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60716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口记录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 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内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人口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历代政府调查人口都是为了征税、抽丁,因而不注重保存记录资料,直到19年后来,国内才开展了现代含义的科学的人口普查。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的户口记录,户数是比较精确的,而口数则常常少到荒唐。 政权交接时人口浮现大滑坡。 4 人口浮现七次大滑坡,最厉害的是三国时期和和八王之乱时期,基本上是少掉了70,至少的是宋末元初,也达到了46。 5 、次人口数据记录下降中,和少数民族有关的人口下降,重要是元朝初年和唐朝初年两次。 一 第一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秦末(300万300万)下降比例% 有关战国时期的总

2、人口数,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有一种估计:quot;在七国中,楚国土地最广,能出兵百万,按五人出兵一人计,约有人口五百万。魏兵七十万,约有人口三百五十至四百万。齐和魏差不多。秦、赵相称,都能出兵四十至六十万,合计人口约有五六百万。韩、燕不相上下,韩兵三十万,两国合计也在三百万人以上。七国人口没有具体数字,约计超过二千万。&quo;而近年来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应当在3000万以上。 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约每年一次)成为遏制战国时期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公元前34前245年,仅秦国在战争中斩首、坑俘即达182万人。&quo;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uo;孟子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残酷战争的生动概

3、括。 秦灭六国后,人口总数估计仅约余万。再通过秦之暴政和秦末战争,至汉初已减至100万,甚至更少。与战国时期的峰值相比,减幅至少达四成。这是中国人口在封建制时期经历的第一次大浩劫。后又经笔者反复对证,可靠的数据是1300万左右较为精确。 二 第二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西汉末(60万10万)65% 西汉是大一统王朝,国内长期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也迈上新台阶。汉书记载西汉平帝原始二年,公元年,全国户数超过20万,人口00多万。 王莽统治初期,社会尚未开始大动乱,人口仍然是在缓慢的增长。以元始二年汉朝人口5800到00万计,公元左右的中国人口当在六千多万。 东汉初期中元年的官方记录人口约为2万

4、,口户比约为5,再与王莽后来刘秀进行了统一战争这一事实联系,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漏洞,这是数据的误差应当不大。 三 第三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东汉末(00万60万)下降1% 引后汉书资料,东汉的人口极盛时期当在桓帝在位期间。此时汉朝治下人口大概同于西汉巅峰时期,即,5400万到700万。则此时的口户比约为5.2。 东汉末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乱世。通过黄巾兵乱后又遇群雄割据的混战,曾经繁华的黄河流域居然也有“千里无鸡鸣”的记录。每当人祸酷烈、民不聊生之际,必然又是天灾肆虐、疫疠流行之时。东汉末年就是一种典型。当时几乎年年有灾,且愈演愈烈。“大疫”的蔓延使“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

5、,或举族而丧。”中原大地沦为人间地狱。 通过近年混战和兼并,3世纪初中国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这时全国人口总数下降到有系统官方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即魏国54万人,蜀国128万人,吴国26万人,合计6万人。考虑到战乱时期必有大量逃亡、隐匿和缺漏,上述官方记录必有所偏低,估计三国初期全国实有人口在20万人左右,与东汉最高人口数相比减少了5%以上,在前后两千近年的历次动乱中降幅最大。在地理分布上,魏国约占全国人口的1/2,蜀国占16,吴国占3。与过去相比,黄河流域的比重又有减少。 西晋统一后来的数据,太康三年的160万常为多种有关专家著述所引用,应无太值得商榷之处。也就是说,当时中国人口少于两千

6、万,这是自东周后来人口的最低谷。考虑到两汉一度达到0万的峰值,汉末动乱的惨烈也真是骇人了。 四 第四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八王之乱后(40万12万)下降7% 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中后期,人口开始自低谷回升。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统一全国,又采用了一系列较为积极的经济措施,不久人口就恢复到000万人左右。但好景不长,从公元20年“八王之乱”起,国家又陷于动乱,人口在1200万左右。 五 第五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隋末(600万100万)下降68% (5)隋代公元5年隋朝统一全国。开国之君隋文帝在履行经济改革的同步,大力整顿户籍,促使人口迅速增长,不久总数即达 00万人。但历史暴君隋炀帝即位后,本着她“

7、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则后无以劝”的反动人口理论,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开运河,修长城,攻林邑,伐高丽,筑西苑,幸江都,把整个社会推到绝境。在接踵而至的大动乱中,人口再度剧减。至唐初,总数估计仅约50万人,其中山东、河北、河南境内的人口都减少了%,甚至90以上。魏征所言:“自今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即为其真实写照。 六 第六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唐末(5300万1万)下降68 唐朝官方记录的人口数从未超过5300万人。但也有估计达00万的。唐末大动乱使中国人口又一次受到浩劫。据史籍记载,当时“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

