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0687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态及其变化复习教学设计通山县厦铺中学 宋仕南【教学设想】本章内容通俗易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是难事。本节课,采取分组学习模式,通过分组,培养学生的组内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交流能力,小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分析问题的能力。我打算先出示复习目标,进行分组及分工,每组同学根据复习目标讨论完成知识归纳任务,然后进行交流,教师只对没有到位的地方给予适当补充。物质的熔化条件及晶体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条件及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复习“熔化”这个问题时,我打算结合图像加以强调,结合温度变化及状态来分析;“沸腾的条件”复习之后,设计一个相关问题让

2、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白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就整节课结构而言,共分6部分,即“物态变化、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与凝华”、“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先让学习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归纳部分,其后是进行交流、总结,每完成一个板块之后练习巩固。在完成前4部分之后,对6种物态变化进行小结,让学生完成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相关习题。本章内容的最后一节,以练习形式将任务交给一个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另外,本节内容在复习时应紧扣生活。实验探究也是复习重点之一,三个典型探究交给一个小组来完成。【复习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

3、基本特征。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通过探究,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复习重点】1、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体温计的结构特点;2、会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3、知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化条件及晶体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条件及特点,会分析晶体熔化、凝固图像及液体沸腾图像。4、有关熔化、蒸发及沸腾的实验探究

4、,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学过程】一、直接提示课题,板:物态及其变化。二、出示并读出复习目标(片2)。三、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根据复习目标及重点提示学生自主复习,完成知识归纳,期间教师进行辅导,提醒学生交流讨论,找出知识点及需要共同来完成的内容。四、交流,学生自主完成,其他同学评价,教师对学生未完成部分给予补充。1、物态变化、温度(1)学生说出掌握的内容,学生介绍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时借助器材。(2)出示片3,教师简述知识点。(3)出示片4,结合图像教师分析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体的原因。(4)出示片5,强调温度计示数的读法。2、熔化和凝固(1)学生交流本节内容。(2)出示片6,教师简述知识

5、点。(3)出示片7、8,师生共同重点探讨晶体熔化图像,指出熔点及熔化条件、特点。(4)出示片9、10,学生完成习题。3、汽化及液化(1)学生交流本节内容。(2)出示片11,教师简述知识点,举液化的2种不同方式的例子。(3)出示片12,强调沸点,沸腾条件,沸腾前后气泡特点。(4)出示片13,弄清蒸发与沸腾的异同。(5)出示片14,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沸腾的条件包括:达到沸点及继续吸热。4、升华和凝华(1)学生交流本节内容。(2)出示片15,强调“直接”二字。举凝华成的小冰晶与液化成的小水滴受温度影响的不同之处。5、6种物态变化总结(1)出示图16,只要求学生会说出6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2)出示图17,学生独立或一起完成。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出示片1819,从自然中的水循环、高压锅、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几方面分析。7、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出示片2023,完成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熔化有关实验探究;水的沸腾有关实验探究3个习题。五、本课总结。-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