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节日作文三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629041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节日作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华节日作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华节日作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节日作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节日作文三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节日作文三篇 中华节日作文 篇1 正月初一是中国最喧闹的节日春节。春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接下来我们看看春节放鞭炮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相传古时候有一叫“年”的怪兽,每年正月初一的时候,它就从山上下来吃人,后来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说那只“年”怕响、怕红、怕光。于是人们按照白胡子老爷爷说的,每次“年”一下山,人们就开始放鞭炮,贴春联。“年”真的被吓跑了。之后“年”就再也不来吃人了,这就是春节放鞭炮的来历。 春节有许多习俗,不过我觉得包饺子是最好玩的了。 早晨,我和妈妈出去买了玉米、肉、饺子皮、韭菜、胡萝卜。买完材料后,我们回家开始做饺子了。首先我们先把肉、玉米、韭菜切碎,然后把它们搅拌在一起,

2、再放上盐,就做成饺子馅。然后再拿起饺子皮,用勺子取一些馅放入饺子皮中,再把饺子皮的四周沾上水,再对折,最后再用手把饺子皮捏起来,一个半圆形的饺子就做好了。我就用这种方法做了好多个饺子。后面就是把它们放进锅里蒸熟,一盘香喷喷的饺子就出来了,看着这饺子心里快乐极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局部,我应该努力学习认识文化。 中华节日作文 篇2 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些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爱的节日是春节,也就是我们俗称“过大年”。 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喧

3、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开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春节的习俗许多。最根本的就是放鞭炮、帖春联、吃饺子,还有拜大年!我最快乐的就是全家一起包饺子。妈妈把拌好的肉馅端到桌子上,和好了面,就要开始包饺子了。爸爸擀皮,妈妈把皮放手心上,打上馅,把皮对折,捏一圈小褶子,一个好看的小饺子就包好了,看上去很简单,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包出来的可丑了,矮趴趴的,站不起来,还漏馅了。妈妈看到这,就告诉我包的时候捏住一面,一点一点往一块捏。我又包了几个,终于能包到好看一点的饺子了。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晚会,可快乐啦! 听到外面陆陆续续放鞭炮的

4、声音,爸爸开始煮饺子,吃团圆饭喽!全家人都在一起热喧闹闹,别提多快乐啦!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春节。 中华节日作文 篇3 过年啦,过年啦!欢欢喜喜过大年了!春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喧闹非凡,老老少少个个喜气洋洋,见面就说:过年好! 过年对于我们闽南人来说特别重要,虽然我们平常在外地工作、学习,但每年春节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福建老家过年,妈妈告诉我春节代表着团聚。回到福建,大人小孩都开始忙活了起来。妈妈、奶奶清扫房屋;爸爸、爷爷置办年货,我和弟弟们负责给大门贴上红艳艳的春联,大家分工明确,一片祥和的景象!福建的春节必不可少的是蒸年糕,蒸碗糕、炸枣等传统美食。除夕当天我们要带着这些传统美食换上新衣去走家

5、串户拜年,妈妈对我说:这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全家身体健康!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可喧闹了! 福建春节最有特色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我们把它叫围炉。它和_的火锅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里面煮的全是我们福建海边的特产。在闽南,鱼鲜不仅是我们重要的过年食材,同时也代表好彩头,爸爸为了抢到最好的食材一大早就去海鲜市场买了螃蟹,海螺,海虾等鱼鲜。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因为寓意年年有余。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炉夜谈,爸爸妈妈说说来年的计划,爷爷奶奶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孩子们嘻嘻哈哈许着新年愿望。一家人有说有笑,心里暖暖的 喧闹的围炉夜谈后,就是我和弟弟们春节的重头戏-放烟花。爸爸买了许多小烟花,我喜爱放陀螺鞭炮和飞天鼠。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导火线,飞速地跑到一边,陀螺鞭炮瞬间在地上边旋转边散出美丽的火星;飞天鼠则更考验我的勇气了,我需要一手拿着烟花,一手点燃导火线,弟弟们在旁边迫不及待地嚷着:姐姐快一点让小老鼠飞上天去!我把头转向一边,一鼓作气地点燃了烟花,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只小老鼠冲上天空消逝了紧接着我们放了孔雀开屏、哆啦A梦,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流光溢彩,映着我们每个人快乐的笑脸。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新的一年来临啦,我们欢呼着:新年好! 【热门】中华节日作文三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