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63207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概述1.1拟建工程概况受湖南银泰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按照该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地质勘察任务书,我院对“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工程位于衡阳市华新大道41号。该场地拟建工程共为11栋,即E1#、E2#、E3#、E4#、E5#、E6#、E7#、E8#、E9#、E10#、E11#,各拟建建筑物基本情况详见下表1,具体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以下简称“布置图”)或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及所附“衡阳市银泰红城二期总平面图”(以下简称“平面图”)。各建筑物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1序号建筑物编号层高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场地设

2、计地坪标高结构形式地下室情况1E126F敏感60.4m框剪1F2E226F敏感59.75m框剪1F3E326F敏感60.1m框剪1F4E426F敏感59.37m框剪1F5E526F敏感58.8m框剪1F6E626F敏感 58.9m框剪1F7E726F敏感 58.9m框剪1F8E826F敏感 58.9m框剪1F9E9、E10、E115F一般58.2-60.4框架无1.2勘察工作概况1.2.1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场地岩土资料,具体任务如附件“施工图设计阶段地质勘察任务书”。1.2.2勘察等级划分 拟建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一般工

3、程),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判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3勘察依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技术规范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7)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8)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4勘察方法

4、和勘察工作布置1)现场踏勘:接受任务后,我院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场地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解外,还组织有关人员调阅与场地有关的区域地质资料。2)钻孔布置:钻孔由我院会同建设方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总共布置钻孔72个,钻孔布置于建筑物角点,主楼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4.0米,满足规范要求。3)施工钻探:本次勘察使用的6台型号为XY-100型地质钻机,每个钻进回次控制在1.0-1.5米内,岩芯采取率达到各岩、土层标准,钻进过程中细致观察,并及时作好机台钻探班报表。4)钻孔编录:由专职技术人员跟班按规范要求进行编录。5)原位测试和室内检测: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确定粘性土和碎石土的强

5、度、密实度及均匀性。土和水样室内检测工作由我院实验室完成,岩样室内检测工作委托衡阳核工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完成。6)勘察进程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时间于2011年03月24日进场施工,并于2011年04月09日完成,通过资料整理,共完成工作量如表2.完成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2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钻探m/孔1893.98/72取土及土工试验件1815组土样,3组砂样采取岩样组721块采取水样及水质简分析组1标准贯入试验次21重型动力触探次/孔12/4累计触探进尺1.2米孔位测量孔72水位测量孔72稳定水位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份/式5/1送业主四份7)测量工作:勘察点座标由建设方提供,

6、全部勘察点均用全站仪测定,孔位误差不大于0.2米。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概况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湖南省地质图及湖南省构造纲要图),场地位于华南断块区,长江中下游断块凹陷中南部,在构造体系上位于新华夏系凹陷带边缘处,场地内未见到大的断裂构造通过的痕迹,且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处于相对稳定时期。2.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为城市郊区耕作区,此前为渔塘、菜地和稻田,属河流阶地地段,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为53.23-58.22米。场地地貌单元属河流阶地地貌,由长期剥蚀和堆积作用形成,但以河流堆积为主。2.3 地层岩性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河流堆积层和人工堆积层,下伏岩层为第三系泥质

7、粉砂岩(E),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及土工试验结果,现将各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3.1耕表土(Q4pd)灰黑色,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机质,见有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局部地段该层上部覆盖有人工堆积,松散状,未完成自重固结作用。该层全场分布,厚度0.3-5.0米,平均厚度0.84米。2.3.2粉质粘土(Q4al)褐黄色、黄色,稍湿-湿,可塑-坚硬状态,含云母和石英等矿物成分。稍具光泽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底部夹有粉细砂。该层全场分布,厚度1.3-5.7米,平均厚度为4.41米。2.3.3圆砾(Q4al)灰黄色,中密状态,饱和,砾石含量一般为30-50%,最大达60%以上,砾径3-25mm,

