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综合治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9144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综合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班级综合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班级综合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班级综合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班级综合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综合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综合治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综合治理 11建筑二班班级综治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保卫委员:江 洋 一旦发现重要事件,马上与辅导员联系。班 长:左彩骏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团支书记:曾恬琪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学习委员:鲁 航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副 班:李顺延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宣传委员:黄小超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生活委员:梁家声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文体委员:李 璐 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做好准备。班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名单组长:江洋组员:王亚博、梁家声、花晟、熊飞飞、廖亦培、钱鹏浩班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成员职责现场协调: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小组成员应协调帮助其他同学撤离现

2、场,同时协调医护、医患、科室以及医疗救治小组之间的协作事宜;协调医院医疗应急资源和伤病员的收治工作。检伤分诊:评估伤病员,对伤病员进行伤情初步判定,分别以蓝、黄、红、黑四色对轻、重、危重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做好病人姓名、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初步诊断等相关信息登记工作。医疗救治:成立由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救治小组,实行首诊负责制,开展必要的应急救治工作,对伤病员进行及时医疗救治。后勤保障:保障急救通道的通畅、医疗物资的消毒处理、通讯、网络畅通、及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开辟救治场所;负责应急医疗救治所需药品、设备等物品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供应;负责救治现场的安全防护;根据需要安排好护送伤病员进

3、行辅助检查。院感控制:负责做好院内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物处理监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协助开展标本采集、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协助进行传染病或不明疾病的报告工作。信息报告组:负责信息接收、核实和信息汇总、统计,必要时,联系上级部门请求协助支援;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书面报告。一、 班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财产安全事件:1、校园盗窃案件频发地点有: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下面根据案件发地点分类分析常见的盗窃行为及其原因:(1)宿舍校外人员佯装找人进入宿舍摸清情况,伺机行窃。 犯案人员假借事由问学生借用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然后

4、借机离开,杳无音讯;学生之间乱窜寝室,见到他人贵重物品,顺手牵羊;住在一楼的学生警惕性不高不及时关闭门窗,导致成为犯案人员的首选地点;学生随意留宿外来人员,导致了盗窃案件的时有发生。(2)教室、图书馆随意将手机、MP3、PSP、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放在座位上,离开时未妥善找人照看,给盗窃分子以可乘之机;学生上课前或自习时,用书包或个人物品占座,导致丢失个人物品;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室将个人物品放入储物柜中,但不锁柜门,导致个人物品被盗走。(3)实验室、办公室将贵重物品随便摆放,实验室、办公室内,他人趁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最后离开实验室、办公室的人不注意关窗、锁门,给犯案人员以可乘之机;(4)食堂食堂

5、打饭时人员密集,学生用完手机后随意将手机放在上衣侧兜内开始买饭,留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打饭前,学生用书包等物品占座,容易使包内贵重物品丢失。2、当普通同学遇到正在实施的盗窃案件时,要及时予以制止,制止不了时,按照下面方法实施:(1)安抚学生 对遭受财产损失的学生进行安抚,稳定学生情绪,防止其他事件发生。(2)保护现场、封锁消息在发现个人财产被盗时请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应当妥善保护好现场。通常保护现场的做法如下:保护门、窗、锁上的痕迹;对房屋周围及出入室内的必经之路,禁止任何人接近;在其它相关部位、地段、在不影响群众生活、工作、出入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保护范围,以便发现更多的证据。同时,对未涉及此

6、事的人员及时封锁消息,防止引起其他学生恐慌。(3)上报学院师生在发现财产丢失的情况下,要在保护现场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相关组织或公安处报案协助调查,报案时要保持冷静,并具体报清以下七点: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受侵害的主体;案件发生的性质及特征;案发原因;案发后果;报案的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4)善后处理在班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与受害人共同努力下,解决盗窃事件。事发后,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事故原因及安全防盗工作中的漏洞,及时整改,做好善后工作。(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1、事件起因(1)寝室及实验室的卫生不及时清扫,室内不经常通风换气;(2)人多的公共场所是传染病高发地带;(3)不讲究

7、个人卫生(随地吐痰、不勤洗澡、换衣服等);(4)学校内的饮食不卫生。2、预防措施:针对以上传染病的起因,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病毒的传播,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1)呼吸道传染的预防:宿舍、实验室要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实行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应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拧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在校学生应做到勤晒被褥,勤洗澡换衣;注意饮食均衡,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2)肠道传染的预防: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的用水、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公共食堂内的餐具、容器一定要经过消

