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638401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测量【单元整体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恰当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测量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单元教学重点】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实际长度,1吨实际质量2会用毫米、分米为单位量物体长度【单元教学难点】1对1千米长度和1吨质量形成正确表象2估计时恰当选择长度和质量单位【单元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米

2、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已了解一些测量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测量硬币的厚度、课本、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认知特点是对具体形象事物认识清、感受深,因此教学中,要多安排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1吨建立正确表象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处很广,教师应结合本单元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对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先估测后测量,使之形成

3、习惯,提高估测能力【单元课时安排】七课时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硬币、学生尺、电话卡、曲别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

4、猜,李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李老师的身高是1米75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

5、题)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认识毫米(1)师:实际上,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学习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师: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还是毫米大呢?生: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因为我发现1厘米里有许多表示毫米的短线师:同学们讲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向全班汇报生1:我从刻度0数到刻度1,他们中间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毫米生2:我也认为1厘米=10毫米,因为我从刻度1数到刻

6、度2,发现他们之间也是10小格课件演示:在刻度尺上数出1厘米之间有10毫米的过程小结:1厘米=10毫米3感受毫米(1)找尺子上的1毫米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生1:我发现了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生2:我发现了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2)找身边的1毫米师:你们已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1毫米)生1: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2: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3:我发现2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真不错,如果用手来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会吗?师生共同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

7、: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4认识几毫米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那3毫米有多长呢?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演示尺子上3小格之间的距离就是3毫米师:你能找到5毫米的长度吗?生:从0数5小格就是5毫米生: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度就是5毫米师:6毫米呢?8毫米呢?三、巩固与练习1量一量:量一根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5分硬币的厚度是( )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毫米2电脑显示: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或用投影、卡片出示均可)钢笔长14( )楼房高2

8、0( )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 )图钉长10( )教室宽6(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小明的身高是140( )3做书第69页第1、2题4请学生带上直尺和卷尺自由测量教室里各种物体的长度教师口述要求: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并作好记录爱护公物,注意清洁卫生当音乐响起就开始去测量,当音乐停止就回到自己的座位请几个同学汇报测量的结果四、布置作业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理由】学生已经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

9、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千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概念【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毫米的长度(3)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

10、比较合适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2认识“千米”,熟记进率(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

11、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米处的位置(2)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千米有时也叫公里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熟记进率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1)教学例4出示例题:3千米=( )米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然

12、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千米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试一试:8千米=( )米 ( )米=5千米4000米=( )千米 9000米=( )米6千米=( )米 ( )米=7千米4350米=( )千米( )米 2千米500米=( )米6千米720米=( )千米(3)比较以上练习思考:长度不变,单位由高(低)变低(高),数的大小怎样变化?你能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根据前面“千”和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4)小结: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

13、位,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推算4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投影显示)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一本日记本长110( )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一根旗杆高8( )(2)课本第9页的第2、第3两题(3)“米”和“千米”单位间的化聚(课本第10页的第45两题)(4)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5课堂总结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1113页例6、例7【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质量的估测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观看投影:恐龙2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他们吗?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