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64273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夏启篡位,他从制度上确认贵族家族世代垄断首领职位的特权.标志着王权的第一次胜利。”材料中的“第一次胜利”是指( )A.出现“天下为公”的局面 B.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C.实现了原始民主 D.首创王权专制政治2、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此做法( )A.说明商王愚昧无知 B.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C.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 D.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

2、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4、这“实质上是将周王和其子弟之间的亲族关系直接转化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这”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5、“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材料说明( )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 B.周代分封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分封制是与血缘宗法相结合的 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制6、”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

3、)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 D.确立皇帝制度7、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其中秦朝中央担任此职责的官员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刺史 D.丞相8、“郡县制的发明使得过去由于分封制度而结构不稳的国家变得更具有向心力,中央政令更容易贯彻,统一大国的建立成为可能。“由此可见郡县制( )A.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B.保证了地方自主行政C.提高了中央决策的效率 D.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9、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为、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

4、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之上 D.国家大一统10、“秦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总结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机构“是指(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丞相制度11、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 )A.职位细化,各司其职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12、据汉书.黄霸传记载:“自武帝以来,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

5、,中朝拥有决策权”。由此可知,汉武帝时( )A.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B.丞相不再负责全国政务C.实现行政与军政的分离 D.皇权专制受到空前削弱13、有学者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省六部制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其合理之处表现在( )A.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B.各自为政,互不干涉C.分权制衡,决策民主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14、汉书中记载:“汉家至德博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由此可见,汉朝的刺史制度有利于( )A.制衡地方,整饬吏治 B.监督皇帝,防止暴政C.监察百官,稳定政治 D.调整相权,防范擅权15、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

6、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举主为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等官吏。被举人中董仲舒经武帝策问,任为江都相。当时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时(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对该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孝廉是这一制度的核心标准 B.诱导了经商逐利的社会风气C.阻碍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17、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秦 B.唐 C.元 D.清

7、18、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上谕文武百官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据此可知明太祖( )A.认识到丞相职位的重要性 B.把六部长官都提升为丞相C.为防止大臣专权而废丞相 D.极力恢复传统的六卿制度19、有学者认为,废除了中书省,朝廷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这种胜利意味着( )A.丞相完全成为皇帝的附属品 B.皇帝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C.皇帝取得了直接对六部的发令权 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0、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朱常询为太子,但内阁大臣却以违制

8、为名予以驳回,最后只得封为福王。这表明( )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内阁是明朝真正决策机构C.皇帝与阁臣间的矛盾激化 D.明朝后期的政治极端腐败21、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22、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疏远)”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A.皇帝近臣权力极大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丞

9、相成为中央权力中枢 D.君主专制的强化23、雍正四年(1726年),云南巡抚鄂尔泰上书说:“云贵大患.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由此可知,清代实行“改土归流”是为了( )A.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 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辖C.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经济 D.加强雍正帝的专制统治24、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B C D2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

10、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二、非选择题(2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1: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材料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3: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了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实施的什么行政制度?(3分)(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朝、西汉、唐朝、宋朝、明朝的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