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62337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名校记福州一中校长李迅的价值追求 李迅,男,1962年2月出生.1980年8日参加工作,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正高级教师,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 李迅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数学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改革和研究,深受师生与同行的赞誉。主编和参编多本数学专著,完成近百万字书稿并正式出版发行。每年均有数篇论文在cn刊物(核心期刊)上发表。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及省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2021年主持的课题被国家教育部门立项为全国重点课题。 他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曾指导学生2次在国际数学奥赛中获金

2、牌,16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1997年为中国队夺得总分世界之冠做出重要贡献,受到中国科协、国家教育部门的表彰。2021年受邀以中国观察员身份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他每年面向全国、省开展多次专题讲座,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其中,1996年,应国际数学联合委员会邀请,赴西班牙参加四年一度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并在会上介绍科研成果;之后又多次受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向大会提交专业学术论文。1980年8月至1984年7月,任教于福安甘棠中学,在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中.兢兢业业。针时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的具体情况,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

3、综合兴趣。在他的努力下,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获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省十大杰出青年。2021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2021年荣获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称号。 任福州一中校长十余年,他带领学校顺利完成新校区建设,并取得卓越的教育教学成绩,使福州一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福州一中是一所名校,它的“名”不仅因其升学率高,而更因其以教学、研修为目标,以公平、平等为尺度,以师生的心灵、精神、发展为

4、方向在教育中用“真、善”抒写着教育的传奇。为此,陶继新先生专程赶到福州一中,走访李迅校长及教师.并通与李迅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现将部分对话内容摘录如下,以飧读者。 责任担当致良知 【李迅】 校长本身就是教师,只不过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学校,则应当是一个有担当意识的教育集体。建校至今,福州一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过积极作用。远的不说,近几年的支教活动,积极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实施的“追梦计划”,让长期生活学习在县城以下的农村孩子有机会享受福州一中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出经验,出人才”的做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陶继新】 一个校长有了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之后,他的内心里情系着学生与

5、老师的发展与幸福,所以不可能特别关注自己的升迁与名利,而是更多探究着学校的发展与未来。同时,在学校发展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更加需要帮助者,并且积极地付诸实践。这样,福州一中就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名校,还有了更大的志向与更加高远的追求。 【李迅】 一所名校应该有社会担当。这对教师和学生会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我们学校在周末请名师义务开设学科讲堂,趣说学科发展,纵谈社会万象。一中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同时我们也向农村的学校进行视频传送。明年,我们准备在福建省23个贫困县乡村初中校招收一些孩子,扩大“追梦计划”,让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机会。 “追梦计划”的选拔考试只考查语文和数学。但进

6、入高中后,估计学习英语和其他学科对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我相信,一个学校只要有善的力量,就一定能帮他们应对这个挑战或“帮他们战斗过关”。 我也曾经构想,在市区中给生活在保障线以下家庭的孩子开辟特殊通道,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但是目前实行起来似乎还比较困难。 【陶继新】 真令人感动。非有大的教育情怀不可能如此之想和如此之为也。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名校学习,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孩子不可能走进名校。而有些名校的领导与教师也以身在名校而自傲,甚至看不起薄弱学校的学生,对农村学生不屑一顾。其实,人是生而平等的,只是有的人有了这种条件,有的人没有这种条件而已。其实,那些城乡贫困家庭

7、的孩子,更需要优质教育。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任何的文件规定您这个校长去担当这一重任。可是,您却有了这种特殊的担当精神。而且,这也会向你们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做这些事情,是良知使然,是应尽之义,是高尚之举。当更多的师生有了这种情怀之后,学校不就有了更大的育人功能了吗。 【李迅】 说起担当与责任,不能不说到我们的教师,他们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无形中教育了很多学生。一所学校给予学生的固然有很多知识层面的东西,也要通过开展许多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和交流。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期间,最为关键的因素应该是这所学校的精神追求和每位老师的人生价值观。我曾举过一

8、个例子,一个普通的教务员,面对学生的一张休学申请书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这个孩子若是因为家庭生计而不得不暂时休学去打工时,细心的学校职员会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报告学校,一起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让他继续安心上学。有时候,一所中学给孩子一辈子记忆的不是学校的教师而是学校的某一位职员。所以,我们学校倡导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用心教育和帮助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你的给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陶继新】 有无良知,有无担当与责任,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试金石。您上面所说的这个教务员,就是一个很有良知与责任心的人。一般而言,他不必详细询问这个学生何以休学的原因,即使问了,也多是采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9、态度。可他不是这样,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就应当得到关心,自己有责任帮助他,因为他的个人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学校的行为。看来,福州一中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只是有更多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也不只是拥有了多么强的能力,还有留给学生终生难以忘怀的铭记:学校是其学习的地方,也是其精神的家园,是其心灵的皈依地。 【李迅】 您说得很对。学校应该是孩子心灵的皈依地。记得十几年前,我刚担任校长,遇到一件事高三升学报名时,段长为几位原高一时的体育特长生高考时并没有作为体育类考生报考而感到郁闷。他动员他们要么作为体育类考生报考,要么作为社会考生报考。我当即说服了他,“当你动员一个孩子用他心里

