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64293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总结人有七情六欲,所谓“七情”,指的是一般人所具有的七种感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而常以“喜怒哀乐”来泛指人的各 种不同感情。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心情是不同的,而喜怒哀乐则全面 而且简洁地概括出了人的所有感情。 这一词出自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古人讲究中庸,就是对这几种情绪也不例外,要保持一种持中状态, 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我们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乱之忧,却常常陷于悲伤烦恼之中。相比之下,古人交通信息不便,即使是在太平年代,也多漂泊,与亲 朋好友离散;何况社会又常动荡不安,他们又要遭战乱流离

2、之苦,在 这样的情况下,高兴快乐的情绪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因此古诗词中多 悲伤、哀愁或抑郁的情绪,而高兴喜悦则相对少得多。本篇在为数不 多的表达喜悦的诗词中,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加以赏析,向读者展现我 们古人的快乐情境。仕途得意之喜古代男子实现理想抱负的一个重要门径就是科举考试,然而由于 #种种原因,并非所有有真才实学之人都能顺利进入仕途。著名的苦吟 诗人孟郊就是一个典型,他两试进士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 放榜之日,他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两句描写诗人的得意之态。 因为今朝进士及第,那昔日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就不值得一 提了,于

3、是他兴致高涨,准备纵马驰骋。这两句把诗人神采飞扬的得 意之态、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展现得活灵活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是抒写得意洋洋、踌躇满志的脍炙人口之句。 正值春风骆荡、春暖花开的美丽季节,诗人考中进士,遂了平生所愿, 他心中的欢畅之情是难以抑制的。他喜不自胜,跨马疾驰,打算一日 之内就把整个长安的繁花看尽。这两句的脍炙人口之处,不仅仅在于 它从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一时间的欢快心情,还与它具有的象 征性意味有关。句中的“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又是诗人脸上 洋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是诗人感受到的可以大展宏图的政治气候的 象征。而“得意”,既有登科后的扬眉吐气,也有展望前

4、程的踌躇满 志。因而,这两句所展现出的形象就具有了普遍性,它是所有时来运 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之人的共同写照。关于在仕途上得到机会而喜不自胜的诗人还有唐代的李白。但与孟郊的得意相比,李白表现出的更多的是狂放。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 他立志要成为国家的辅弼之臣,使得四海开平,百姓安居乐业。但在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四十二的李白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便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写下了 一首激情洋溢的古诗南陵别儿童入京。更多描写喜悦的古诗词名 句请关注”诗人心情欢快,看到的自然都是喜庆的。诗的前两句呈现出一派

5、丰收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接着四句通过几个特写镜 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诗人“呼童烹鸡酌白酒”,打算一醉方休, 他的喜悦情绪还感染了儿女:“儿女嬉笑牵人衣。”如此,还不能尽情, 诗人便“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 还要舞剑,真是欣喜若狂了。他恨不得立即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 治主张,还以晚年得志的朱买臣自比,把心中的洋洋自得之情抒写得 酣畅淋漓。末尾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欣喜之情推到高潮。诗人无论是畅饮高歌也好,起舞弄剑也罢,似乎仍旧 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愉悦,最后不禁“仰天大笑出门去”。“仰天大笑” 是一种狂放不羁的笑,很符合诗人此时

6、的心理,准确地刻画出了诗人 得意洋洋的神态。末句反问,带有骄傲与自负心理,刻画出了李白的 豪爽之气。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久别重逢之喜上文说过,古代交通条件不便,没有便利的通讯手段,每一次离 别就有意味着再难重聚,因此,久别重逢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许久不 见,不期而遇是十分令人惊喜的,重逢本应该高兴,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又为重逢增加了一丝悲的成分。所以,诗词中的惊喜往往是 悲喜交加的。李白在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逗留的时间里,遇见了长 安故人韦冰。遇赦已是大喜,又突逢故人,诗人惊喜异常,同时又有 满腔的悲愤,于是写下江夏赠韦南陵冰这首诗。“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

7、雾”两句,描写的是诗人与故友不期而遇时的惊喜 之状。安史之乱,友人韦冰远赴张掖,而李白则避地三巴,两人天南 地北,本以为再无缘相见。特别是李白遭流放夜郎之罪,更觉余生可 哀,如今得见长安故人,实在是令人喜出望外。诗人惊讶不已,简直 不敢相信会有如此乐事,便茫茫然如堕烟雾之中。“宁期此地忽相遇” 以反问惊叹的语气,加强了喜悦惊讶的程度;“惊喜茫如堕烟雾”句把诗人因太过喜悦而恍惚的神情刻画得极其准确传神。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其中二句“乍 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描写久别重逢时的反应。正因为相见极其不 易而又相互思念,此次得以相见便恍然如梦,难以置信。等回过神来 才知是真实情况,不

8、禁喜极生悲。这两句是传诵的名句,读之能使人 产生强烈的共鸣。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使人把真 实境遇疑为梦境,正说明了情之深、喜之极。 “翻疑梦”三字,不仅 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 关于类似的情景,李白有“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之句, 无论是“翻疑梦”还是“如堕烟雾”,对于久别重逢之人都是感同身 受的,因此这句具有普遍性,流传极广。“相悲各问年”中的悲亦是 喜极之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因为离别就在眼前,满腹的关切话语不 知从何说起,便只有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司空曙与朋友重逢还能一眼认出对方, 而李益与表弟相见时却已 经忘记了对方的名姓

