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59479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方案总结(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编制依据与原则1.1 编制依据1.1.1雁栖湖国际会都会展中心外线施工图设计说明; 1.1.2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1.1.3现场踏勘及走访调查获取的资料;1.1.4单位在市政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施工经验;1.1.5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既有装备水平及装备投入能力。1.2 编制原则1.2.1满足业主招标文件的所有要求;1.2.2遵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达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1.2.3结合工程实际,使施工总体部署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法科学、工艺成熟先进。2、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雁栖湖国际会都会展中心用地规模约10.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79000。建筑占

2、地面积2.6万平米,建筑密度:24%。建筑高度32米,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主要功能为会议、办公、餐厅、客房。本工程主要工程包括有室外雨水、污水、给水、中水、消防、热力、电信、道路工程。2.1.1雨水、污水管道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管道系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干线。雨水排向本地块东南侧泄洪区。2.1.2给水、中水、消防管道本工程生活用水分别由南环路引入2路DN200市政给水管,市政入口绝对标高为92.3m处的水压约为0.32MPa。市政入口处水表井内均装设倒流防止器。中水水源由市政中水管网供给,一路供水。由南环路引入一路DN150市政中水管。2.1.3热力管道 锅

3、炉房至本建筑的一次热力管线采用直埋方式敷设。2.1.4燃气管道本工程气源为南环路天然气干管为会展中心项目预留中压ADN300燃气支线。由接气点敷设管线至2座地下高压箱。一路经锅炉专用高压箱高压后接入锅炉房燃气表间;另一路经中低压高压箱高压后接入厨房燃气表间。总用气量为2001Nm/h。2.1.5电信预埋管2.1.6道路工程及标识系统2.2施工范围2.2.1所有楼外的室外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中水管线、消防管线、热力管线、电信预埋管、道路工程及标识系统。2.2.2工程自各楼前1.5m处起,与楼前各预留管对接、勾头,至与大市政给水管线对接勾头。2.2.3给水管线、中水管线、消防管线与大市政

4、管线的对接、打压冲洗、取水实验及办理通水手续,直至通水及消防验收所有工程及手续的办理。2.2.4燃气管线 与大市政管线对接,办理燃气验收及通气手续。2.3工程特点和重点及主要施工对策2.4.1工程特点2.4.1.1本工程为新建工程,结构、装饰和地下管线正在施工,施工场地小、施工单位多、建筑材料多,施工人员密集。2.4.1.2地下各种管线多,施工中遵循“先深后浅、小管避让大管、有压力管避让无压力管”的施工原则,避让其他无压力管线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加大施工难度。2.4.1.3施工进度及工序安排受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工程以及其他地下管线施工影响大,交叉作业多。2.4.2工作重点2.4.2.1制定专项的

5、文明施工方案,注重现场环境卫生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扬尘及施工噪音的控制。施工中做到碴土、泥浆及时清运,土方随时用绿网布覆盖,尽量做到黄土不露天。确保文明施工和施工安全。2.4.3主要施工对策2.4.3.1施工前做好现况管线的探查工作,做好标记,施工过程中加以保护。2.4.3.2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做到见缝插针,有施工条件及时安排沟槽开挖、埋管、试压、回填土方,恢复原状,为下道工序提供条件。2.4.3.3根据施工情况,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计划、确保材料及时进场到位,并避免因材料堆放位置不当而进行二次倒运。3、施工部署及总体安排3.1技术准备3.1.1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熟

6、悉和审查图纸,主要审查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和冲突,如发现问题积极主动与甲方沟通解决;3.1.2调查施工现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情况,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3.1.3计算实物工程量,编制有关费用计划;3.1.4编制施工方案;3.1.5联系进场材料、试件检验单位3.2物资准备3.2.1落实甲方供货的货源情况,按工程进度提前15天提交工程材料需要量计划;3.2.2自采材料落实供货方,提出质量、数量、供货时间等要求;甲方专业工程师现场考察检验。3.2.3准备好各种物料的堆放场地和库房,提前进料;3.2.4施工机械、测量仪器、计量器具、电缆、闸箱等进入现场,并具备使用条件。3.3组织准备3

7、.3.1施工组织机构此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按照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组建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现场全过程的组织,控制与管理负责。项目经理部设管理层和作业层,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项目经理一名,对现场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施工经理、经营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一名,协助经理工作,对分管工作负责。作业层由各专业工程队组成,负责完成具体施工任务。经理部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进度需要,确定各专业队进出场的人数,时间。保证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3.3.2职工教育做好职工入场工作,职工一进场首先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遵纪守法教育。并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同时健全

8、各种规章制度,强化遵纪守法教育。主要活动内容:安全教育,和各项专业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进度计划等。3.4施工现场准备此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管理层、作业层对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层实行岗位责任制,作业层实行定额考核,分部分项工程承包,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一体化目标;3.4.1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实行以计划、调度为主体的进度控制;3.4.2作业层接受管理层的指挥与管理,具备提高工效,加快进度,实现进度计划,落实质量安全措施的能力;3.4.3建立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工现场和控制测量;3.4.4做好“三通一平”;3.4.5搭设临建,满足施工生活、

9、办公的需要;3.4.6提前进行砼、砂浆配比试验,联系材料复验,试件检验检测单位。3.5施工工期保证措施3.5.1建立组织能力强,指挥有效的现场指挥组织,加强高度,行使指挥否决权;3.5.2编制详细、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周滚动计划,合理安排劳力、机具,保证施工高峰期人、物、料充足。3.5.3加强质量预控,避免返工、返修,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3.5.4研究影响进度的隐患问题,提前解决,安排好交叉作业,工序交接,工作时间。3.5.5建立激励机制,落实经济责任制,做好吃苦连续施工的精神,物资准备。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土方工程 4.1.1沟槽开挖前对槽段内地上杂物、石块、房渣土等进行清除,

