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40618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综合办公室_根据安排,我公司于5月18日下午观看了反腐倡廉电影第一大案。影片主要讲述了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挪用公款大案,被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二人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成为人民的功臣。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了党的地方高级干部,二人最终未能抵抗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和守住为官底线,从而蜕变成罪犯。刘青山、张子善案发人深省,深入地说明了作为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从严从实、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这样才能永葆党的活力。观影后,我认为有三点启示,党员干部应引以为戒。一是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守纪律讲规矩

2、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对一个政党而言,纪律是生命线,对一个党员干部而言,纪律是高压线。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哪个岗位都不是保险箱,哪级领导都没有豁免权。刘青山、张子善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把党纪党规置之脑后,不慎重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法”、“依不依规”,从而触碰纪律之“网”,翻越规矩之“墙”,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育党员干部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自身“不敢腐”、“不能腐”的同时,不断提升“不想腐”的思想境界,逐步做到把法纪的他律变成内在的自律。实在让权利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依纪依法履责成为一种自觉。二是党员干部切勿居功自傲。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

3、诗:“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告诉人们不要进入坦途就忘乎所以,时至今日,同样也告诫党员干部,在获得成绩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要始终保持平常心,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永葆清廉本色。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解放后担任地方要员,错误地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于是便自以为是,居功自傲,无视纪律,回绝监视,滥用职权,骄奢挥霍, 最后陷入犯罪的迷途不能自拔。其深入教训再次说明: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立的宏大成绩, 每一个党员干部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要充分认识到,个人的本领再高也干不成大事,

4、没有党的道路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没有上级领导的耐心指导,没有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亲密配合,没有广阔群众的鼎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个人也不可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党员干部要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狭隘观念,要坚决纠正贪天之功、争功侨过,报喜不报忧的错误倾向,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切勿居功自傲。三是党员干部切勿因“小”失“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不妨,导致大事无可挽回,切莫因小失大。刘青山、张子善的腐化堕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开展过程,最初是从一些衣食住行的所谓“生活小事”开场,久而久之,觉得是小事就不以为然,而一意放纵自己,终酿成大祸。今天,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之建国初

5、期自然好多了,“毛毛细雨湿衣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所谓“小事”不小,不抓小事就会因小失大。党员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辛奋斗精神,要把艰辛朴素作为政治本色,作为应有的政治品德、严格的党性修养、安康的生活方式;要把努力奋斗作为不懈追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当需注意小事、细节,不能让“小事”问题演变成大事,不被身边的小名小利诱惑,要不断进步对自己的要求,进步警觉,积极践行“三严三实”,始终与红线保持间隔 ,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就不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就不会因“小”失“大”。时下,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于终身,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防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在成绩面前陶醉,真心实意地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主动地承受各方面监视,在严格自律中享受自由,在遵守规矩中守住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