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60698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拌和系统建筑安装工程(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编号: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二OO五年十一月目 录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位于青海省循化县、民和县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的三县交界处,是黄河上游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电站。坝址位于西宁东南方向的黄河积石峡峡谷出口处,距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国家铁路干线最近的民和火车站公路里程99.7km,距上游循化县城30km。距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河道距离55km。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于坝址下游约1.5km的左岸峡谷出口,场地高程1806.0m-1824.0 m。主要承担厂房、引水发电系统、溢洪道、导流

2、洞、混凝土防渗面板等整个工程的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总量110.34万m3,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5.5万m3,预冷混凝土出机口温度12。1.2 施工现场条件1.2.1 水文、气象条件坝址以上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266.2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131.4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712.7h,最大风速24m/s,风向ESE,历年平均风速为3.3m/s。各主要气象特征见表1-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46749km2,其中龙羊峡电站控制131420km2,占89.6%;龙积区间流域面积

3、为15329km2,占10.4%。龙羊峡为多年调节水库,与下游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改变了龙刘区间河道的天然水文特性。积石峡坝址汛期施工洪水主要由龙羊峡水库调洪后下泄流量和龙积段区间流量两部分组成,同时考虑了上游已建的李家峡和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影响。积石峡电站分期洪水成果见表1-2。 坝址区气象特征表表1-1项 目单位数值项 目单位数值多年平均气温8.7平均相对湿度%54月平均最低气温2.3历年最大积雪深度cm6月平均最高气温15.7平均地面温度10.9绝对最高气温38.2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24绝对最低气温-19.9平均风速m/s3.1平均降雨量mm266.2最多风向/ESE年蒸发量mm21

4、31.4 积石峡分期施工洪水成果表 流量单位:m3/s 表1-2月 份洪 水 标 准 (%)1251016/1460146071032602730253023801112/146014601.2.2 对外交通条件积石峡水电站坝址现有临平(临夏平安驿)公路、民临(民和临夏)公路二条公路可通往坝址附近。临平公路:以甘肃省临夏市为起点,经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循化县城、化隆县甘都镇、化隆县城、阿代到平安县城。该公路平安驿至甘都段为宽8.5m的山岭重丘区3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甘都镇经循化县至清水乡为宽8.5m平原微丘3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路面状况良好。从清水乡至积石峡坝址有新修的旅游二级公路通过,

5、路宽7m, 现场区已修建临时库区桥和场区临时干道,与该路在坝址上游木场村相接。民临公路:以青海省民和县为起点,经巴州、古善、满坪、官亭、大河家、积石山县到甘肃省临夏市。该公路大部分为山岭重丘区3级公路,其中民和至大河家段为新修的3级山岭重丘区公路,城镇附近按平原微丘3级公路设计,路宽8.5m,路面状况良好。从大河家黄河大桥左、右岸均有简易公路可通至积石峡坝址。积石峡水电站现有交通状况良好,有两条省级公路从坝址邻近通过,为积石峡电站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2.3 施工生产生活用电供应条件施工用电由我单位自行负责解决。1.2.4 施工用水条件施工生活用水采取从黄河建浮箱式泵站抽蓄,并进行沉淀处理

6、,建管网及运水车相结合的方式运到蓄水池。1.2.5 施工材料供应条件1.2.5.1 砂砾石填筑用料本工程砂砾石填筑料利用场地开挖料,根据设计级配进行筛选后,方可进行回填。1.2.5.2 砂、混凝土骨料及块片石用料本工程砂、混凝土骨料及块片石用料可从甘沟料场或其他料场购运。1.2.5.3 水泥、钢材及其他筑路材料本工程所需水泥、炸药由业主提供,其他材料由我单位采购。1.3 合同项目、工作范围及工程量分布1.3.1 本合同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本合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期的临建工程;2)拌和楼及粉料仓基础;3)汽车受料仓及廊道;4)成品料堆及廊道;1.3.2 主要工程项目工

