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63204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课题人教版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学习对象(年级)九(3)课时:第 1 课时提供者:程社会单位:太和县李兴镇中心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现代文学和美术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部分, 本课侧重介绍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本课的主要内容都是一些感性知识,教学方面比较简单,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这些表面现象,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多运用一些感性教材,比如放映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

2、理解作品产生的环境。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现代派艺术、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通过提供有关罗曼罗兰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克莱德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学习,使学生试着了解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

3、从等待戈多学习中学会正确评价现代荒诞派艺术的成就。从毕加索的学习中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起点以及学习风格)1、学生是我校九(3)的学生; 2、学生有一定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但是历史学科在农村属于副科,学生不太重视,没有养成很好的预习习惯,上课主要依靠老师讲解勾画重点内容。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科学习习惯:认真预习,查找资料,上课交流讨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根据九年级认知规律,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驱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以情景为主线,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充分利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五: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以及重难点的依据)【学习重点】1. 德莱塞及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2.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3.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4.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学习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自制微课格尔尼卡片段导入,微视频导入: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一幅著名的油画。画面只用了黑、白、灰三色,由于画面上没有出现具体的情节,人体器官又有明显的位移和扭曲,这就增加了人们理解的难度。对这幅画中形象、象征意义众多纷纭,不同的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这幅名作格尔尼卡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现代

5、派。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目标展示】【历史重现】(一)、文学名著1、(讲述)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学方面。20世纪的欧美文学作品中,名著很多,而且是在不同的国家,都有名著的诞生。你能说出几部代表作吗?幻灯片展示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的主要内容是:2、了解了小说内容梗概之后,大家可以谈谈你们的感想。想一想小说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问题探究: “直爽坦率地说话!不要涂脂抹粉,不要矫揉造作地说话。说话是为了使人理解,并不是为了被一小撮娇嫩的人所理解,而是为了被成千上万的人,被那些最朴实的、最卑微的人所理解!” 约翰克利斯朵夫重版导言 从上述素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哪些思想?

6、4、(视频)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的代表作。大家在看完视频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5、二十世纪的苏联也出现了许多世界闻名的的文学著作,有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因为该作品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该奖赞赏他所描写的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质。苏联另一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代青年的成长。请同学齐声朗读课文108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过渡:欣赏了作家们的文学作品,我们再来直观地欣赏20世纪的名画(二)、现代美术6、出示材料:毕加索说过:“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

7、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想一想:他有哪一件作品最能体现这种思想?并介绍该画面内容。7、指导学生欣赏绘画提问:你有什么感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

8、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8、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超现实注义画派把人类的梦境、幻觉和生死矛盾作为绘画的主题。9、展示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三、课堂小结:幻灯片展示列表四、小试身手1.德莱塞创作的著名小说是( ) A.永别了,武器B.老人与海C.约翰克利斯朵夫D.美国的悲剧2.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领导人民保卫新政权的是( ) A.童年B.在人间 C.我的大学D.钢铁

9、是怎样炼成的3.毕加索是哪国著名的画家( ) A.法国B.英国C.西班牙D.意大利4.下列属于毕加索创作的绘画作品是( ) 格尔尼卡和平鸽向日葵最后的晚餐A.B.C.D.五、课后延伸“追忆似水年华我心中的20世纪伟大艺术家(文学、美术类)颁奖典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评委,你会把这座奖杯授予谁?并为他写出一段颁奖词。(注:1.所提名的艺术家均为本课所学内容。2.颁奖词要史实丰富准确、文字优美,有说服力。3.字数在100字以内。)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所学内容。1、(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讲述)教材上主要介绍的名著。请学生朗读: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

10、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斯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

11、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小说结尾处,还描写牧师出场,为临终之前克莱德寻求灵魂拯救的故事。2、(回答)(1)小说问世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小说中所描述的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绝不会是作者的凭空想象,一定会有它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基础。反过来,从作品描绘的一个简单的社会的剖析面中,我们就可以略见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些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当今的

12、人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回答)3、揭示和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愿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愿等等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4、学生回答,总结作者贝克特就是用这种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剧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关系及人的心理特点的揭示是准确而深

13、刻的,透过其扭曲、变形的表层,人们看到了社会组织深层的弊端。作品并没有交待“戈多”到底是人还是什么,而是强调了“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作者看来,人的一生始终是在“等待”,戈多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5、学生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6、学生回答:格尔尼卡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居民惨遭屠杀。得知此事,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创作了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残暴,代表的是凶残的德国和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

14、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从楼上跳下来的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在他后面,是熊熊的火焰。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零乱的肢体从各个角度诉说着当时德国法西斯人性的残忍。 9、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回答。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特别之处:那几只表从玻璃和金属的硬质变成可以随意弯曲和折叠的软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B.表达思想:这些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下来,变软了。作品勾画了一个产生错觉的世界,是20世纪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学生列表或勾画。学生走训练场,检测反馈学习情况。【答案】D D C A 学生课外练习,学写颁奖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朗读名著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