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64017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结构】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 “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2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解体 , 封建社会形成,社会的大变革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1)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2)政治:分封制

2、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3 主要流派及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 儒家、墨家和法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4 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4)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

3、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出现了气势恢 弘的“百家争鸣”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战争B.生产力的发展C.分封制的崩溃D 封建制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A.政治运动B.启蒙运动C.思想文化运动D 思想解放运动#孔子和早期儒学1 孔子的思想及成就1)思想核心“仁”含义: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 如何实现“仁” :待人宽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曰:“克己

4、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2 )政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主张“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 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

5、治。 客观上: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主张“有教无类” ,首创私人讲学,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阅读以上材料,请分别说出哪些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4)整理“六经” :诗礼书易乐春秋,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

6、文 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 .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礼”的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孔子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B.孔子力图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秩序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民众的重视“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而知新D .三人行必有我师2 孟子和荀子( 1)孟子的思想: 发展了孔子“仁”

7、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主张“性本善” 。(2)荀子的思想: 主张“仁义”和“王道” , “以德服人” ; 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主张“性恶论” 。(3)贡献:使儒家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 词应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 )A. “制天命而用之”B 提出“人之性恶”C

8、.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D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三 道家和法家1 道家:(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 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立,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2 法家: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

9、集大成者。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 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道家 主张的是( )A. “民为贵”,“君为轻”B.自然无为,祸福相倚C. “性相近也”D. “兼爱”、“非攻”、“尚贤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D.道家最受欢迎()结合课本知识,在括号内写出下列言论应该属于谁的主张? 治国本应爱民, 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 民利, 这叫“无为而治”

10、 ; 仁者, 爱人。 为政以德。 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小国寡民固然好, 但我更喜逍遥, 与天地万物一, 旁观现实, 欣赏自然 性本善 ,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一:我尊孔子, 但主张性本恶。 君船民水, 故人君者, 降礼尊贤而王, 重法爱民而霸;(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 动; ( 【巩固练习】 阅读以下材料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三者何先?”曰:“土丘 ”去兵。”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 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 . 王制请回答: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2) 、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3) 、材料三反映了荀子的什么观点?【知识结构】BD ABBBDBC老子 孔子 庄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巩固练习】( 1)民本思想;(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3)强调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