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2209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防范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防范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徐州海天石化塑料分公司聚丙烯车间关键装置安全防范措施内容目录1、聚丙烯流程简介1-22、工艺操作中危险物质及特征3-63、工艺操作指标6-74、管理要求7-105、重点部位工艺操作有关因素影发的故障10-116、工艺操作出现的各类状况及处理方法12-157、事故处理15-238、聚丙烯车间危险品泄漏处理预案24-28工贸聚丙烯关键生产装置安全防范措施一、 聚丙烯流程简介工贸聚丙烯车间采用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工艺流程,大体上可分为原料精制、聚合 反应、闪蒸去活及包装等部份。液态丙烯经脱硫、干燥后用丙烯泵经质量流量计(或计量罐)把计量过的精丙烯加入聚 合釜内并加定量的活化剂(液相)DDS (

2、液相)催化剂(固体粉末)和分子量调节剂(氢气) 按一定比例一次加入聚合釜内升温聚合。反应到丙烯转化率达到70-80%左右时停止反应,排 放出未反应的丙烯;将固体聚丙烯粉料喷入闪蒸釜内用闪蒸的方法(抽真空、充氮)使其分 离得到不含丙烯的聚丙烯粉料,再使聚丙烯自然失活,包装。未反应的高压丙烯气体通过冷 凝器回收循环使用。工艺类型本装置采用液相小本体间歇聚合的工艺技术,属流程性工艺过程。化学反应特征本反应是丙烯的阴离子配位聚合,整个反应过程在7085C、压力3.23.8 MPa下进行。 整个过程,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系统始终保持化学结合(配位络合),因而能通过电子效应、 空间位阻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

3、结构起着重要的选择作用。因此各组分的控制指标与工艺参 数的控制指标均对反应产物起重要作用。二、 工艺操作中危险物质及特征1. 精丙烯(原料)本装置原料是来自炼油厂的聚合级精丙烯,分子式 CH 。主要理化参数:密 度:0.5139g/cm3 (20 C,液体)1.48(0C,气体,相对空气密度)沸 点:-437.9C闪 点:-108C引燃温度:455C自 燃 点:460C最小引燃能量:0.282mJ爆炸极限:2 11.1% (体积)爆炸危险度:4.936主要理化性质: 本品为无色气体或液体,略带甜味,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与空 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高温有爆炸危险,属

4、甲类火灾危险气体。毒性特点:本品属低毒类。动物实验有麻醉作用,人在15%浓度时吸入30分钟,能引起意识丧失。2、聚丙烯(产品)本装置的产品分为拉丝级、注塑级聚丙烯。主要理化参数:密度:0.900.91g/cm3屈服强度:250380kg/cm2拉伸强度:250380kg/cm2熔 点:160C燃 点:刀、八、270C自 燃 点:404C压缩强度:600700kg/cm2最小引燃能量:25mJ粉尘爆炸下限:12.6g / m3主要理化性质: 外观为白色固体颗粒,化学性质稳定,由于存在叔碳原子,因此易老化;遇火源会燃烧, 燃烧时火焰下端蓝色,上端黄色;特别是聚丙烯粉尘,在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点火源会发

5、生爆炸。 聚丙烯本身无毒性,但聚丙烯粉尘被人体吸入肺中对人有伤害作用。其主要表现是对呼吸 道的损伤。长期吸入聚丙烯粉尘,还有可能在肺深部产生沉积。3、络合II型催化剂及CS-1型高效催化剂络合II型催化剂其主要成份为三氯化钛,分子式为TiCl。3络合II型催化剂主要理化参数:密 度:2.64g/cm3沸 点:450C络合II型催化剂主要理化性质:外观为紫色颗粒,呈圆球性,不溶于乙醚和苯,微溶于氯仿,溶于乙醇。一般在425440 C 即升华。在空气中和水中分解,有强还原作用。在空气中能自燃放出火花,放出氯化氢气体 与水接触则立即发生水解,属甲类危险物品。络合II型催化剂毒性特点: 本品属高毒类。

6、在潮湿空气中水解,能深入肺深部进一步水解为氯化氢而产生有害作用。肺是主要滞留器官,主要的排出途径是肠道。CS-1 高效催化剂主要成份为四氯化钛,外观无色或微黄色在空气中发烟。分子式为 TICL4 溶点: -25C沸点: 136.4 C 相对水的密度 1.73 饱和蒸气压 1.33/21.3C临界温度 358C 溶解性:溶于冷水、已酯、稀盐酸等。4、活化剂本装置采用一氯二乙基铝(络合)及三乙基铝(高效)做活化剂,分子式Al(CH) Cl和252Al(CH)2538、主要理化参数:密 度:0.96g/cm3 (液体)熔点:-85.4C沸点:208Cb、主要理化性质:清亮无色或略带浅黄色自燃液体,与

7、烷烃互溶。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必须贮存在有惰性 气体保护的容器内; 与空气接触即自燃,与水接触后立即起火爆炸,还可与含活泼氢的 化合物起激烈化学反应,属甲类危险物品。c、毒性特点:本品以吸入方式进入人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引起严重灼伤。急性伤害主要表 现为呼吸道和眼结膜刺激,神经系统抑制,耗氧量减少,高深度下可引起死亡。5、二苯二甲氧基硅烷(DDS)及苯甲酸乙酯 主要用于丙烯聚合反应中调节聚丙烯等规度的助催化剂, 也称给电子体, 分子 式:C H OSi,无色透明液体14 16 2纯度折光率(25C) 密度(25C) 沸点闪点$981.535 1.5451.06 1.10g/ml286C1

