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64056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河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我的长生果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童年主备人时间备参与人补充、修改部分上预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字词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谈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情感态度侨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资料链接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文章情真意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

2、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本节课重点字词1、简介作者的相关情况2、给下列字注音囫囵(),馈赠()酵母()嵌()水浒()3、解释下列词语流光溢彩:囫囵吞枣:呕心沥血:别出心裁:津津有味:馈赠:黯然:教学设计教师35分钟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1、同学们吃过“长生果吗”?2、叶文玲就因为吃了“长生果”,所以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叶文玲的“长生果”(板书课题)

3、3、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3、带着阅读提示里面的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4、小组交流并汇报读书的收获。注: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

4、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班级交流(1)、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四、体会“长生果”的寓意。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引导学生理解: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小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下去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体会读书的乐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