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切削原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618573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切削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章切削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章切削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章切削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切削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切削原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切削原理1.切削运动包括和2.切削过程中将工件表面分为三类,即、和3.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先确定,然后再选择,最后确定4.常见的刀具材料有和5.前刀面和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刀面和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6.刀具的磨损形式有、和。当刀具达到后就不能继续使用了。7.切削液的作用是:、。常用切削液有:、和。其他主要起冷却作用的切削液是和8.刀具或后,自开始切削到后刀面磨损量达到所经过的切削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刀具寿命等于与或的乘积9. 时刃倾角常取负值10.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产生的切削热越,切削温度也就越11.工件材料太硬或太软都属于材料12.切削脆性材料时形成切屑13.在工

2、件的已加工表面上有现象14.加工塑性材料时,在前刀面上易形成15.切屑流经的刀面称为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和表面加工方法1.铣床上加工平面用和。铣床的主运动是铣刀的2.砂轮由、和组成,制造砂轮时常用的磨料有三大类:、和3.常用的钻床有钻床、钻床、钻床。钻床上得加工方式有:、扩孔、攻丝、和 。4.车削螺纹用,在钻床上攻螺纹用5.主要用于孔加工的机床和。6.CW6163万能床,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mm;X6132:万能床,工作台宽度为mm;Z3040:床,最大钻孔直径mm;M1432:万能床,最大磨削直径为mm;Y3150E:,最大工件直径为mm7. 坐标镗床是一种精度镗床,磨床是机床8.在车床安装六

3、方钢时应选用 。9.加工平底孔的刀具。10.在铣床加工齿轮时,可将工件装在上11.由于拉刀的价格昂贵,因此拉削加工在(填“大”或“小”)生产时使用12.插齿适用于加工和。13.刨削加工和铣削加工都可以加工平面,铣削加工的效率比刨削加工。14.轴类零件上的键槽适宜在床上加工15.8H7的孔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是指从变为的全部劳动过程的2.工件的安装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内容。3.工序是指(或)工人,在上(或)对(或)工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4.当不变,不变,切削用量中的和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步5.用未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的基准称为6.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4、为:1)2)3)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光滑、整洁5)在同一尺寸上粗基准只能用次7.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基准和基准保持一致8.零件的加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加工、加工和加工阶段。精度要求高时还有加工和加工阶段9.粗加工前:、()、时效处理();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二次时效、;半精加工后,精加工(磨削加工)前:、表面淬火等;精加工后:、10.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和。通常采用查表修正法11.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是、12.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安排一般遵循、的原则13.轴类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主要是和14.机械加工质量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和1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和、16.获得形

5、状精度的方法有、和17.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系统称为18.在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时要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工件的形状以及尺寸等因素。19.根据设计要求不需要将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在定位时应选用。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都能完成定位任务。20.沿径向夹紧薄壁套时往往会使加工后的内孔出现误差21.轴类零件通常以定位22.对于有受力要求的轴类零件一般选用毛坯第四章机床夹具1.机床夹具的使用可以机床的使用范围2.机床夹具的基本组部分是、和。夹具上用于与机床连接的是3.夹具的导向装置作用是引导刀具进入,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等因素引起的刀具偏移。常用的刀具导向装置是有和4.对刀元件的作用快速的调整刀具的。对刀元件通常在和夹具中采用5.定位短销限制个自由度,定位长销限制个自由度;短V型块限制个自由度,长V型块限制个自由度6.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差,二是误差7.球头支撑钉适用于,平头支撑钉适用于,齿形头支撑钉适用于8.定位的任务是,夹紧的任务是。9.专用夹具适用于(填“成批”或“单件”)生产10.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时,其定位元件可选择、V型块等计算题:切削用量计算,尺寸链计算综合题: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