8、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足见破坏之惨烈。宋初官方记录的户口仅约500万户,约162万。 七 第七次人口记录数据的锐减宋末(000万583万)下降4% 一种半世纪后便升至210万户以上,这两个数字虽然不完全可比,但人口迅速恢复发展的总趋势确凿无疑。由于除户数外,宋朝的官方记录只提供了成年男子的数量,因此对全国总人口只能按一定的比例推算。若以每户口计,前述2100万户相称于800多万人;若以每户5口计,总人口数则已超过1亿。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北宋的人口明显高于唐代的峰值,农工商各业及都市的发展都能为此提供有力的旁证。在北宋的幅员内,秦岭、淮河线以北面积占31,总户数仅占28。 公元年,从东北

9、兴起的金国南下灭辽,翌年攻破宋都东京,是为“靖康之难”。1127年南宋政权建立,此后中国即陷入南宋和金的长期对峙局面。在“靖康之难”中,全国自北向南“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人口再遭浩劫,其中黄河至长江的中部地区损失尤为惨重。 元代13世纪初,蒙古族逐渐强盛,先后灭西夏和金,12年正式建国号为元,5年后灭南宋统一中国。在蒙古军几十年的南下征战中,广大国土又遭战火蹂躏,“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一余”。 元代的人口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南方人口比重更大。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几乎集中了全国人口的3/4。因素除战乱重要发生在北方外,还在于元灭南宋晚于灭金2年,期内经

10、济政策有一定变化。二是沿海人口稠密带逐渐形成。以元代同北宋相比,全国总人口只少不多,而从长江口向南直至海南岛的沿海地区大部分人口都增长了1倍左右。 此后人口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 明朝600万左右,有清一朝使人口增长至45亿。 清代人口于172年突破亿大关,790年突破亿大关,183年突破亿大关,至84年已达41亿,与清初的0亿相比,2中增长了整整4倍。增幅之高、绝对数量之大、增长趋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人口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国社会也第一次由此感受到人口过多的沉重压力。 汉族在历史上被北方游牧民族屠杀了几种亿? 某些人造谣说,蒙古族屠杀了5千万汉族,近来这个行情又有所上涨,觉得汉族在历史上被北方游

11、牧民族屠杀了几种亿。因此说游牧民族是“夷狄禽兽”。看来,漫骂还是很得理的。我不懂得这些人究竟是怎么读历史的,怎么记录出来的,让我们分析分析吧。 黄叶、ZT2、赵丰年(从文风上看像是一种)等人不懂得处在什么心理,反复歪曲历史说蒙古族屠杀了5千万汉族。并说是根据对比宋元人口数据得来的。按照她的逻辑,根据我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口记录的特点和七次人口锐减的不完全记录宋末以外的政权6次就屠杀了18000万人,屠1万人的县城需要1个。 蒙古族军队共12.万人。镇守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就算专门抽调2万人搞屠杀,其中一万对付汉族。从每人抓来500人,在让她们排队挨宰,再到每杀100人换口刀(共需要500口刀

12、),最后在挖5000个万人坑。试问,能从信史中举出蒙古族屠杀0万人口的县城50个,并且是精光的证据来吗。照顾情绪,举出0个也行,当数据一定要详实,出处一要是信史,一顶是张献忠屠川史那样证据确凿的文章。 揭发元朝黑暗是好的,应当鼓励,但几近疯狂的大肆造谣或说出些实在离谱的话,还没完没了地反复张贴,这只能适得其反,话语失去了公信度,只能让人讨厌了。 * 本人专门做了一次有趣的记录,中国历史上,人口浮现七次大滑坡,最厉害的是三国时期和和八王之乱时期,基本上是少掉了70,至少的是宋末元初,也达到了4%。7次人口数据记录下降中,和少数民族有关的人口下降,重要是元朝初年和唐朝初年两次。因此刘国凯先生的外族

13、伤害最甚论不能成立。同步,所谓屠杀5000万汉族论,和其她6次人口锐减同样,不都是屠杀导致的。而宋末的人口锐减因素是多方面的。至少参与战争的国家就有4家之多,所有说成是蒙古军队的罪责完全是错误的。请看汉族学者的分析。 下面是元代人口史专家对元代人口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某些有关元代社会的最基本的事实目前尚无定论,仍在讨论研究中。最突出的一种例子就是还无法拟定中国人口的数字及其分布。本章后一部分将阐明,为了社会管理这一目的,元政府比以往任何一种朝代的政府都更注重对其属民按地位与职业进行分类记录。但是,户口、人口实际记录数字并没有像其她中原王朝那样与财政制度直接挂钩;并且元朝负责人口、赋税、土地登记的行政系统并不十分有效。因此,这些数据的可靠性是很值得怀疑的。历史人口记录学家觉得,忽必烈朝晚期190年的那次记录,是元代历次记录中最可靠的。按照元史的说法,在籍的有19万户,计58341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