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62067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 A.日本变政考 B.仁学 C.新学伪经考 D.变法通议2.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京报 D.大公报3.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 )。 A.京师大学堂 B.广方言馆 C.时务学堂 D.广州万木草堂4.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 )。 A.预备学校 B.私塾 C.高等学堂 D.专业学会5.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 )。 A.新式海军 B.新式陆军 C.新式炮兵 D.新式骑兵6. 戊戌政变后

2、,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 A.京师大学堂 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C.改革财政 D.改革行政机构7.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的名义是( )。 A.“军政” B.“宪政” C.“亲政” D.“训政”8.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此观点可用于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9. “百日维新”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措施有(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结算

3、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D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10.变法失败后( )拒绝了劝告出走日本,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A.谭嗣同 B.杨秀清 C.康广仁 D.杨锐11.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提出剪辫易服等社会风气改革的主张最早是在( )。 A.辛亥革命 B.戊戌维新 C.洋务运动 D.清末新政1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A东京 B香港 C新加坡 D檀香山13.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 ),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A訄书 B上清帝第一书 C驳康有为论

4、革命书 D与妻书14. 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 ),这是近代中国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15 .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也叫( )。 A黄花岗起义 B广州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长江流域起义16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 )。 A民国纪年 B民国元年 C洪宪元年 D康德元年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大典 D中华民国法典18(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反清革命组织兴中

5、会。 A1893 B1894 C1895 D189619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 )。 A华兴会 B岳王会 C光复会 D文学社二、多项选择题 1.戊戌六君子包括( )。A.谭嗣同、刘光弟 B.梁启超 C.林旭、杨锐D.康广仁 E.杨深秀2.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3. 代表康有为变法维新理论的主要著作有( )。 A变法通译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仁学4. 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 )。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B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 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5.洋务运动

6、中都由李鸿章筹办控制的最重要的官商督办的企业有( )。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天津电报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E. 湖北官织布局6.戊戌维新期间由维新人士创办的著名的学会有( )。 A南学会 B强学会 C粤学会 D保国会7.兴中会的誓词为(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恢复中国 D创立合众政府 8. 陈天华写了( )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A警世钟 B革命军 C扬州十日惨 D猛回头9.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包括( )。 A华兴会 B科学补习所 C光复会 D哥老会10.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 A驱除鞑虏

7、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1.三民主义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12.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包括( )。 A创立民国 B平均地权 C驱除鞑虏 D恢复中华13.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 )等省的保路风潮。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14.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有( )。 A要不要改变旧的教育制度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1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的法令政策措施有( )。 A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

8、护人权 B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 D改革文化教育制度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C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D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填空题1.1898年6月开始变法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因103天就失败,史称“百日维新”,又称 。2.戊戌维新失败后所有的新法尽废,只保留了唯一一个成果,即 。3.戊戌维新期间有人建议聘请日本人 作为中国维新的顾问。4.戊戌变法中维新人士创办最有名的学堂是 和 。5.戊戌变法中维新人士创办最有名

9、的学会是 。6.武昌起义前有革命党人靠领导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起义是 。7. 是中国民资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表演。8. 年,孙中山北上京津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思想,没有引起李鸿章重视,此后,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9. 邹容写了 (书名),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10. 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11. 武昌首义的爆发日期是 (年月日)。四、判断题1.戊戌变法的过程中慈禧太后就是个坚定的反对派。2.康有为一直处在变法的中心与前沿,因为是他领导这场变法。3.公车上书让康有为的名声大噪。4.戊戌维新失败最大的根源在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派的扼杀。5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这并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6.从根本上而言,辛亥革命的失败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7.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企图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外债。8.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至9月21日,共103天,是为“百日维新”。又因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政变”。9.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10.戊戌维新期间,光绪皇帝接受了维新派的大多数建议,包括召开国会等政治主张。五、简答题 1.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意义 2. 民族

11、、民权、民生主义的内容分别包括什么? 3. 孙中山与康有为在革命道路上的异同? 4. 简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政治构架做了哪些贡献? 5.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哪些? 6.“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中有关军事方面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7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六、论述题 1. 革命与改良的历史关系? 2. 评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 3.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4.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七、 材料题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过,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师侵略学生呢?中国人

12、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材料二:孙中山在回顾辛亥革命的历程并总结有关教训时说过:“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1)材料一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1915年5-6月),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87页。 材料二:“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战斗的、真诚的民族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