。2、紫完线灯管的检测除科室测外。院感科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 半年监测一次。3、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预真空试验, 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

13、记录监测结果。4、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 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 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90%(整改后为 100%),物体外表细菌 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 100%),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 99%,(整改后为 100%)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100%,合格率均 高于去年。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医疗 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标识 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 小时,发现问 题,及时反响、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院感科每年对全院科室进行培训一次。提高了医护人员院感防 控工作重要性的认

14、识,提高了依从性。1、全院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标准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 实手卫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2、局部医务人员及物业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和无菌技术不严格。学习、执行消毒隔离的依从性差,存在交叉感 染的平安隐患。3、我院院感培训方面做得缺乏,准备下一年克服各种困难加强 培训次数。提高医护人员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消除医 疗隐患。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 理标准、消毒技术标准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 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 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

15、院内 感染的爆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在科 主任的带着下将院感视为科室首要任务,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 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 决问题。1、加强院感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那么,减少院内感染的 发生。我科全部使用成品A、B液,虽然支出本钱加大,但也大大降 低院感风险。2、每次透析结束对机器消毒,并进行登记,每天对电导度的检 测、每周对水的硬度、游离氯的检测,每月对透析液,反渗水进行 1 次细菌培养,三月一次内毒素检测。,每年对化学污染物进行一 次水质检测。3、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工作人员手、空气、物表

16、及紫外线灯 管的检测)。4、丙肝、乙肝患者与阴性患者分区并专机透析,做到一人一机 一消毒。每半年进行一次传染病检查。开诊以来未新增一例丙肝、 乙肝患者。5、对血透病人所用的医疗物品,如透析器等严格按医院规定领 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销毁处理。通过对科室相关专业感染率的学习,了解科室易感因素及时做 好了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爆发。1、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有医院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工作的 最终实施。2、严格对医疗废物管理做到分类储存收集登记未发生医疗废物 流失泄漏现象。五 20xx 年 2 月份,血透室整体搬迁到新区,新迁的血透室新区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严格三通道,保障了患者的治疗与平安,并 于 4 月份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得到了省专家组的好评与认 可。随着医学开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