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622115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峡实习报告精华(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三峡实习报告精华.湖北宜三峡实习报告班级:五年制水工0602姓名:高雅指导老师:张梦宇实习日期:第一章:三峡工程140第一节:工程概况1第二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第三节:坝址的选择和枢纽布置31第四节:施工导流方案33第五节:主体工程施工40第六节:工程建设管理体制43第二章:葛洲坝工程48第三章:小结64第一章 三峡工程第一节 工程概况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和的总称,于湖北宜昌。 长江三峡西起的,东至的,全长192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

2、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景色最为雄伟险峻。主要景点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风箱峡,粉壁墙,犀牛望月。 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大溪镇。这是峡谷入口处,两面隔江对峙的绝壁,组成了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这就是夔门。夔门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雄”的美称。瞿塘峡虽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两岸的风景名胜却非常的多。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 建国后,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

3、后,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76公里,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西陵峡呢,有三个之最。首先她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其次,它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一个峡。最后呢,她是三峡的最险处。青滩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的。 巫峡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它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巫峡峡长谷深,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宛如一条迂

4、回曲折的美不胜收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的口号是:建好一个电站,改善一个地区,发展一片环境,优化一片移民。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按初步设计,枢纽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共安排5年,从1992年至1997年底,以大江截流为完成标志;二期工程安排6年,以2003年大坝下闸围堰期蓄水、船闸试通航和第一批机组发电并网为完成标志;三期工程安排6年,到

5、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水库分期蓄水,初期(2006年汛后)按蓄水位156米运行,最终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为河道型,长度660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库面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三峡枢纽工程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拦江大坝的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09.5米,坝顶高程185米。三峡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厂房形式,其中左岸装机14台;右岸装机12台,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847亿千瓦时。另有地下电站6台机组,每台均为70万千瓦。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一线垂

6、直升船机各一座,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三峡库区搬迁安置概况。三峡水库涉及湖北省、市21个县(市、区)的277个乡镇。规划搬迁安置移民120多万人,搬迁工矿企业1629个。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步伐逐步加快。三峡输变电工程供电范围涉及华中、华东、川渝、南方电网,覆盖区域包括九省两市,即: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省和重庆、上海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

7、效益。 1994年6月,由美国发展理事会(WDC)主持,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召开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上,她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放眼世界,从大海深处到茫茫太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中有许多规模宏大技术高超的工程杰作。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第二节 必要性可行性一、三峡工程由梦想到现实二零零三年六月一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中国人的梦醒了,长江中下游一千五百万人民的梦塌实了,“南柯一梦终”成了过去。 长江自汉代到清末的二千多年中,共发生水灾二百一

8、十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弑虐的洪魔无情地吞噬着生灵,刚刚涉足政治舞台的孙中山,在一八九四年就上书清政府重权在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阐述了“平水患,兴水利”的思想,建议利用水力发电。本就百孔千疮的清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 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再次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最早明确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一九三二年,中国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勘查和测量,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这是中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

9、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 一九四四年,在当时的中国战时生产局内任专家的美国人潘绥写了一份利用美贷款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 一九四四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实地勘查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即著名的“萨凡奇计划”。 一九四五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及三峡勘测处。 一九四六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正式签订合约,由该局代为进行三峡大坝的设计;中国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参加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初步进行了坝址及库区测量、地质调查与钻探、经济调查、规划及设计工作等。 一九四七年五月,面临崩溃的国民政

10、府,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的实施,撤回在美的全部技术人员。美国垦务局工程师福斯脱在写给中国同事的信中说:“伟大如三峡计划,中国自不能久置不问,相信于不久之将来,定有兴工之一日。”三峡勘测处主任张昌龄在办理结束工作时也说:“我不希望仅是一个梦理想的天国,总有一天会在地上实现。” 一九四九年,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引起了重视。 一九五零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一九五三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

11、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一九五三年十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游局党组向西南局财委的报告中提出,将来三峡水库的蓄水高度可能在一百九十米左右,请西南局向沿江城市和有关单位打招呼,不要在一百九十米高程以下设厂或建较重要的工程。西南局财委同意了这个意见。 一九五四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二十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损失惨重。这次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九五四年九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在关于治江计划基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拟选在黄陵庙地区

12、,蓄水位拟选为一百九十一点五米。 一九五五年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一九五五年三月,在莫斯科签订了技术援助合同,第一批苏联专家六月到达武汉。长委所属四台钻机和第七地形测量队先后进入三峡地区,开展测量工作。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周恩来在北京主持会议,在听取长委和苏联专家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后,肯定了国内专家的意见,正式提出,三峡水利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 一九五六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

13、 一九五八年三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流域和三峡工程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工作。” 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毛泽东视察葛洲坝坝址。 一九五八年六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第一次科研会议在武汉召开,八十二个相关单位的二百六十八人参加,会后向中央报送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的报告。 一九五八年八月,周恩来主持了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更具体地研究了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一九五八年底完成三峡

14、初设要点报告。 一九五九年五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讨论,一致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二百米设计。 一九六零年四月,水电部组织了水电系统的苏联专家十八人及国内有关单位的专家一百余人在三峡查勘,研究选择坝址。同月,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召开经济协作会,讨论了在“二五”期间投资四亿元、准备一九六一年三峡工程开工的问题。由于暂时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影响,三峡建设步伐得到调整。八月苏联政府撤回了有关专家。 一九七零年,中央决定先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一方面解决华中用电供应问题,一方面为三峡工程作准备。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主席作了亲笔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15、” 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三十日,葛洲坝工程开工。 一九七九年,水利部向国务院报告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议,建议中央尽早决策。 一九八零年,邓小平从重庆乘船考察长江及三斗坪坝址。 一九八一年一月四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电站一二号机组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 一九八二年,邓小平在听取准备兴建三峡工程的汇报时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一九八四年四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一百五十米的低坝方案。 一九八四年底,重庆市对三峡工程实施低坝方案提出异议,认为这一方案的回水末端仅止于涪陵、忠县间一百八十公里的河段内,重庆以下较长一段川江航道得不到改善,万吨级船队仍然不能直抵重庆。 一九八六年三月,邓小平接见美国中报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