10、不愿意的方式参加报考,你觉得他是否会一辈子记得这件事。你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做这样的事会产生什么影响。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它必定是个过眼烟云。但老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的烙印却是一辈子的。” 【陶继新】 您说得真好。在报考志愿这样的大问题上,教师是从孩子的心愿上考虑问题,还是从自己意愿上考虑问题,结果是绝然不同的。学校究竟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很少人思考这个问题,您却思考了。其实,学校就是孩子们精神的栖息地,教师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当教师不想学生之所想的时候,也许有了在一般人看来的比较理想的“高考成绩”;可是,“精神”的美质却淡失了,学生的心灵也有了失落感。所以,教师留给学生的,不只是

11、知识,也不只是成绩,而是让其终生受用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命成长中始终拥有自由的心灵和正向的思维。 【李迅】 现在中国的学校很需要一批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在教学一线耕耘的实践者。我曾比喻我自己是蛙类,源于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些人像雄鹰飞在蓝天上俯看大地,一切规则了然于心。有些人像青蛙,在自己熟悉的泥潭里艰苦跋涉,也不亦乐乎。我就是那只青蛙。” 另外,现在高校的自主招生大都是“掐尖”而较少关注如何育人。许多城市的高中也纷纷效仿。如今年上海四大高中提前自主招生就引起了社会的争议。一所学校招生固然关键,但最重要是育人。这是一所学校理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陶继新】

12、 从“重要是育人”一句话里,我对您更多了一份敬意。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但要有知识,也要有智慧,有思想,更要有责任担当。当年孔子的教学,就是将育人放在首位的。今天有些人为什么反而只是将德育作为一种摆设了呢。不过,所幸还有像您这样的有志之士,以育人为己任。这是福州一中之幸,也是福州学子之幸啊。 公平处事见品质 【李迅】 校长的言行也会影响学校的每位教师对群体价值追求的选择。当你选择做一所中学的校长,特别是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你不仅仅需要努力了解教育教学发展动向,更重要的是公平处事,关爱每一个人,关注学校的发展给个人带来的前景。 【陶继新】 公平处事体现一个校长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它让老师们心理生成

13、一种安全感,不必趋炎附势,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得到相应的认可。群体教师的这种心理状态,还会生成一种积极工作的总能量场,当个个教师都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学校发展不也就有了必然性吗。而学校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又会带来学习的成长。如此循环往复,学校就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势能场。 【李迅】 公平处事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如何招聘老师、如何奖惩教师、如何安排工作等等,甚至小到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孩子是否公平。因为学校的某个细节的不公可能会影响群体的价值追求。 【陶继新】 有公平之心,必有公平之思。有公平之思,必有公平之事。常存公平之心,常有公平之思,也就有了无处不在的公平之事。这种公

14、平之事,又是对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高度认可与强化。于是,不管教师还是学生,也就有了公平的思想.也就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李迅】 公平是文明社会的标杆,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公平处事中会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做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屈就。这既考验一个校长的勇气,也需要校长能够艺术地面对。 【陶继新】 “艺术面对”,说得何其好啊。公平处事是不变的规则,面对压力,也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可是,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却可以艺术地处理这些问题,让公平与和谐“二者兼得”。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不可能想象其中的困难的。可是,您却可以一个又一个地将这些困难破解,并在破解这些

15、困难的时候,享受了破解困难的心灵愉悦。这当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吧。 正气悲善求平等 【李迅】 一所学校的正气、悲善、追求应成为一所学校的主流。教师与学生不同的发展离不开这所学校的精神支柱。 【陶继新】 很欣赏您说的“悲善”,当是立身之要。大凡成就一番大事业者,都有“悲善”情怀;即使难成大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悲善”也是必需的要件。 【李迅】 最近,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在想,“延安精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全国数万生活优越的青年不辞千里投奔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安。曾经有一位摄影记者本打算到延安长期拍摄,但10天后就回城市了。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被赤化,但一周后,他竟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想他应该是在延安看到了一种力量,我以为就是“悲善”,让他感到这里是天堂。虽然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物质的追求似乎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并未能有效唤醒这种精神。我希望在我的学校营造一种氛围,让这里的人们感受到这种力量。 【陶继新】 “悲善”二字的内涵太丰富了。一个人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后,就不会太多安逸于自己的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