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重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63626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化工工艺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工艺学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化工工艺学复习重点绪论1. 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2. 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 加工制品工业等。3. 煤化工包括煤的干馏(含炼焦和低温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第二章煤的低温干馏1、煤干馏: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煤 干馏(或称炼焦或焦化)。2、煤低温干馏过程特点:(1)热加工过程(2)常压生产(3)不用加氢不用氧气(4) 实现了煤的部分气化和液化。T (淤度申温干禽f峨审加毛)高溫干饰C毎燥)3、煤热解:煤在各种条件下受热分解的统称。4

2、、低温干馏产品:半焦、煤气、焦油5、干馏产品的影响因素:原料煤性质、加热终温、加热速度、压力、加热条件。6、干馏供热方式1)外热式(由护墙外部传入热量)2)内热式(借助热载体传热,载体和煤料粗直接接触)7、低温干馏炉因加煤和煤料移动方向不同1)立式炉2)水平炉3)斜炉4)转炉8、托斯考工艺p19.*第三章炼焦1、炼焦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c左右、可获得焦炭和化学产品和煤气的过程(又称高温 干馏、炼焦)。2、成焦过程a)350C:煤干燥预热阶段b)350 一 480C:胶质体形成阶段c)480 一 650C:半焦形成阶段d)650 一 950C:焦炭形成阶段3、粘结性:干馏时粘结本身

3、与惰性物的能力,指炼焦时形成熔融焦炭的能力(经过胶质体 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4、黏结性与结焦性关系:黏结性好是结焦性好的前提及必要条件(结焦性好的煤其黏结性一 定好)5、提高钻结性的方法:提高膨胀压力、控制粒度、隋性成分细碎、黏结形成分不宜过细、 增大加热速度、增加堆积密。6、气体析出途径(1)里行气(10%左右) 形成与两胶质体之间,不可能横穿过胶质体,只能上行进入炉顶空间,这部分气本称为里 行气。 没有经历二次解热作用;含大量水蒸气,含煤一次热解产物主要CH4及其同系物,还有 H2, CO2, CO及不饱和烃等)(2)外行气(90%左右) 产生胶质体外侧由于胶质体固化和半焦热解产生大量气

4、态产物)沿焦饼裂缝及炉墙与焦 饼间隙进入炉顶空间,此部分气体称外行气 经过高温炼焦用煤区,经二次热解作用,二次热解产物主要H2,及少量CH4)7、炼焦用煤主要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及中间过渡性牌号煤。半焦收缩度依次减小, 收缩裂纹依次减小,块度依次增加。1)气煤:黏结性差,膨胀压力较小,热稳定性差;2)肥煤:具有挥发分高、半焦收缩量大,产生的胶质体数量最多,黏结性最高,膨胀压力 最大;焦煤:焦块裂纹少,块大,气孔壁厚,机械强度高,膨胀压力很大;3)瘦煤:挥发分最低,半焦收缩过程平缓,收缩量最低,焦炭块度大,裂纹少,熔融性差, 耐磨性差,黏结性差。4)贫煤:没有黏结性,不结焦,不能单独炼焦;

5、配煤中可起瘦化剂的作用。炭化室內成焦请如国所示:s .J8、 合理配煤的优势1、提高焦炭质量2、扩大炼焦煤源,合理利用煤炭资源3、增加炼焦化学产品产率等9、黏结性是煤在炼焦时形成熔融焦炭的性能。膨胀压力能使胶质体均匀化,有助于煤的黏 结作用。膨胀压力过大,能损坏炉墙。当活动墙测膨胀压力时,安全膨胀压力应小于1015Mpa.10、配煤的工业分析 水分一般10%,焦化厂8%-10% 灰分配煤灰分12%,焦炭灰分15%) 挥发分(中国生产配煤挥发分Vdaf 般25%-32%) 硫分(配煤1.0%, 般焦炭1.0 %-1.2 % )11、 焦炭的用途:高炉炼铁(2)铸造用焦(3)气化用焦(9)电石焦焦

