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63948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上由“一”到“多”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由已知导未知,发现新事物和新理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多种方法,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各种思维发散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从多种方面、多个角度和多种途径来认识事物

2、,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一”到“多”的训练既给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又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方法。一、一句多联想。发散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联想,它可以灵活,迅速地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既思时间又想空间;既思前因,又想后果,这是发散思维多向性的表现。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使人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从多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如:教学较复杂分数乘除应用题前,让学生通过重点句“用去一堆煤的2/3,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联想到还剩下一堆煤矿的1/3,是1-2/3得来的。”这题联想正确不仅说明学生对分数的含义、单位“1”及用去剩下的关系已明确掌握

3、,而且还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打下基础。在学生进行联想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回答得有新意的要鼓励;有合理因素的要肯定;欠妥的要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还是上述练习中的题“打字员打一分稿件,第一天完成了总数的1/5,第二天完成了总数的3/5”,学生联想到“还剩下总数的1/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完成了2/5、第一天完成的是第二天的1/3(1/53/5=1/3)、第二天完成的是第一天的3倍”。教师要肯定学生们的联想,并对他们这种积极思维联想,给予鼓励,但同时指出第二种联想单位“1”是谁,率相加减的单位“1”必须统一,该怎样修改?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完

4、成了总数的2/5”。通过此题训练,让学生对单位“1”明确及加深,认识到只有单位“1”相同,率才能相加减的概念。联想可以帮助同学打开思路,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良好的铺垫和渗透。如果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联想,学生不但将其视为一种荣誉,而且心灵就会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学生不但可以认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且可使自己的智力成为:“活水”。“寓教于乐”就会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凝聚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就会更加精力集中,思维开阔,倾心钻研。这样可以看出联想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理解、记忆知识,特别是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智力的开发,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一题多解法。要培养学生

5、的发散思维的能力,还需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力图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就可用一题多解。让学生用各种运算的式子来解答问题。如:十二册中一题:小明看一本课外书,5天看了这本书的5/8。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天可以看完这本书?通过分析学生解答出来:分数法解:55/8-5;工程方法解:(1-5/8)(5/8-5);倍比关系解:55/8(1-5/8);5(1-5/8)5/8;正比例解:(1-3/8)x=5/85;x(1-3/8)=5(1-5/8)。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检查学生答案时

6、,不要满足答案的标准,步骤的完整流畅,而要对那些有“创见”的解题思路和不同的答案,即使用是不成熟的、不完整的,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如:讲解通分时,一般在比较1/3、2/5大小时,同学都通分使异分母化成同分母,而有的同学却把异分子化成同分子分数来进行比较:2/6和2/5,而这种有“创见”的比较方法比前者更简便。这是对前面教学简单比较分数大小中分子相同分数比较的引申。这说明能充分自如地理解和运用分数基本性质,并能使知识为我所用,真正达到提高能力。 对只能列式而不特别清楚原因的解法,教师再适当的指导,不特别明白也没有关系,但要点出今后将学到它,就能

7、帮助解决问题。如:还没学正反比例应用题,却能用此方法解答,这也是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进行了渗透、迁移做好准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三、一答多解法。发散思维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思维形式,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种思维形式是集中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两种思维形式是有机结合的。如先给学生提供答案,然后再问如何列式的练习。师出了一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运送一批化肥,甲车独运18次可以运完。如果甲、乙二车合运5次可以运完,完成时,乙车共运39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由于题难,在解答时,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出答案是“540吨”,学生再列式解答,然后说出解答思路。学生解答时,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是分析

8、、画图还是为了凑而列式,他们都得动一番脑筋,想方设法找出列式的依据。最后讲解归纳列式为:390(18-5)18、390(1-1/185)、3905(1/5-1/8)三种算式。这种先提供答案然后再用多种方法解答,打破了传统的思维习惯,使练习中一切都颠倒过来,思维形式也必然颠倒过来,但这样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兴趣,方法一种、二种、三种解题的过程就能吸引每一个人,温故而知新,激发起他们作为探索者的美好的智力情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四、一题多验算。验算是检验学生解题是否正确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验算,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汽车制造厂改建厂房,实际用款98

9、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8,原计划用款多少万元?学生列方程解答,检验的式子有:112(1-1/8)=98、1-98112=1/8、1/8+98112=1、98112=1-1/8等。这样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检验,既验证了计算是否正确,又验证了解题的式子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因为有的同学验算只是把数代入方程中,而不是代入应用题中,如果式子列错,计算再正确也是错误。同时多种验算式子的列出,也是对分数三种应用题,解题思路、方法的一个巩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五、一题多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讨论与同学交流、讨论、争辩,打破自己习惯性的思维程序,促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知识较牢固掌握。如上道应用

10、题,可让学生讨论:如何分析重点句?量率如何相对应?有多少种方法解答和验算?比较一下哪能种方法最简便、最易理解。教师提出讨论内容,要求小组内互相帮助掌握知识,并摸索解题方法,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后自行回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同学之间互相讲解、交流,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并通过对各种见解的分析,比较去抓本质的东西,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结论这些对于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无疑都是极好的训练。再者,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都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同,这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反映。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学,而且极富创造性。讨论式教学,

11、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刀,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一题多讨论可以使学生在极短时间里从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思维的发散量越大,效果就越高。发散思维是提出新的设想、见解、进行发明、创造的重要机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必须有集中思维的配合,应用知识和逻辑规律,综合发散结果,抓住某个最佳期线索,使发散结果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升华发展,产生创新的最佳答案和结论。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只有教师才能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由“一”到“多”的发散思维培养是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智力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