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59459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三个层面。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既不自卑,也不张狂,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前提。自我完善就是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有克服缺点和不足的愿望和勇气。一、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要从小做起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我从两

2、方面入手: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让学生对班干部民主测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

3、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我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而且能够更好的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会上请优秀的教师作讲座或是请家长谈教育经验,使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

4、今后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2定期进行专项反馈。班干部是我的得力助手。“小组管理制”的推行,在学生中间掀起了比学习、比纪律、比觉悟的热潮,也极大地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其责任感,使得一部分学习比较懒惰的孩子也行动了起来,可谓是效果极佳。四、从自我管理推延到班级管理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是学生们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班级管理的需要。1给学生管理空间让大部分学生有管理权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班干部队伍。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主任只是场外的辅导员。2构建能干的小组,让小事有人做建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班级中建立小组承包制,形成了上有中队、下有小组的管理网络,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建立多样化的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