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59618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铁 西 小 学20148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构建和谐学校文化,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张扬个性特色,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特拟定此方案。一、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和家庭扭曲关系对青少年产生的严重影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教育力量,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基础,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学校内打造“优美舒适,健康安全”的物质环境,创设“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2、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绿色之园”、“书香之园”和“快乐之园”。二、学校文化建设初步构想(一)建设宁静、优美、舒适、和谐的环境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让花木绿荫昭示天地人和谐相语,让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处景都与师生对话。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校园环境文化熏陶,形成正直、豁达、自信的人文情怀,树立对人类未来付出和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绿色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做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陶”。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

3、心和求知欲。让校园环境对学校的每一个人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统一规划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统一规划学校绿化与美化,使学校每一面墙、每一个景点都具备育人功能,力争五年内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气氛融洽,人景统一,和谐发展的学校环境。3.学校环境建设的措施当学生进入校园,就进入了无限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在人与人、情与景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和豁达的胸怀,为他们的生命奠基,为他们的成长导航。学生进入校园就进入了绿色的怀抱,在天然“氧吧”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为了给世界奉献“绿色”,不畏艰难曲折,勇于探索的开拓者的象征,学生会在与它们无声相语

4、中形成不屈不饶的意志品质。在旗台右侧修建文化墙。用彩绘制作“让我的小手更听话吧,让我的语言更优美吧,让我的行为更规范吧,让我的学习更优秀吧,让我们的环境更舒适吧,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吧。”和“八荣八耻”等内容,时刻提醒学生做一个品德优秀的学生,以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沿操场或教学楼修建绿化带,并在绿化带中设置一些启迪学生成长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休闲时与伟人对话,累了时坐在花岗石花台边与鲜花绿草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受感染。进行改造学习角和观景台,让学生在学校内就能享受大自然的风景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台上用鹅卵石修建圆形太极健身场。太级让人心态平和,当师生赤脚在场上锻炼时,他们浮躁的心情会因太

5、极而柔和,天长日久,他们就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条件成熟,可以把跑道建成橡胶跑道。当橡胶跑道建成之后,学校将彻底告别“大风来兮尘飞扬”的历史,他们在红跑道上运动过程中,体味“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在办公楼石梯处左右两边放置两盆如铁树之类的盆景。“树人”雕塑体现学校的育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两盆铁树体现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伟业。通过以上绿色学校文化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卫生无死角;教室窗明几净

6、,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二)建设团结诚信、和谐进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建设的目标人文精神建设的目标是弘扬忠(爱国爱校)、孝(尊敬师长)、悌(团结友爱)、信(诚实守信)、礼(礼貌待人)、义(明辨是非)、廉(廉洁奉公)、耻(羞耻之心)的传统美德,建设“团结诚信、和谐进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2人文精神建设的内容办学理念:以德为本,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办学特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校训:勤奋、博学、自主、和谐校风:明志、勤学、求是、创新教风:敬业、修德、笃行、善教学风:自信

7、、求实、善思、进取3人文精神建设的措施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彻底消除“学生为老师学习,教师为校长打工”的错误认识,把学校的命运与自己的发展融为一体,营造“话为学校说,事为学校做,荣誉为学校争”的良好氛围。团队精神是学校制胜的法宝,一个“稳定、团结、奉献、进取”的教职工团队更能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首先是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和大局意识强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敢于接触矛盾、善于接触矛盾和善于化解矛盾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权力是责任、服务是本分”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想、廉洁务实、敢为人先”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要自觉以身示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严格按照“懂政

8、策、精业务、善管理、会用人、肯带头、能服务”的要求勤政廉政,无私奉献;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增见识长才干,提高政治素质和人格涵养。使领导班子成为群众信赖的领导核心,让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者、建设者和传播者。其次是要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会沟通,善创新”的教职工团队。学校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发展计划,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校外培训和校本教研,搭建教师培训平台,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保障,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具体方式:开展校内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工作者的评选工作,通过树立典型,确立榜样,带动整个教职工

9、群体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实行学科教改带头人示教制。通过上示教课,展示教学艺术,突现教学风格,从而推进教育改革,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树立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典型,使骨干教师不是业务骨干,也是思想上的骨干。组织骨干教师的教学思想研讨会、座谈会,推广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组织专家讲座,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使教师个体求得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三)建设自由、健康、快乐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构成的细胞,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构成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生活与学习最直接、最受感染的

10、一部分。1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成长和主体性发展的乐园,同时也把班级建设成教师快乐耕耘的伊俪园。2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学校统一进行教室规划教室的布局和黑板上的班训,其中的内容各不相同,突出班级文化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3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一道提炼体现各具特色的班风、班训、班规和班歌。每天上下午利用10分钟唱班歌、颂班训和读班规。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建设班级图书柜和报架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采取每人奉献一本书和一张报等方式,并定期更换书目,让学生在浓浓书香中学习和成长,同时培养学生的资源共享意识。采取“生

11、日送书”“获奖赠书”等方式,让学生与书为友,培养温文儒雅的情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建设师生信息沟通平台,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班主任可以创设“心语”邮箱,“说说知心话”方便袋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春风抚平有问题学生的心灵,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思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人性。对教室进行美化。美化要达成的目标是“让每一面墙都会与孩子说话,让每一件物品都会与孩子交心。”比如“书香伴童年”、“看谁跑的快”、“瞧、快乐的一家子”等等作品展和板报。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陶冶、净化出美好的心灵,塑造出具有高尚情操的合格公民。

12、突出“养成教育”。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他们做好身边每一件事.班主任改变教育中一味地溺爱,一味地表扬和奖励的错误倾向,着重优点,不纠缠弱点,用优点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让所有孩子们都成为”好孩子”,拥有”好心情”,过上”好日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竞争和挫折!突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建设风格各异的班级制度文化。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各项制度的拟订过程,做到“班级制度人人订,订好制度为人人”,培养学生自理与自治的能力。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让学生家长融入班级体当中,与自己的孩子心心相通,

13、与别人的孩子心心相融,化小爱为大爱,共建和谐育人氛围。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教会学生做文明人:整洁大方开朗,文明礼貌自律;教会学生做善良人:常持平和之态,永怀宽容之心;教会学生做明白人:明确奋斗目标,改正不良习惯;教会学生做感动人:铭记父母养育之恩,感怀老师化雨之德,回报同学互助之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以可行的制度营造文化氛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班级文化,以教师的示范提升班级精神。(四)建设科学、民主、和谐的制度文化。1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大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最终达到自治与自理。2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学校制

14、度建设内容包括:岗位职责、人财物管理制度、常规(教学、德育、安全)检查制度、校本(科研)培训制度、教师个体考评制度、高中级晋升职务推荐办法等。3制度文化建设的措施学校在管理上实工作制度化,生活人性化。学校制度管理要科学、规范、民主。只有通过科学、规范、民主的制度管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推进学校的发展,实现全校师生自治与自理。学校制度要科学、规范与民主,首先是学校行政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要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上考虑和起草学校管理制度的初稿,然后把所有的初稿提交工会或教代会讨论修订,在工会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再进行综合与修改,最后才执行。如果随着时间变化制度需要重新修订,一律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在严格进行制度管理的同时,对老师的生活进行人性化管理,一是关心老师的生活质量,对生活出现困难的老师学校给予最大可能的帮助,同舟共济;二是在老师心理上出现困绕时,学校给予最大的思想帮助,减轻老师的心理负责和精神压力,帮助其走出困境。学校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和谐发展的空间,给老师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师生在这个环境里,被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领导着,向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