8、57C本产品属一般化学品,无毒害性,不易燃易爆,可按一般非危险品货物运输,本品贮 运有效期为一年,过期后检验为合格者可以继续使用。6、氢气(分子量调节剂)本装置采用氢气作为调节控制聚丙烯分子量大小的添加剂,起控制聚丙烯的熔融指数,终止活化链增长的作用。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量分布随之增宽。主要理化参数:g/cm3密度:0.0899沸 点:-252.8C引燃温度:560C自 燃 点:572C闪 点:-50C爆炸极限:4.075.6% (体积)爆炸危险度:17.9分解温度:1000C 以上主要理化性质: 本品为无色无臭气体,在其它液体中呈微溶性,可由水电解制得,常温下不活泼,但高 温或有催化

9、剂时则十分活泼,具有强还原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即可燃烧或爆炸;是化工 企业最危险的一种易燃性气体之一。爆炸极限上下间距相当宽,在空气中极易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属甲级火灾危险气体。本品无毒性。三、工艺操作指标表一 络合催化剂反应物料各组分控制指标序 号反应物料控制指标1丙烯3. 84. 62催化剂150300g3活化剂17002500ml4氢气0.41.2MPa表二 CS-1 高效催化剂反应物料各组分控制指标序 号反应物料控制指标1丙烯3. 84. 62催化剂30-1203活化剂450-12004DDS50-2505氢气0.11.0MPa1)装置设备压力等级分类压力等级 本装置一类压力容器有:

10、粗氮贮罐,精氮缓冲罐,氮气电加热器,丙烯缓冲罐,除尘器闪蒸釜。二类压力容器有:丙烯干燥塔,脱硫塔,活化剂配制罐,活化剂计量罐,丙烯冷凝器,氢气 缓冲罐。三类压力容器有:聚合釜,高压氮罐,丙烯原料罐,丙烯计量罐。(2)本装置关键液位控制有:1、丙烯原料罐的液位控制 75-80%;2、丙烯计量罐的液位控制 75-80%。 下表列出了本装置主要压力控制指标工艺操作主要压力控制指标序号名称指标1聚合反应压力3.23.8 MPa (表)2聚合釜回收余压W1.5 MPa (表)3闪蒸釜操作压力-0.080.5 MPa (表)4丙烯原料罐压力W2.1MPa (表)5高压氮贮罐压力W13.5 MPa (表)6

11、粗氮缓冲罐压力0.250.5 MPa (表)表三 主要温度控制指标序号名称指标1聚合反应温度7085 C2热水槽温度$85 C3分子筛再生温度150350 C4氮气精制器再生温度200350 C5氮气精制器工作温度常温6冷冻水温度W25C7闪蒸前氧含量0.58置换后丙烯含量W1.5四、管理要求1、聚丙烯车间是公司关键生产装置,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单位,我们已制定了工艺卡片 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将聚合岗位列入车间关键岗位,同时严格考试关键岗位、 关键设备操作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2、各级监控人员和操作人员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及频次:车间主任、副主任每周不少于 1次对装置的安全、生

12、产、设备运行进行巡检; 安全员每周不少于五次检查危险范围区内的安全情况; 工艺员每周不少于五次检查操作人员执行工艺指标情况; 设备员每周不少于五次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操作人员按巡检图表的路线、内容进行巡检;车间值班人员每天不定期(不少于四次)检查整个装置各项安全生产情况。3 、聚丙烯车间现有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器 10 台。分别安装在主塔楼一、二、三层各 1 只, 精丙烯罐 1 只,丙烯罐区 2 只,丙烯精制区 2 只,丙烯压缩机 1 只,石油器压缩机房 1 只, 并常年进行监测。10 台检测器二次表均已接入仪表控制室,盯表操作工在当班期间对可燃气 体报警仪进行监控和巡回检查,做到 24 小时

13、有人值班,并设置了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查 记录本,报警仪状态列入交接班制度。当班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可立即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人 员到现场处理,并及时向车间设备主任或设备员汇报。职能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尽快安排修复。 4、装置的一般安全要求(1)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必须齐全好用并按规定 进行定期校验。(2)对于压力容器,在岗位操作法的工艺操作指标一览表中应明确规定最高使用压力、温度、 液位(或装料系数),操作时严禁超温、超压、超液位、超负荷使用。(3)设备及系统引进丙烯、氢气等可燃物料之前,必须经氮气置换并分析合格(氧含量达到 规定指标,规定氧含量小于 0.5%方能

14、开始引进物料。当此设备及系统需要引进空气或拆卸检 修时,需先卸完物料并经氮气置换使可燃物含量合格(规定为可燃物含量小于 1.5%),方能 进行。5、检修的安全要点(一)停工检修前必须做到五落实。即:思想动员落实、组织措施落实、停工方案落实、检 修方案落实、安全工作落实。(1)检修前,气柜线、瓦斯线、丙烯线必须上盲板。停工检修开第一张用火票时必须重新 确认系统的隔离措施。(2)设备、容器退料泄压时,禁止向大气及就地排放,特别是残留的活化剂和设备内存油 严禁就地排放。地平若有残留物要及时清除。(3)吹扫时要全面考虑,岗位之间要协作配合,注意岗位吹扫进度,吹扫每条管线必须由 吹扫人员填写吹扫记录,吹扫过程中,丙烯、氢气、活化剂系统不能进水、进蒸汽。(4)各设备、管线的放空阀、排凝阀都要打开,做到安全泄压,不留残压;各反应釜、容 器、管道吹扫完毕后经采样分析达到动火标准后才能按规定动火。室外丙烯管线若长期闲置 时,要拆开法兰做好防雨措施,防止管道进水。(5)进容器作业时,容器内工作环境氧含量必须达到20%以上,测爆必须合格有毒有害物质 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