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0255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财经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其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会计学专业指导教师 2009年5月15日15摘要2006年初,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方法的引入。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及时反映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贷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稳定性。但与此同时,从传统的

2、计量属性模式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模式,会引起资产、负债、损益的波动,从而在宏观经济方面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而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特别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银行业影响的相关成果。然后,介绍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围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协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公允价值;上市银行;可靠性Ab

3、stractThe Ministry of Finance released a new system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February 15,2006 and regulated that it has take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isted companies on January 1,2007,encourag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enterprises. In many important aspect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4、 changes a lot, and the biggest bright spo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fair value method. Fair value is that in sound trade, the parties who are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get payments by exchanging of assets or debt service voluntarily. The biggest advantages of fair value is that it can reflect timel

5、y the profits and losses because of the market risk and the impact of credit quality, and could be more fairly to reflect the commercial bankstru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promote financial stability in a certain ext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measurem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

6、e of the transition to fair value model will cause the volatility of assets, liabilities, profit and loss, which in the macroeconomic area may affectthe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company, then gives the banking sector and even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a negative impact. The use of fair value acc

7、ounting in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ircles, or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and regulatory bodies, has aroused heated debat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controversy, the paper first reviewed the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fair value at home and a

8、broad, particularly on the results of fair value of the related impact on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n on this basis, it introduced the need of fair valu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t combined with Chinese actual situation and analyses from both the information disclosing and credit risk,revolving ar

9、ound the core issue for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f 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lly, it proposals the policy of coordinating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the banks development. Keywords: fair value;listed bank;reliability目录引 言1(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二)研究现状1(三)研究的主要内容2一、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3(一)国

10、外关于公允价值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31关于公允价值的涵义3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商业银行收益波动的影响3(二)国内关于公允价值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31理论研究32实证研究4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商业银行运用的基础性问题分析6(一)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计量工具的必要性6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根本要求62完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63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64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6(二)我国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面临的问题71市场体制问题72公允价值确定问题73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7(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7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状况

11、的影响7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8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的影响9三、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及其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的对策建议10(一)探索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路径101 构建一个活跃的市场,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环境支持102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制度保障103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提供技术支持104 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人力支持10(二)我国商业银行业急需解决公允价值在实施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111加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112加强对银行内部治理的监管113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对公允价值信息的

12、评价和鉴证体系114改进银行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125审慎使用公允价值12四、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引 言(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方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日益发达、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大量涌现,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成为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在对原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我国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

13、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这次修改中,由于担心全面公允价值运用会增加财务报告波动性,进而在宏观层面上对银行系统从而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影响,监管当局以及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批评。从历史成本计量至公允价值计量的转换可以称得上是范式的转换,即基于当前的计量属性取代了基于谨慎性和可靠性原则的回顾性计量属性。问题在于,由于缺少在活跃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则对于银行业务-如大多数银行贷款,其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不同银行使用的估价方法的可靠性存在差异,也有可能损害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若银行对按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

14、和负债有选择的余地,则对可比性的影响将更加严重。总体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目前仍不明朗。鉴于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深入分析。(二)研究现状公允价值最早的定义出现于 1970 年,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 APB公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 4 辑(APB Statement No.4)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在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末才出现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黄世忠在 1997 年 12 月公允价值会计:面向 21 世纪的计量模式一文中指出,公允价值会计既对会计界提出了严峻

15、挑战,也为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财政部在 2006 年 2 月15 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使得银行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促使人们更加坚定地支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另外,银行在金融体系的角色变化也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FASB,还是I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正不断地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变。FASB在1999年12月所发布的初步意见:以公允价值报告金融工具与某些相关资产和负债中建议,完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由主要工业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者和IASC的代表所组成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也提出了同样的意见。这些建议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银行界极力反对完全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建议,他们担心广泛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如此,IASB和FASB对金融工具会计所确定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在资产负债表中按照公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