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59787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直干线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 媒体业务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六个部分,其中三个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TO -FD);干线(垂直)子系统(FD -BD);建筑群子系统(BD CD);外加 三个部分:工作区(TO -TE )、设备间、管理区(有的资料上说布线系统还包括进 线间,进线间:提供空间给光缆成端盘留。)。在干线子系统中常用以下五种线缆:(1)5e以上4对双绞线电缆(UTP或STP );般用于传输数据和图像。(2)3类100欧姆大对数对绞电缆(UTP或STP );般用于电话语音传输。(3)62.5/125微米多模光纤;(4)8

2、.3/125微米单模光纤。垂直干线子系统布线的建筑方式:预埋管路、电缆翌井和上升房(又称交接间或 干线间)。垂直干线子系统通常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提供建筑中最 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 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联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垂直主干线子系统设计要点它连接通讯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换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 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主干布线要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接地应符合EIA/TIA607规定 的要求。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 电

3、缆组成。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语音电缆连至设备间, 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机房,则应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 别满足不同路由语音和数据的需要。当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一、设计 要求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设备之间的相互连 接电缆组成。它是建筑物内的主馈电缆,用于楼层之间垂直或水平)干线电缆的统称。在确 定垂直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 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3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 工作区可在基本型或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

4、光缆系统。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确保人员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建筑物有两大类型的通道,封闭型和开放型,宜选择带门的封闭型 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封闭型通道是指一连串上下对齐的交接间,每层楼都有一间,电缆翌并、 电缆孔、管道、托架等穿过这些房间的地板层。每个交接间通常还有一些便于固定电缆的设 施和消防装置。开放型通道是指从建筑物的地下室到楼顶的一个开放空间,中间没有任何楼 板隔开。例如:通风通道或电梯通道,不能敷设干线子系统电缆。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 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方法。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 法。干线子系统每根干线电缆直接延伸到指定的楼层和交接间。分支递

5、减端接是用一根大容 量干线电缆足以支持若干个交接间或若干楼层的通信容量,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 小电缆,它们分别延伸到每个交接间或每个楼层,并端接于目的地的连接硬件。而电缆直接 连接方法是特殊情况使用的技术,一种情况是一个楼层的所有水平端接都集中在干线交接 间;另一种情况是二级交接间太小,在干线交接间完成端接。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 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语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 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语音和数据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垂直干线 子系统并非一定是垂直布置的。从概念上讲它是楼群内的主干通信系统。在某些持定环境中, 如在低

6、矮而又宽阔的单层平面的大型厂房,干线子系统就是平面布置的。它同样起着连接各 配线间的作用。而且在大型建筑物中,干线子系统可以由两级甚至更多级组成。主干线敷设 在弱电井内,移动、增加或改变比较容易。很显然,一次性安装全部主干线是不经济也是不 可能的。通常分阶段安装主干线。每个阶段为35年.以适应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业务需求。 当然,每个阶段的长短还随使用单位的稳定性和变化而定。在每个设计阶段开始前,需要系 统规划一下管理区、设备间和不同类型的服务,应估计一下在该阶段最大规模的连接,以便 确定该阶段所需要的最大规模的主干线总量。主干线是选用铜缆还是光缆,应根据建筑物的 业务流量和有源设备的档次来确定。

7、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网络线一定要与电源线 分开敷设,可以与电话线及电视天线放在一个线管中。布线时拐角处不能将网线折成直角, 以免影响正常使用。1网络设备必须分级连接,主干线是多路复用的,不可能直接连接到 用户端设备;所以不必安装如此多的缆线。如果主干距离不超过100米,当网络设备主干高 速端口选用RJ45铜缆口时,可以采用单根8芯5类或6类双绞线作为网络主干线即可。l五 类的大对数电缆容易引入线对之间的近端串扰(NEXT)以及它们之间的NEXT的迭加问题, 这对高速数据传输十分不利。此外,5类25对线缆在110跳线架上的安装比较复杂,如果 不细心很难达到5类的安装要求。这是很多布线系统设

8、计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在主干电缆中, 电话系统、网络系统等都不要用同一保护层内的不同线芯,这样的做的原因是同一保护层内的线芯上传输不同性质、不同速率的信号间容易造成干扰,如非平衡的RS-232和平衡的网 络传输信号就可能有这样的问题;管理维护上容易造成误操作,击穿通信设备或造成相关系 统中断正常工作;法规上也不允许。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 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包括如下两项: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翌向或横向通道。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

9、电缆。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光纤电缆: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该绞结。光纤电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光纤电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光纤电缆的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固。光纤电缆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光纤电缆埋地时,要加铁管保护。同轴粗电缆:同轴粗电缆敷设时不应扭曲,要保持自然平直。粗缆在拐弯时,其弯角曲率半径