8、最大可达28mm,成分为硅质岩及石英,为次棱角状及亚圆形,颗粒之间由中粗砂、粉细砂及泥质充填。该层全场分布,厚度1.0-4.0米,平均厚度2.31米。2.3.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E) 棕红色,砂质或泥质结构,中薄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铁锰质浸染;岩质软,岩芯多呈土状、短柱状,可折断或捏碎,遇水易软化、泥化,久露易崩解,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该层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全场分布,厚度1.0-14.6米,平均厚度3.78米。2.3.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E) 棕红色、紫红色,砂质或泥质结构,中薄层构造,上部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裂面见铁锰质渲染,岩芯多呈短柱状,下部岩芯多呈长柱状,RQD值80-8

9、5,久露易崩解。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全场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此层,最大揭露厚度23.21米。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4.1土层物理力学性质(1)室内土工试验本次在粉质粘土、圆砾层中分别采取15组、3组试样,进行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其各项指标和原位测试成果见表3、表4、表5: 粉质粘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参数统计表 表3地层粉质粘土 统计项目指 标样本数范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天然含水量(%)1520.8-2622.8331.8100.079/天然密度(g/cm3)151.97-2.011.9960.0170.008/比 重GS

10、152.72-2.732.7230.0050.002/孔 隙 比e150.64-0.7460.6800.0390.058/塑性指数Ip(%)1513.3-15.314.2070.6120.043/液性指数Il150 -0.346压缩系数a100200(Mpa)-1150.17-0.300.2350.0390.168/压缩模量Es(Mpa)155.79-9.657.3101.0890.1497.31内摩察角(度)1515.2-20.418.1131.6050.08917.4内聚力C(KPa)1519-3426.2674.2340.16124.3 粉质粘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4统计项目范围

11、值平均值(x)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数)统计数(n)数值13.0-14.015.90.8840.05515.015 圆砾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修正值) 表5统计项目范围值平均值(x)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数)统计数(n)数值12.4-20.415.82.8260.17814.4122.4.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采取8组岩样,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验,其力学指标见下表6: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据统计表 表6统计项目指 标范围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样本数中风化泥质粉砂岩6.2-7.76.90.6210.0916.47本次勘察对强风化泥质

12、粉砂岩进行6次标准贯入试验,其原位测试成果统计如下表7: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7统计项目范围值平均值(x)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击数)统计数(n)数值51.0-53.052.20.750.0151.062.5场地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评价2.5.1场地气候条件该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多雨,夏秋干旱,年平均气温17.9,日极端最高气温40.8,最低气温-7.9 ,属不冻区,年平雨量1337.4mm,年平均蒸发量1448.7mm,最大风力为九级,最大瞬间风速为22米/秒,常年可进行建筑施工。2.5.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评价场地属湘江河水系,地表水及地下水最

13、终流向湘江河。场地水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上层滞水,二是砂砾层孔隙水,三是基岩裂隙水。1、上层滞水存在于耕表土层内,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邻近地段地表水,受气候控制。由于场地为渔塘、菜地和稻田,且长期受水浸润,因此,该层水体水量较大,但采用人工及机械方法可以排除,对天然地基浅基础和人工桩基础及地下室基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2、砂砾层孔隙水赋存于圆砾层内。勘察时该层水体水位高程为49.0-50.0米,与湘江支流蒸水河水大致持平,主要补给水来源为周围地段圆砾层孔隙水且与蒸水河水体有联系。根据地区经验和资料收集得知,该层水体补给来源较广,且地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因此,该层水体水量较丰富,上个世纪60年代前,衡阳城区人们生活饮用水源主要靠凿井使用该层水体。该层水体对拟建工程人工桩基施工影响较大。该层水体上覆地层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由于该层水体埋深较大,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因此,该层水体对拟建工程地下室基坑施工无大的影响。3、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质粉砂岩裂隙内,其补给来源有二,一是上覆地层圆砾层孔隙水,二是周围地段基岩裂隙水。由于风化裂隙内充填有粘性土,裂隙连通性欠佳,因此,该层水体主要补给源为周围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