6、炭化学成分:灰分住要成分是SiOz和A12O3挥发分 硫分水分(一般为2%一 6%)碱性成分(K2O,Na2O)12、焦炭强度包括耐磨强度和抗碎强度通常用转鼓测定。转鼓测定耐磨强度指标M40 粒度40mm的块焦质量m2占式样质量m总的分数来表示抗碎强度。,一般75%85%M40= (m2/m 总)x100% 抗碎强度 M40 (M40f、抗碎性f)M10 般用焦炭在转鼓内破坏到一定程度后,粒度V 10mm的碎焦质量ml占式样质量m 总的分数来表示耐磨强度。M10= (ml/m 总)X100%13、影响焦碳反应性的三大因素: 一是原料煤性质(煤种、煤岩相的组成、煤灰成分等); 二是炼焦工艺因素(

7、焦饼中心温度、结焦时间、炼焦方式等 ) ;三是高炉冶炼条件(温 度、时间、气氛、碱含量等)。14、焦炉主要部分构成(三大室): 炭化室 燃烧室 蓄热室15、焦炉附加机械(四大车) 加煤车:顶装的加煤车设在炉顶,其作用是煤塔中取出一定重量的煤料,通过炭化室顶 部装煤孔泄入炭化室内。 推焦车:炭化室装煤完毕后,落在室内为锥形,由推焦机的平煤杆将煤推平打开,清扫与关闭机侧的炉门,将成熟的焦炭从炭化室从机侧推到焦侧的导焦车上。 导焦车:拦着从炭化室出来的焦炭落到熄焦车上,并打开,清扫与关闭焦侧炉门 熄焦车:接受推出的炽热焦炭,运到熄焦塔内,将炽热焦炭熄灭,然后卸在凉焦台冷却。16、焦炉炉型:(1) 按

8、火道结构形式不同a:双联火道b:二分式c:过顶式(2)按加热煤气种类不同a:单热式焦炉 b:复热式焦炉(3)按煤气入炉方式不同a:下喷式焦妒 b:侧入式焦护17、捣固炼焦: 方法:利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为炼焦煤的主要配煤组分,将配合煤在入炉前在捣固机内捣实成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从焦炉机侧推入炭化室内的炼焦方法。原理:目为通过付煤粉的捣固,使炼焦煤堆密度增加,有利于提高煤料的膨胀压力和粘结性。18、改进炼焦备煤合理配煤、煤破碎优化,扩大炼焦煤源,改善焦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装炉煤堆密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弱黏结性的煤的用量等。19、煤的选择性破碎 根据煤岩性质进行选

9、择破碎:黏结性差的暗煤和惰性矿物质进行细粉碎;黏结性的煤不细碎(不瘦化)。20 煤干燥预热和调湿利用热废气将煤科进行干燥并预热到 150200 C再装炉炼焦。预热煤炼焦可提高经 济效益、焦炉加热用燃料减少、提高了焦炭质量、有利于环保、利于延长焦炉炉体使 用寿命。21、煤调湿: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煤料水分稳定。22、焦炉煤气主要成分: H2 和 CH423、高炉煤气主要可燃成分为 CO24、焦炉的传热包括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火道传热:主要是辐射传热、对流传热 煤料传热:主要靠传导传热,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蓄热室和焦妒外表面传热:主要是辐射和对

10、流传热25、炼焦耗热量:将1kg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能产生一定热量的加热煤气,此部分煤 气的燃烧热量。炼焦耗热量包括三部分:1)煤料在炭化室内炼焦所需要的热量,即所谓的炼焦热。 2)炉体散 热 3 )废气带走的热量。26、焦炉耐火砖:常用的有硅砖,粘土砖,高铝砖,镁砖等27、型焦:采用非炼焦煤为主体的煤料生产焦炭。 按型焦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冶金用的、非冶金用的或民用的。 按煤料成型 挤压条件可分为冷压和热压成型两大类。 冷压成型又分为无黏结成型和加黏结剂成型。 热压成型因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气体热载体和固体热载体两大类。第四章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1、粗煤气:炼焦过程中析出的挥发性产物

