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洋功能区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59244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海洋功能区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海洋功能区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2015 2020 年)文 本沧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五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 区划目的1第二条 区划依据1第三条 区划目标2第四条 区划原则3第五条 区划范围4第六条 分类体系4第七条 区划成果5第二章海域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的形势6第八条 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6第九条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6第十条 开发利用现状8第十一条 面临的形势8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11第十二条 总体定位与布局11第十三条 歧口至前徐家堡海域12第十四条 前徐家堡至大口河口海域12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14第十五条 分区概述14第十六条 农渔业区14I第十七条 港口航运区15第十八条 工业

2、与城镇用海区16第十九条 矿产与能源区17第二十条 旅游休闲娱乐区18第二十一条海洋保护区18第二十二条保留区19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20第二十三条区划实施管理20第二十四条海域使用管理20第二十五条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21第二十六条基础能力建设23第二十七条监督检查与执法23第二十八条法制建设与宣传23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贯彻落实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年)和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年),规范沧州市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

3、展”,服务“环渤海、”“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强市”建设。第二条区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9. 国务院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 2020 年)的批复(国函 2012 13 号)10.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年)的批复(国函 2012 160 号)11.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112.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4、划纲要13.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 2020 年)14.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2011 2015 年)15. 河北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2013-2020 年)16. 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17. 河北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修编)18. 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9. 沧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 沧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2011 2015 年)21.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17108 2006)22. 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第三条区划目标建立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为实现“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和“沿海开放带动”战略目标、推进

5、“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提供资源保障;统筹各行业用海需求,缓解用海矛盾,引导和促进海洋资源的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 实现海洋环境质量基本符合海洋基本功能需求, 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景观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海洋开发利用目标 严格实施围填海年度计划制度,合理控制建设用围填海规模,重点保障国家、省和市级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 保障渔业生产活动的必要发展空间,养殖用海保有量不低于 20000 公顷,保留海域后备空间资2源,为未来发展预留海域空间,保留区面积不低于管辖海域面积的15% ,自然岸线(

6、包括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生态功能的岸线)保有量不低于13 公里。海洋环境保护目标有效保护典型淤泥质海岸、重要滨海湿地和重要渔业海域等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新建海洋保护区1 个,保护区面积达到管辖海域面积的4% 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不低于 10000 公顷。海域综合整治目标规范用海秩序,调整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用海,实现海域使用全面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综合治理河口、养殖区、港口及工业区环境,使海洋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海洋基本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 80% ,整治岸线不少于所辖岸线的 14% 、整治海域面积不低于 7000 公

7、顷。第四条区划原则尊重自然、保障发展 按照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 以海域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科学确定海域的基本功能, 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用海,保障传统渔业生产用海。优化配置、集约利用 按照国家、省、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各行业用海,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 推进海洋产业用海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实现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3保护环境、改善生态 按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类功能区,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实施

8、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 改善海洋环境,确保生态安全。海陆统筹、衔接联动 充分考虑海陆空间的关联性和海洋系统的特点,统筹协调海陆开发与保护; 坚持海洋基本功能定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滨海城市总体规划等近岸陆域规划相衔接; 海洋环境保护与陆域污染控制、入海河流污染治理联动。国防优先、 协调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优先满足军事用海的需要,保障国防安全。加强军队和地方在军事设施保护方面的协调配合, 实现军事设施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第五条区划范围北起冀津海域行政界线南界,南至冀鲁海域行政界线,向陆至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岸线,向海至约12 海里海域。区划总面积 95

9、560 公顷。第六条分类体系根据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年)、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 ,确定沧州市海洋功能区类型划分标准(表1)。表 1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表一级类基本功能区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代码名称代码名称1农渔业区1.2养殖区1.4捕捞区4一级类基本功能区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代码名称代码名称1.5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6渔业基础设施区2港口航运区2.1港口区2.2航道区3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4矿产与能源区4.1油气区5旅游休闲娱乐区5.1风景旅游区5.2文体休闲娱乐区6海洋保护区6.2海洋特别保护区8 保留区第七条区划成果1. 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10、2015 2020 年)文本;2. 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2015 2020 年)登记表;3. 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2015 2020 年)图件。5第二章海域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沧州市海域位于渤海西部, 北起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 与天津市海域交界,南至沧州海兴县大口河口,与山东省海域交界。管辖海域面积 95560 公顷,海岸线长 92.46 公里。沧州市沿海地区地处地处京津冀三维空间的核心地带, 是国家沿海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大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毗邻京津两大都市, 有接受京津经济科技辐射、开拓京津大市场、利用京津大窗口

11、、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有利条件,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力推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拥有华北、西北地区广阔的腹地,是冀中南以及冀鲁豫陕蒙等地最便捷的出海口和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第九条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沧州市海域拥有储量丰富的油气构造、 适宜的气候、 高盐度且较清洁的海水和较高基础生产力, 可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处黄骅拗陷和埕 (口 )宁 (津 )隆起两个级地质构造单元, 次一级构造单元有歧口凹陷、埕口凸起、沙垒田隆起、沙南凹陷等,黄骅拗陷是渤海区重要的油气构造之一。 海岸线平直, 为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潮间带地貌主要包括 潟湖、贝壳堤、潮滩等; 0156米等深线海底是由浅平、广阔的海湾潮流三角洲形成的浅海陆架平原。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较高,雨量多而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沿岸有主要入海河流 15 条,属运东诸河水系, 均经人工改造,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 9.53 亿立方米,入海沙量为 68.65 万吨,其年内分配均集中在 79 月。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潮, 是河北省潮差最大的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