7、程量分布主要工程项目工程数量分布见表1-3。 主要工程项目工程数量分布表 表1-3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土石方开挖m3121002砂砾石回填m380503混凝土C20m372404混凝土C30m351805钢筋t5986浆砌石m322007预埋件t351.4 合同工期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计划2005年11月10日开工,2006年3月31日完工。1.5 施工特性1.本标工程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施工干扰大。不仅要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以满足施工强度要求,而且要在施工方法、措施上狠下工夫,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的自身干扰。2.本标段成品料堆及挡墙施工为本标段控制性工程,施工时以其为重点进行相应的施

8、工安排。3.本标段施工临时办公生产驻地,要充分利用业主永久征地范围,减少临建占地。同时还应便于生产调度指挥,安全可靠,且不影响施工正常进行。4.施工时,做好块片石料、砂等材料的外购计划量,避免因材料不足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5.本工程人员、设备要充分利用我局积石峡工程项目部的施工力量及机械设备。1.6 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目标1.6.1 工期要求及工期目标依据招标文件要求,拟从2005年11月10日开工至2006年3月31日完工。1.6.2 施工质量目标各单项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达到整体工程实现优良工程的目标。1.6.3 安全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

9、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按照合同要求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机械事故的发生,施工负伤频率低于行业标准。1.6.4 环保和文明施工目标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程建设。在施工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文明工区。2 施工总平面布置2.1 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提供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环境及工程的特点,结合现场考察和标后业主的指示所获

10、得的有关资料,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工程施工布置按以下原则进行。1.依据招标文件给定的条件、现场情况、指定增设场地及有关规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布置。2.临建设施的规模和技术指标及容量根据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设计。施工设施的布置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灵活、运行方便、节约用地和安全可靠。3.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布置在防洪渡汛标准高程以上。4.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5.所有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均体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6.避免施工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并考虑为其它承包商提供方便。2.2 布置说明本项目施

11、工将充分利用我局承建积石峡水电站的现有临建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需求,在积石峡营区主要布置办公及生活营地(部分现有,不足部分进行扩建)、机械修配厂(现有)、仓储系统(现有)、工地试验室等。施工现场布置前方值班室、临时住房、施工机械停放场地、风水电系统、综合加工厂、临时混凝土拌和站。2.3 施工交通2.3.1 场外交通距上游循化县城30km,距上游已建公伯峡水电站55km,距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国家铁路干线兰青线民和车站97Km。从民和县城有专用公路到达工程区。本工程主要设备、材料均通过此公路进入施工现场。2.3.2 场内施工交通积石峡电站施工区内业主已建的现场道

12、路主干线能直接抵达施工区,现有施工条件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求。2.4 施工供风本标段工程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供风由我单位自行负责。2.4.1 供风量施工供风主要为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浇筑用,经计算最大用风量为21m3/min。2.4.2 供风设备选型及布置根据工程用风特点,在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式空压机供风。施工供风设备和主要材料统计见表2-1。施工供风主要设备及材料统计表 表2-1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空压机21m3/min台1油动2高压橡胶软管60mmm3003高压橡胶软管6m2002.5 施工供水施工供水由我方负责本合同工程全部施工和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89和生

13、活用水有关水质的规定,按合同规定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和维修施工区和生活区的供水系统,包括修建为保证正常供水的引水、储水、水处理和抽排水设施。2.5.1 水源在拌和站修建一个4m4m1.6m的砖砌蓄水池,在黄河边挖一个渗渠,布置一趟供水管线,利用潜水泵从渗渠取水,抽入拌和站的蓄水池中,进行沉淀处理后,建管网及运水车相结合的方式运到各蓄水池。2.5.2 用水量本标工程用水主要由生产用水、生活和消防用水三大部分组成。经分析计算施工高峰期最大用水量为25m3/h,其中:(1)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最大用水量为 2m3/h(2)附企加工生产最大用水量为 20m3/h(3)生活区最大用水量为 3m3/h(4)消防(一次)用水量为 15L/S2.5.3 其它在生活营区,辅助仓库、木材加工厂及易发生火灾地段设置消火栓和配置卤族灭火器,并且配置专职消防安全监督人员、熟悉消防业务、定期巡回检查消防器材,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本标工程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并且始终保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2.5.4 主要材料主要材料见表2-2。施工供水系统主要材料表 表2-2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消火栓DN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