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63753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引言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31.2 文献综述31.3 论文框架42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和指标的选择42.1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及分类52.1.1 流动性风险52.1.2 信用风险52.1.3 汇率风险52.1.4 利率风险62.1.5 经营风险72.2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82.2.1我国现行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缺陷82.2.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9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造与实例103.1层次分析法113.1.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113.1.2构造判断矩阵123.1.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163.2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单排序计算单个风险包

2、含指标的权重173.3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总排序计算各个预警指标的加权权重193.4建立风险预警函数203.5 案例分析224政策建议24谢辞27参考文献27附128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研究摘要:加入WTO以来,为了履行承诺,我国逐渐放松了对以银行为首的金融业的垄断性管制,尤以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监管的放松必然会带来银行风险的产生,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这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构建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本文通过对风险的分析来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

3、权重,建立风险预警函数。以招商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招商银行风险处于安全水平的结论。关键词:风险预警 层次分析法 风险预警指标 Abstract: Since the accessingedion to the WTO,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commitments, Chinas China has being gradually relaxation relaxed the control of bank-led financial sector monopoly control, particularly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

4、nks on behalf of the shareholding system reform . As a good example,the U.S. sub-loan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crisis proved that Relaxed relaxing regulation will would be inevitably have inevitably brought about the risks of banks, the U.S. sub-loan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crisis, are

5、good examples. ThereforeSo, a sound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enhance the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reform the banking sector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the bank so the risk of early-warn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to build a system of risk indicat

6、or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use of Iwe used the AHP to determine the risk of early-warning indicator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right to re-establish the risk of early-warning function. In the end,we use the China Merchants Bank will be as an example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and draw the conclus

7、ion that theI proved China Merchants Bank is in the safety level of the risk conclusions. Keywords: The Risk of Early-warn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AHP) The Risk of Early-warning Indicators1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业经营制度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实行综合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在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进程中,必须做好风险

8、预警与控制机制的研究,确保金融业综合经营能稳步进行。因为在业务的综合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大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因而,我国各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系统,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1.12 文献回顾文献综述1.在风险划分方面:邱伟、丁志雄1(2008)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同时,他们还认为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而贺晓波、张宇鸿(2001)则把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和管理风险。2.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方面:邱

9、伟、丁志雄(2008)认为,应当建立层次分明的风险预警体系。并指出,风险预警体系应该由预警指标、预警函数、数据处理、灯号显示、风险对策与反馈系统六部分组成。张绍光、侯凤鸣(2002)则主张:风险预警体系由风险预警目标、预警主体、预警客体和预警方法构成。3.在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朱方健、彭涛(2001)认为: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应从反映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商业信誉三个方面选取指标。而邱伟、丁志雄(2008)在选取指标体系时则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风险预警机制中的指标,参照美国金融风险预警(CAMEL模型),选取资本充足性、流动性、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管理能力作为风险预警指

10、标。4.在指标权重的计量方面:邱伟、丁志雄(2008)采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风险指标进行分级,并利用单人单准则下对数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贺晓波、张宇红(2001)则应用聚类分析法定量选取银行风险预警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汇率、利率等相关指标构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风险预警函数,丰富了我国原有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使得风险预警的精确性有所提高。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些新的管理指标。 邱伟、丁志雄(2008)1认为,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指标、预警函数、数据处理、灯号显示组成。金融集团风险在爆发之前,对于风险预会有先兆,具体表现在特定的金融风险预

11、警指标上。警指标要在事先加以筛选,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预警指标必须可以估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爆发的概率,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预警函数模型应当具备评价、监控、预测风险功能,要科学、及时、全面反应风险,结合数据处理与分析, 准确有效得出所处风险状态,发出灯号,提出相应风险处理对策,根据风险控制程度,反馈风险指标与预警函数的有效性,做出进一步修正与调整。1.2 3 论文框架 本文共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首先是风险的分类和与之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第一部分:是风险的分类和与之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正确地对风险进行分类才能合理地选取预警指标,而预警指标

12、的选取是决定风险预警函数及整个系统成败和预警能力的关键。 第二部分:在对风险进行分类,并选取各个指标后,就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处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对各个风险所包含的风险预警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在对风险子系统进行权重分配后,再对整个风险系统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建立在整体风险体系下的各个预警指标的加权权重,这是本文的最重要、最关键部分,因为风险预警指标的权重分配不当可能会缩小或者扩大银行风险情况。接着,我们将在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函数。在此基础之上,以招商银行为例,对我们所建立的风险预警函数和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 在本文的最后,第三部分:将对本文的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13、,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建议。2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和指标的选择2.1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及分类目前理论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贺晓波、张宇红,2001)2:(1)定性。(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3)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4)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5)风险是受伤害或损失的危险。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险的某些内在特性。总上分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风险是银行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存在不确定性及可能造成损失的一种现象。商业银行本身的行业性质,决定其是个高风险的行业,需承担各种各样的风

14、险。从不同角度可将商业银行风险划分为不同类型。本文将其划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五类(朱方健、彭涛,2000)3。此外,管理者自身的品质也会对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2.1.1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性需要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分为负债和资产两方面。负债方面的流动性要求银行能随时满足存款人的提现要求;资产方面的流动性要求银行能随时满足借款人融通资金和正当的贷款要求。如果不能随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就是通过对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促使资产负债的期限结

15、构保持合理。从而在保持一定收益水平的情况下,保持资产负债结构的平衡,保持适当的流动性,降低和消除流动性风险。2.1.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的本息,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险,也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现有的对银行风险的衡量多为对贷款质量的衡量,即只设置逾期、呆滞、呆帐。然而依据指标选取原则,所选指标应具有预警性,方便银行进行事前控制。2.1.3 汇率风险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由人民币实际上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从当日起调整美元对人民币价格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制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又相机推出了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制度,扩大了外汇市场参与者的主体,增加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外币的远期和掉期交易。并在2007年5月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的继续扩大,作为国内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