10、施工区域内及临时通道的沟坎、陡坡进行平整,保证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4.1.2沟槽施工采用机械开挖,汽车运土的方式。管道土方有条件的部分现场暂存,其余土方运至存土场暂存,待沟槽回填及道路施工时进行土方平衡。4.1.3进行开挖作业时设专人跟铲,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由于各种施工管线较深不同,雨污水施工采用合槽,沟槽边坡采用1:0.33- 1:0.5。为保证沟槽尺寸,防止基低扰动,槽底预留20厘米,由人工进行清除。4.1.4沟槽开挖后及时约请专业管理单位代表、驻地工程监理工程师及管线设计人员进行验收,经共同签认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1.5土方回填:待管线及结构施工完成,验

11、收合格后,再进行沟槽的回填土方工作,回填前清理沟槽内的杂物、积水、淤泥。土内不得有砖头、混凝土块、树根、垃圾及腐殖质。4.1.6为保证主路路基的稳定性,管道回填前须向驻地监理工程师申报专项部位工程开工申请、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批准后进行施工。4.1.7回填土必须在结构及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两侧回填的高差小于30厘米,管道两侧采用蛙式夯夯实;管顶以上25厘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具夯实。 4.1.8回填土密实度标准:4.1.8.1胸腔还土() 95% 轻型击实4.1.8.2管顶以上50厘米范围内() 87% 轻型击实4.1.8.3管顶以上50厘米至路床() 95% 重型击实4.1.9主路内检查井周围回

12、填时,井周围100厘米范围内,在路结构以内采用石灰粉煤灰砂砾掺5%水泥回填,槽底至结构下采用9%灰土回填.4.1.10主路雨水口及雨水联接管回填土,雨水口周围回填采用C10混凝土;雨水联接管采用石灰粉煤灰砂砾掺水或C10混凝土回填。4.1.11实验室按监理要求,对现场土源进行土工试验,为土方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选用监理同意的合格材料。4.2雨污水管道工程4.2.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填砂(垫层浇筑)管道安装(化粪池结构施工)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回填验收4.2.2设计雨污水管线铺设,采用砂石基础,胶圈接口安管的方法。4.2.3管道施工前对混凝土管进行检查,无裂缝、砂眼。4.2.4管道在

13、沟槽基础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4.2.5混凝土承插口胶圈安管法:4.2.5.1管道稳管采用砂石基础时,先在管口槽基上挖弧形槽,并铺砂砾层,使管子与砂砾基础接触良好。4.2.5.2混凝土管在下入沟槽前,须将沟槽底清理干净,槽底地基遇有松软土质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4.2.5.3地基土壤如被扰动时进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大于0.06Mpa时方可稳管。4.2.5.4承插式混凝土管接口前将承口内部和插口外部清刷干净,将胶圈套在插口端部。胶圈保持平正,无扭曲现象。4.2.5.5下管、排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不同型号的吊车下管、排管,对于局部槽上不具备吊车排管的地段,采用定

14、点集中下管,人工水平运输到位。4.2.5.6采用吊链安管接口的方法:安装接口时,顶拉速度缓慢进行,并设专人检查胶圈就位情况,当胶圈达到承、插口工作面预定的位置后,停止顶拉并及时将接口锁定。4.2.5.7对口时将管子稍吊离槽底,使插口胶圈准确地进入承口锥面内。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管身中线符合要求。4.2.5.8对口后认真检查胶圈与承口接触是否均匀紧密,不均匀时及时进行调整,使胶圈安装准确。4.2.5.9安装接口完成后,将管道下侧三角区域部位用粗砂填实,并及时回填砂石,不影响继续安装的管段,应将管身两侧回填土。4.2.5.10砂石基础选用小于32毫米的天然级配砂石、中砂或粗砂。4.2.6中心、

15、高程控制:中心与高程分两级控制,一级控制既操作过程的控制:将中心控制桩投放到槽底。将高程桩设在槽帮下部管道流水面以上,间距不大于5米 ,挂纵横线控制。二级控制即复核控制,在管段首、末节管及过程中定段、定期用仪纬仪和水准仪检查。4.2.7根据检查井的位置,安装第一根管,由于首节管直接影响到整个管段的安装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其高程、中心直顺度。4.2.8井室砌筑4.2.8.1砌筑排水检查井时,对接入的支管随砌随安,管口伸入井内3厘米。4.2.8.2严格控制井室的几何尺寸在允许偏差之内,流槽直顺、圆滑。井室内的踏步,安装前刷防锈漆,在砌砖时用砂浆埋固,随砌随安,不得事后凿洞补装,并及时检查踏步的上下、左右间距及外露尺寸,保证位置准确无误。4.2.8.3砌圆井时随时掌握直径尺寸,收口时每次收进尺寸,三面收口的最大可收进4-5厘米,不得出现通缝。4.2.8.4砖墙勾缝砂浆塞入灰缝中,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凹缝比墙面凹入3-4毫米,勾完一段及时将墙面清扫干净,灰缝不得有搭茬、毛刺、舌头灰等现象。4.2.9雨水出水口4.2.9.1雨水排入现况观音堂沟采用浆砌块石的方法。翼墙和底板不得落在淤泥上,翼墙两侧回填土密实度大于95%。4.2.9.2翼墙墙体采用75号水泥砂浆砌筑,墙体外部采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