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63953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 本 号:XWYY20160802*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次:第02版,第0次修订)编制单位:*有限公司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签 发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提高*有限公司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确保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的要求编制了*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

2、予以批准发布,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望公司所有员工认真学习,积极参加预案演练。批 准 人:批准日期:目 录 综合应急预案61.总则61.1编制目的61.2编制依据71.3适用范围81.4应急预案体系81.5应急工作原则92.事故风险描述102.1公司基本情况102.2危险源确定112.3 风险分析113.组织机构及职责173.1应急组织体系173.2指挥机构183.3 应急救援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94.预防与预警194.1预警194.2信息报告205.应急响应225.1响应分级225.2响应程序225.3应急结束256.信息公开266.1信息公开原则266.2信息公开部门266.3信

3、息公开程序267.后期处置267.1善后处置267.2保险267.3事故应急预案的改进278.保障措施278.1通讯及信息保障278.2应急队伍保障278.3物资装备保障298.4其他保障299.应急预案管理309.1应急预案培训309.2应急预案演练319.3应急预案修订329.4应急预案备案329.5应急预案实施32 专项应急预案33仓库火灾专项应急预案3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3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3.组织机构及职责344.预防与预警365. 信息报告程序376.应急处置39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4配电室火灾应急救援预案451事故类型的危害程度分析452.应急组织与职责45

4、3应急处置46危化品泄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8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83.组织机构及职责494.预防与预警505. 信息报告程序516.应急处置5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8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91、火灾现场处置方案592、粉尘爆炸现场处置方案613、盐酸泄露现场处置方案634、液碱泄露现场处置方案655、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676、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697、触电现场处置方案708、坍塌现场处置方案729、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7410、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611、厂内机动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8 附件80 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确保

5、社会、公司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防止突发性危险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明确责任”的原则,结合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急救援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马上行动、救护优先、保护环境、区域为主,自救与互救相结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6、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4)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1月22日颁布)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7493号)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5第445号)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8)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4号)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7、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11)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1第40号)13)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36号)1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第53号)15)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鲁安监发2009124号)16)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鲁政发20125号)17)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8)*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滨政发200971号)19)

8、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滨政发2014136号)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2)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l82182009);2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3适用范围1.3.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1.3.2 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火灾、粉尘爆炸、容器爆炸、盐酸泄漏、液碱泄漏、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毒窒息、车辆伤害。1.3.3 事故级别为做到有针

9、对性地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结合我公司事故风险种类、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实际情况,将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一级事故:生产过程中发生一个生产或储存单位依靠本单位消防力量无法扑救的重大火灾、粉尘爆炸造成人员伤亡、1人以上被困于受限空间发生中毒窒息、人员遭受机械伤害而无法拆除设备的事故。此类事故需要外援,公司在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救的同时须报告政府部门,启动政府预案。二级事故:生产过程中发生一个生产或储存单位某个车间的较大火灾。在事故发生后,公司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处理,辅助部分外援,无需启动政府预案。三级事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险情及险肇事故、或生产过程中

10、发的一般火灾、人员轻伤的各类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生产或储存单位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处理,无需外援,无需启动公司预案。1.4应急预案体系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公司应对重大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规范性文件。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公司为应对某一类型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仓库火灾、配电室火灾、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包括火灾、粉尘爆炸,盐酸、液碱现场处置方案。4、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组成,本应急预案结构体

11、系图,如图所示。综合预案仓库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配电室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危化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危化品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1.5.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加强基础建设,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

12、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1.5.3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5.4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作用。1.5.5坚持协同处置的原则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每个应急小组的作用,依靠全员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体制。2.事故风险描述2.1公司基本情况2.2危险源确定本公司主要的危险源有:空气储罐,蒸汽分汽缸,绞龙

13、,高低压配电室,场内机动车辆,喷雾干燥塔,物料暂存、中转罐,编织袋等包装物,食用糖等粉尘,成品仓库,成品包装间。以上部位,存在着火灾、粉尘爆炸、化学品灼烫、压力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等潜在危险。通过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危险物质品名表公司生产中涉及的盐酸、液碱未被列入重大危险源物质。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辨识,公司的蒸汽分汽包、储气罐、压力管道等压力容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3 风险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类型主要有:火灾、粉尘爆炸、化学品灼烫、压力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

14、、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现对本公司的主要风险事故分析如下: 2.3.1火灾(1)若存在明火或用铁器敲击设备以及使用不防爆的电气设备而产生火花,有可能引发火灾、粉尘爆炸。 (2)职工不遵守操作规程,误操作或违章操作,可引起设备、管道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粉尘爆炸。 (3)设备在日常运行或检修时,碰撞产生的火花,可造成燃烧、爆炸。 (4)厂区及生产系统中的防雷、防静电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5)生产车间、仓库通风不良,泄漏、挥发的粉尘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达到爆炸极限,存在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 (6)设备检修时置换清洗不彻底或未完全与系统隔绝(如未加盲板),未办理动火证而进行动火作业,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7)电气设施选型、安装敷设不符合安全要求,短路、损坏产生的电气火花,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8)若运输车排气筒未戴防火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