10、不应小于30cm。粗缆接头安装要牢靠。粗缆布线时必须走线槽。粗缆的两端必须加终接器,其中一端应接地。粗缆上连接的用户间隔必须在2.5m以上。粗缆室外部分的安装与光纤电缆室外部分安装相同。双绞线:双绞线敷设时线要平直,走线槽,不要扭曲。双绞线的两端点要标号。双绞线的室外部要加套管,严禁搭接在树干上。双绞线不要拐硬弯。同轴细缆:同轴细缆的敷设与同轴粗缆有以下几点不同:细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0cm。细缆上各站点距离不小于0.5m。一般细缆长度为183m,粗缆为500m。(1)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状结构,如图4-14所示。垂直干线子系统负责把各个管理 间的干线连接到设备间。

11、投荷同时TI!问| |并理问时TI!问| |并理问圈卑14垂直干践星状结构U(2)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法确定从管理间到设备间的干线路由,应选择干线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在大楼内 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电缆孔方法:干线通道中所用的电缆孔是很短的管道,通常用直径为10cm的钢性金属管做 成。它们嵌在混凝土地板中,这是在浇注混凝土地板时嵌入的,比地板表面高出2.510cmo 电缆往往捆在钢绳上,而钢绳又固定到墙上已铆好的金属条上。当配线间上下都对齐时,一 般采用电缆孔方法。电缆井方法:电缆井方法常用于干线通道。电缆井是指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使电缆 可以穿过这些电缆并从某层楼伸到相邻的楼层

12、。电缆井的大小依所用电缆的数量而定。与电 缆孔方法一样,电缆也是捆在或箍在支撑用的钢绳上,钢绳靠墙上金属条或地板三角架固定 住。离电缆井很近的墙上立式金属架可以支撑很多电缆。电缆井的选择性非常灵活,可以让 粗细不同的各种电缆以任何组合方式通过。电缆井方法虽然比电缆孔方法灵活,但在原有建 筑物中开电缆井安装电缆造价较高,它的另一个缺点是使用的电缆井很难防火。如果在安装 过程中没有采取措施去防止损坏楼板支撑件,则楼板的结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在多层楼房中,经常需要使用干线电缆的横向通道才能从设备间连接到干线通道,以及在各 个楼层上从二级交接间连接到任何一个配线间。请记住,横向走线需要寻找一个易于安装

13、的 方便通道,因而两个端点之间很少是一条直线。干线子系统一般在大楼的弱电井内建筑上一般把方孔称为井,圆孔称为孔),位于大楼的中 部,它将每层楼的通信间与本大楼的设备间连接起来,构成综合布线结构的最高层一一星型 结构。星位在各楼层配线间,中心位在设备间。干线子系统也称垂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 骨干电缆系统。干线子系统负责把大楼中心的控制信息传递到各楼层,同时会聚各楼层信息到控制中心, 一般还包括外界的信号接入与传出。干线子系统也有采用总线结构或环型结构的。(3) 62.5/125多模光纤。一般是4芯、6芯、12芯组合构成的光缆。(4) 8.3/125单模光纤。这种光纤也用得不多。同轴电缆。这种电

14、缆早期较常见。6.5.2拓扑结构干线子系统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拓扑结构。(1) 星型结构:主配线架为中心节点,各楼层配线架为星节点,每条链路从中心节点到星节 点都与其他链路相对独立。可以集中控制访问策略,目前最常见。其优点有维护管理容易, 重新配置灵活,故障隔离和检察容易;缺点有施工量大,完全依赖中心节点。(2) 总线型结构:所有楼层配线架都通过硬件接口连接到一个公共干线上(总线),如消防报 警系统。它仅仅是一个无源的传输介质,楼层配线间内的设备负责处理地址识别和进行信息 处理。本结构布线量少,扩充方便,但故障诊断与隔离困难。(3) 环型结构:各楼层配线间的有源设备相接成环,各节点无主次之分,分单

15、环和双环两种。信息以分组信息发送,适宜于分布式访问控制。电缆总长度短,常见于光纤,但访问控制协 议复杂,节点故障可能引发系统故障。(4) 树型结构:多层的星型结构。注意:物理的拓扑结构和应用的逻辑拓扑结构可以是不一致的。6.5.3设计建议有下列几条设计建议在设计时应该考虑:(1) 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 则。(2) 对于话音,主干线和水平配线馈线/配线)的推荐比例为1:2;对于数据,推荐比例为1:。对于主干电缆(话音和数据系统),为将来扩容考虑,通常应有20%的余量。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电缆要求,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经济性价格)选择干线电缆类别。要

16、注 意不同线缆的长度限制:双绞线100 m, 1000Base-SX多模短波550 m, 100Base-SX2 km, 1000Base-LX 单模光纤3 km。(4) 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宜选择带盖的封闭通道敷设干线电缆。(5) 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当然也 可混合端接。点对点接合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但是由于干线中的各根电缆长度不同,粗细不 同,因而设计难度大。其优点是在干线中可采用较小、较轻、较灵活的电缆,不必使用昂贵 的接线盒,故障范围可控;其缺点是干线缆数目较多。分支接合方法是由干线电缆中一根很大的主馈电缆,经过绞线盒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分别接 到邻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