8、毒处理。进货渠道要符合卫生要求,在操作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守基本规范和要求,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粪便、垃圾的卫生管理;保证学生能喝上开水或沙滤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呼吸道中所述)。3、处理方法:(1)安抚学生学生遇到突发疾病时,应先对其进行安抚,稳定学生情绪,安排学生及时就医,稳定病情。(2)及时发现、逐层上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学生本人应通过“班级干部学院校医院”层层上报,尽快确认是否为传染类疾病。(3)隔离传染源、澄清事实、避免恐慌一旦确诊为传染病,要立即隔离,以免扩散。同时,向其他知情者澄清事实,避免引起他人恐慌。(4)善后处理被确诊的病例要尽快治疗,让患者早日康复,以免耽误正常的学习

9、和生活。事发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事发原因,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并做好善后工作。(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班级和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包括各种原因引发的学生群体性上访、请愿、非法集会、罢课、罢教、罢餐、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1、事件起因(1)现代大学生心里不健康以及心里素质普遍不高,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受不法分子的蛊惑和利用。(2)很多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甚至会受某些不法分子的煽动,参与一些游行,集会,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2、预防措施为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有必要提出一些预防措施:(1)尽早发现事故苗头坚持思想教育在先,法制教育在先,加强检查和宣传教育,尽

10、早发现倾向性问题和事故苗头。(2)力争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依靠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对刚发现掌握的倾向性问题和其他事故苗头,及时堵塞漏洞,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消除事故隐患。(3)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经常对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大学学生的心理状态。3、处理方法(1)安抚学生一旦发生学生群体性上访、请愿、非法集会、罢课、罢教、罢餐、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学生情绪,抑制事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2)及时发现、逐层上报发现此类事件后,应上报学生干部,干部出面与当事人进行心理沟通,若发现事态严重,应立即向辅导员汇报,并由辅导员向学院领导逐层上报,确保控

11、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扩大。(3)控制现场,封锁消息事件发生后,按其事态严重性,班级应急处理人员应及时向老师或者院领导汇报,并第一时间到事发地点,了解情况,控制现场,并封锁消息,坚决杜绝事态散播以及进一步扩大。4、思想教育,确保稳定学生带回学校后,小组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实情,联络家长,确保类似事情以后不再重复发生。对情节严重者,涉及危机国家安全稳定者,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四)人身伤害事件现如今校园里的人身伤害事件发生也并不罕见,例如出走、自伤、自虐、自杀等。这类事件对于学生自身及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来解决该类事件,为学生打造一个良

12、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下面首先分析该类事件发生的原因:1、事件起因(1)学生的心理欠缺健康;(2)年轻气盛造成的冲动、过激行为等;(3)压力过大;(4)性格天生内向,不愿与外人交往而自闭。2、预防措施(1)班委负责制班级干部应做到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思想动向,并做到遇到问题“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2)关心为主,化解矛盾通过班级活动等形式,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的学生做到积极调解,主动应对,另对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关系和帮助。(3)建设心理咨询体系加强我院心理咨询体系建设,举办相关讲座,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4)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避免晚

13、归、不归、校外居住等现象出现,避免与校外人员发生矛盾。3、处理方法(1)及时发现、逐层上报发现有上述行为的,首先保护好事发现场,先报告班级干部及辅导员,根据事态严重性向上级逐层汇报。(2)了解情况,安抚学生辅导员和班长在接到报告时,应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对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从而便于安抚当事人情绪,竭力避免惨剧发生。(3)封锁消息,事件发生后,若已产生无法挽回的惨剧,首先应对与此事无关人员封锁消息,缩小影响范围,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4)告知家属,进行善后通知学生家属,安抚学生家属情绪,开展善后工作。调查结束后将结果告知受害人家属。(5)事后总结,预防为主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重新整

14、理分析,发现出现此类事件的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五)实验室突发事件实验室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更加频繁,实验室安全问题日渐凸现。1、事件起因(1)我校属于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实验室内存有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压力容器、具有放射性和辐射物质等危害品。(2)学生实验操作失误是实验室险情常发的主要原因。2、预防措施(1)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我们学校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大多是易致毒危险品,加之各别是严重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引起人身伤害、火灾和爆炸

15、。(2)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气瓶和一些压力容器存在于大多数实验室中,若不定期检查,加强防范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极容易导致火灾和爆炸。(3)化学污染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会导致学校周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未经高温焚烧或不深埋的实验动物,导致病毒传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因此废液和废物需谨慎处理,具体办法如下:要统一使用规定类型的贮存容器。根据废液量和类别惊醒分类存放。废液回收桶或瓶应注明废液种类、主要成分、存储时间等信息。废液严禁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应用封闭容器存放,防止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造成事故。要放在指定的场所,应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加速化学反应,且贮存事件不宜过长。废液处理后,应确认处理物到达安全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2、物理不安因素的预防物理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热源、辐射源等因素引发的事故。(4)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事故分仪器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