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62661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工作总结 为了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深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依据甘肃省工商局有关今冬明春在全省开展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市实际,认真开展了以宣传法律法规和查处农村消费品市尝农资市场各类违法违章行为为关键内容的“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下:一、结合实际,做好集中行动的安排布署本局依据有关今冬明春在全省开展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的通知的要求,研究制订了实施方案,立即印发给各分局,进行了周密安排和布署,并召开

2、了由各分局市场分管领导、市管科责任人和市局市场处、消保处、巡查队责任人参与的工作会议。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提升对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很主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和农资市场监管作为头等大事,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市局在会上还就“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从“高度重视、扎实安排、关键突破、明确责任、加强督察”五方面提出详细要求。各分局依据市局实施方案,从辖区监管实际出发,分别制订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并作了详细安排和布署。市、分局全部对应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责任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市场监督管理处室负责日常工作。二、加强宣传,提升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各分局依据

3、市局的安排布署,结合各自辖区的特点,认真开展了调查摸底、宣传动职员作。一是主动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的开展情况,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支持工商部门开展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农资市场安全和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并利用各地召开“”的有利时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宣传;二是经过发放宣传资料、举行宣传咨询会、黑板报等多个形式,广泛宣传维权法律法规和商品消费知识,引导和教育经营者提升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三是加强同新闻媒体的合作,邀请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参加“红盾护农送法下乡”集中行动的活动,充足

4、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进行广泛的宣传,把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送入千家万户;四是利用12315维权网络和申诉举报电话方便、快捷的优势,把农资市场的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调处涉农纠纷,主动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截止现在,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912人,执法车辆2715台,深入到全市65个乡、镇,271个自然村,深入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92场,听取法律宣传和咨询16200多人次,发放红盾护农送法下乡简明读本15400册,多种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5580页。受了解决消费者申诉33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6万元。三、以“三位一体”模式强化农资市场监

5、管为使农资市场监管日常化、长期有效化,促进工商部门和农业、质量技术监管、物价、供销、乡镇政府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络,搞好协作配合,形成协力,本局采取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模式,共同维护好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市场监管。以市场巡查为关键手段,确定检验的关键商品、关键区域、关键行为、关键步骤,采劝六查六看”的检验方法即:一查主体和经营范围,看有没有证、照,是否超经营范围;二查行为,看有没有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不合格和国家禁用的农资产品和短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违章行为;三查标识,看有没有假包装、假商标标识,有没有同意文号、品种

6、审定、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四查广告协议,看广告公布形式、内容是否正当,是否登记,协议形式、内容是否正当,有没有欺诈;五查源头,看有没有制假窝点;六查制度,看索证索票制度、进销货台帐制度、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制度、生产销售承诺制是否落实。在市场巡查中全方面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协议”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已经建立的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货帐制度、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制度、生产销售承诺制度,对农资经营单位购销活动实施协议管理,制订了农药买卖协议、化肥买卖协议、种子买卖协议示范文本,并向各农资经营单位强制推行。对农资市场实施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签署农资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

7、依据辖区实际建立健全日常化、规范化、长期有效化的农资市场监管制度,结合经营户口建立农资专题整改档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查处取缔无照农资经营行为和其它违法违章行为,充足应用预警机制,对所查涉农案件立即在新闻媒体给予曝光,并定时向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民消费者公布抽检结果,将不合格农资产品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诚信、失信行为立即向社会公布。截止现在,全市工商系统共检验集市和交易点1102处,其中农资交易点14处,检验各类经营户7168户,其中农资经营户536户,共查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22起,涉案金额6.77万元,罚没款合计2.265万元。二是推行行业自律监管,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建立农资生产

8、经营单位的自律机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充足发挥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者自查制度、生产销售承诺制度,使其能根据章程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做到正当经营、老实守信,形成了行业内部相互监督、社会消费群体监督的良好气氛。榆中县局根据辖区农资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青城镇成立了农资行业检验举报网。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农资市场监管,成立涉农维权工作站。各分、县局主动主动和当地乡镇、农业和相关执法部门加强联络,协调关系,争取支持,有的乡镇还表示,能够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向相关村民委员会下达文件,要求村委会全力以赴的支持、配合工商部门工作,必须时能够给资金上的支持。截至现在,全市共成立“消费维权工作站”167个,并要求了其职责、任务,立即调处涉农纠纷,依法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榆中县局还聘任15名农资义务监督员,填补工商执法监管力量的不足和监管空隙,帮助农资市场监管,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