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61217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2006-9-19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

2、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合适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该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控制的危险物质,并便于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和补充。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

3、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如属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情况,

4、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预案等。 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 5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减少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因此,应急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应保证将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资料散发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并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应尽快报警。 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散发应急预案宣传材料。 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真正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