9、。在当时连年战乱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反应显得 更加深沉。喜见外弟又言别写“喜”见表弟,首先从二人相逢的 背景写起。二人阔别长达十年之久,在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彼此 杳无音信,存亡未卜,突然相逢,真是一个意外之喜。“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两句,正面描写重逢的情景。他们重逢的喜悦更多地表 现在“惊”上,因为久别未见,他们已经无法认出对方了,经过初步 接谈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陌生人”就是十年前一同嬉戏的表弟。 诗人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惊喜,他端祥着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 关于表弟的印象。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 “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 的神

10、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杜甫也有一首诗羌村三首(其一),描写在动乱的社会中与家 人重逢时的情景。由于战乱,亲人音信隔绝,彼此不明生死,诗人十 分焦,最后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小相聚。无论如何,诗人的心情 首先应是喜悦激动的,他在薄暮时分,赶到家中,看到“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这两句描写的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异常反应,逼真地 将战乱时期亲人突然相逢时产生的复杂情感传达了出来,写得极深 刻、生动。杜甫的妻子看到诗人突然出现,不免惊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傻傻地发愣。等到心情平复下来,才相信是真的,便喜极 而泣。这次重逢来得太突然了,在那个烽火不息、哀鸿遍野的年代, 很少有人能像杜甫一样幸

11、运地生还。因此,“怪我在”的心理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十分真实的,它把人物的惊讶、惊奇、惊喜的表 情,以及欢喜、辛酸而又悲伤、埋怨的心理刻画得极其透彻。更多描 写喜悦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还有一首赠卫八处士,写作者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诗人首 先是惊喜激动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想到人生动辄如 参、商二星一样难以相见,如今能与知交相见真是天大的惊喜。作者 禁不住感叹:今夕是什么日子,这么美好,得以与你重逢并在烛光中 促膝谈心! “今夕复何夕”句化自诗经•唐风•绸缪“今 夕何夕,见此良人”,描写的是女子见到爱人因太过欢喜,竟然一时 忘记今日是什么日子,以至于轻轻发问

12、。杜甫在这里借以形容内心过 度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虽然言语平平,事为常见之事,情为普通之情, 却有无限情境,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表达之高妙。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是诗人喜遇梁 州故人时所作的。“喜会”为关键字眼,全诗表达的是相会时悲喜交 加的心情。其中“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两句写这次相会的“欢 笑”之态,点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并将其表现得很细密。相别十 年得以重逢,实属不易,这珍贵的相会是值得人高兴的。他们或许一 起回忆其十年之前的畅饮之事,充满了温馨幸福。然而这欢娱只是一 时的,又或许只是表面上的,他们最多的还是悲伤。悲伤的是时间飞逝,人事全非,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整个人都变

13、得苍老了,这一副衰 老的形象摆在眼前,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这两句一喜一悲,笔法 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把那个特定背景下的人世沧桑刻画得非 常真实动人。获罪遇赦之喜李白在遇赦后还写了一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描写了在岳阳 楼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两句写景,同时也在抒写遇赦后的愉悦 心情。诗人仰望苍穹,见大雁高飞,心情更加激昂兴奋,好像大雁把 自己郁积的忧愁全都带走了 ;这时一轮明月从君山上缓缓升起, 仿佛 是多情的君山特意衔来一轮好月,来为自己助兴。大雁本是令人伤感 的形象,而明月亦是惹人惆怅的意象,但在心情舒畅的诗人笔下,它 们都

14、是十分多情而善解人意的,它们不仅带走了诗人往日的忧愁,还 为诗人奉上美景,可见其殷勤之意。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 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下的主观感受。 这两句想象 新颖独特,意趣横生,表现出诗人欣喜之情。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是黄庭坚晚年所写的一篇作品。黄庭坚 曾被贬蜀地四川达六年之久,这几年里他逆来顺受,处之泰然,终于 等到了被放还之时,此时他已经到了五十七岁的高龄。离开四川后, 他奔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从湖北沿江东而下,途经岳阳,冒雨登上了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诗人遇赦之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白发苍苍,颇不容易。他年迈体 衰,又身处恶劣环境,本

15、以为命不久矣,谁曾想竟然活着出了瞿塘峡 和解激关。对于已经知天命的诗人来说,这实在是劫后重生,自然是 喜不自禁,又想到能够落叶归根,诗人更加欣喜欲狂。“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而诗人的家乡在分宁, 即今天的江西修水,诗人此刻刚到岳阳,距离家乡还很遥远,然而诗 人此时内心的喜悦之情早已经按捺不住, 尽管天下着雨,他还是兴奋 地登上了岳阳楼,想要一睹洞庭湖的美景,雨中洞庭湖中的君山朦朦 胧胧,十分美妙。读者可以想见,等回到了家乡,诗人还不知该是如 何的欣慰畅快呢。诗人结尾一个望君山,情深意长,余味不尽。全诗 意兴洒脱,豪放兴奋之情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坚强乐观的情怀和喜

16、不自禁的心情。王维也有一篇关于遇赦之喜的诗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 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王维被捕被迫 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 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 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作者心中感戴皇恩,写下这首诗。其中“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 亦解歌”两句,通过花、鸟善解人意,来表达诗人被赦罪复官时的喜 悦和兴奋之情。诗人心情舒畅,看到花儿仿佛也被人的喜气所感染, 一齐含笑开放;听到啼鸣,就好像鸟儿也懂得人的欢心,而纷纷飞来歌唱。花自然是不会因人而“笑”的,鸟也不会因为人的欢快而“唱 歌”,诗人用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来写自己的喜不 自胜之态,十分生动形象。这两句可用来描写人逢喜事,感到万物可 亲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