11、由煤气、焦油、粗苯和水构成) 粗煤气的产率和组成与原料煤性质和炼焦热工条件有关2、影响粗煤气组成和产率的主要因素:炼焦温度、二次热解作用。3、粗煤气中含有许多化合物,包括常温下的气态物质,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碳等;烃类;含氧化合物,如酚类;含氮化合物,如氨,氰化氢、吡啶类和喹啉类等;含硫 化合物,如硫化氢、二硫化碳和噻吩等4、回收与精制的目的以及意义: 有害于煤气的利用和输送的物质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5、回收与精制流程 P81*6、全负压回收与净化流程 P82* 优点:鼓风机放在最后,煤气一直在低温下进行操作,需设置终冷工序,系统 阻力小。 半负压流程: 鼓风机:给子煤气一定输送

12、动力,机前为负压抽吸),机后为正压(加压)。 鼓风机位置:初冷之后,电捕焦油器之前。7、流程中的氨水a:两部分氨水 循环氨水:集气管喷洒用的循环氨水(有 70%-80%为难水解的氯化铵称固定氨) 冷凝氨水:初冷器冷凝氨水(有 80%-90%为易水解的碳酸氢按等称挥发氨)8. 煤气冷却采用官壳式冷却器,立管式和横管式。管间走煤气,管内走冷却水。1、煤气在经初冷器、鼓风机后仍含有焦油0.30.5g/m3。这部分焦油在后续工序中会被析出, 污染溶液和设备,恶化产品质量,并形成酸性焦油。2、方法:电捕焦油器 。3、多管式电捕焦油器工作原理:管子中心为负极,管壁则取为正极(内部产生负离子),焦 油雾经过

13、管子的电场时变成带负电荷的质点,故沉积在管壁而被捕集,并汇流到下部导出.10 、煤气除萘意义 萘:易结晶,堵塞管路和设备11、氨必须回收的原因:1)煤气中的氨大部分被终冷水吸收,在凉水塔喷洒冷却时又都解吸 进入到大气,造成污染;2)煤气中氨和氰化氢化合,生成溶解度高的复合物,从而加剧了 腐蚀作用;3)煤气中的氨在燃烧时会生成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氧化氮4)氨在粗苯回收中能 使油和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妨碍油水分离。12、回收氨的方法 磷酸吸收法(无水氨的生产) 硫酸吸收法(硫酸胺的生产)13、饱和器的特点兼有两个作用:1)吸收氨和吡啶碱 2)硫酸铵结晶14、除酸器作用:捕集饱和器后煤气夹带的酸滴。1

14、5、结晶过程两个主要阶段:结晶中心形成、结晶长大16、煤气预热器作用:蒸出饱和器中水分,防止母液稀释。17、固定铵:氯化铵和硫氰化铵,只能在强碱作用下加热才能解析出来。挥发铵:lm3氨水含氨4.5-5.0g,以碳酸氢铵、硫酸氢铵、氰化铵以及氯化铵和硫氰化 铵盐形式存在,前三种盐在溶液加热到沸点时即分解,由溶液分解出 CO2 、H2S 或 HCN.18、粗苯回收原理:洗油(贫油)+粗苯吸收(20-30C ) 解吸(250-350 C )富苯 洗油(富油)19、粗苯回收工段:由煤气的最终冷却、粗笨吸收、吸收油脱出粗苯过程组成。 富油:洗油吸收粗苯成为富苯洗油。贫油:富油脱掉吸收的粗苯。20、粗苯吸

15、收影响因素:( 1)吸收温度。( 2)洗油相对分子质量及循环量。( 3)贫油含 苯量。( 4)吸收面积。5)压力21、焦化厂采用的苯吸收塔主要有:填料塔、板式塔、空喷塔22、粗苯回收方法 1)洗油吸收法 2)吸附法 3)加压冷冻法23、煤气终冷和除萘工艺流程: 1)煤气终冷和机械除萘 2)终冷和焦油洗萘 3)终冷和油洗萘24、粗苯精制目的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25、粗苯精制包括酸洗或加氢,精馏分离,初馏分中的环戊二烯加工及高沸点馏分中的茚与 古马隆的加工利用。26、粗苯精制原理:粗苯中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它们在 101Kpa 压力下的沸点如下。 苯80.1 C;间二甲苯139.1 C ;甲苯110.6 C ;对二甲苯138.4 C ;邻二甲苯144.9 C ;乙苯 136.2 C ;由以上数据可见,沸点有差别,即挥发度不同,可以很容易分 离出苯和甲苯。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和乙苯的沸点差甚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