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621232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古蓬镇中心小学 李小芳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悦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关键词:语文 课堂 阅读 悦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

2、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一篇文章,只要反复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要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要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下文就阅读教育,谈几点拙见: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1、课堂阅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分析课文等等,把更多的知识“填鸭式”生搬硬套塞给学生,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

3、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进行阅读感悟课文,一节课下来,学生甚至还以为上的是“生物课”、“历史课”等。记得有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上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就发现老师过多进行知识的补充,因此学生的阅读时间反而减少了,不足的阅读使学生对课文缺乏理解,缺乏理解使学生无法感悟文字,体会课文,当然整节课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还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自主地进行阅读。特别是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每次接手新的班级后的一个月,总有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我会读了!我快乐读了!”什么样的班主任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4、什么样教学思维的语文老师也教育出什么样学语文的孩子。为此,我鼓励学生大胆阅读、竞赛阅读、互助阅读班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我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呈现出“我要读”的氛围,于是一个个孩子进步了,班级阅读进步了,孩子在班级中进步其实,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也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从而实现悦读,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课外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世界课堂上其实只能给学生一个很小的阅读时间,真正广阔的阅读世界应该在课外,因此课外阅读更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一个重点。“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交流阅读书籍

5、的阵地,“每日一诗”我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诗歌的海洋,“梦想在这里放飞”成为阅读收获展示的舞台,“故事大王”谁不想一展身手呢?“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让孩子和父母一起陶醉在阅读的天地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于是“书香班级”的美名不迳而走。二、指导丰富的阅读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它要受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影响和制约。研究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1、示范阅读,给学生感受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秀丽自然景物的文章,烟台的海、三亚落日等,教学时,教师通过

6、声情并茂的阅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跟随老师的阅读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颜色、意境,感受美。如三亚落日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教师用绘形绘色的阅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真有诗意”啊!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阅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当然在感受美后学生阅读便潜移默化中一气呵

7、成了。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激发他们去想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2、自由阅读,还学生自主美。在教师、学生和课文三者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自主交流阅读。将课堂空间变成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领初读课文时,最好采用自由阅读的形式,这时需要读完全文,扫除语言障碍,并做适当的圈点勾画,达到知其

8、大略。有些教师急于讲解,往往忽略这一步,不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或时间不够充分,只是流于形式,这是不可取的。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的熏陶。3、感情阅读,让学生表达美。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阅读,充分发挥阅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阅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艺术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真善美因素,让学生与作者、文字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产生共鸣。如我在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在学生

9、整体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品文体会人物感情: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指导学生体会“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痛苦和绝望;“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顽强编史的坚强毅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如果是你遭遇后你会怎么做?”这样更加深了学生理解司马迁的“忍辱负重”,让人物的情感理解得更透彻,通过阅读表达得更真切。4、个性阅读,扬学生特色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对于后者的这种独特的思考教师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如在教学秦兵马佣时,在体会各类型兵马俑鲜明形象

10、时,让学生对文中的类型理解,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也不应该要求答案的统一,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读出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的思维,机械的阅读培养不出人才,只有百花其放,百家争鸣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在表达一些人物的语言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揣测前置语,望月中背诗部分时,孩子可以是自信地背、得意地背、脱口而出背这样的情景不是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么?让文字的意境更无穷么?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阅读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鼓励他们在阅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张扬个性

11、、发挥特色。5、拓展阅读,续学生延伸美怎么把文章读深刻,阅读更全面也是阅读的关键。仅仅局限在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可以是由课堂知识的延伸二泉映月去欣赏其他的名曲,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去了解爱因斯坦等。也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爱之链使学生体会乔依形象的伟大,更对他的未来寄予了美好,因此学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就按上了一个个精彩丰富的结尾。唯有博览群书,通过广泛的阅读才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只要教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相信阅读的花在语文教学中会越开越美丽,阅读也才能真正被学生“悦读”!在学生自主的“悦读”下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学好语文必须阅读,更要悦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