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备课笔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59027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5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评价备课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评价备课笔记(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环 境一 环境概念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的分类 按环境的范围:特定的空间环境、车间环境、生活区环境、农村环境等 按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生物环境等 社会环境: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二 环境特征(一)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性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何一个部分或任何一个要素,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2、(二)环境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是共存的,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环境的稳定程度是由环境的自净能力决定的。(三)环境的资源型与价值性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创造文明与财富的源泉,因此环境就是资源。环境的资源性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方面。环境价值性源于环境的资源性和服务功能性。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 环境影响(一)概念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二)分类 按影响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计影响 按影响效果分有利影响和有害影响 按影响性质划分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二 环境影响评价1 概念 本

3、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 环境影响评价类别l 环境质量评价l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l 环境影响后评估3 基本功能l 判断功能l 预测功能l 选择功能l 导向功能4 基本形式l 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5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及其发展我国是最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我国开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中国的环评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

5、:规范建设阶段(1978-1989年)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 第二阶段: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1989年通过环境保护法(3) 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依据宪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城市规划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一) 具有法制性和规范性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国家环境保护法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具有严肃的法制性和严格的规范性,它

6、以法律形式约束人们必须遵照执行,具有严密的约束性,要求自觉遵守,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这一制度。(二) 纳入基本建设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更好加强,有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更要要求严格,更要纳入法治范畴,实行规范程序。(三)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则以法律的形式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展到有关规划,确定了有关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定制度,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趋完善。(四)分类、分级管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可以编写环境影

7、响报告表。(五)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1986年,中国建立了评价单位的资格审查制度,强调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具有与评价内容相适应的固定在编的各专业人员的测试手段,能够对评价结构负起法律责任。评价资格经审核认定后,发给环境影响评价书。评价证书限额发放,分为甲、乙两级,甲级证书和乙级证书均由省、市环保局考核发放。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二章 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 环境保护标准一 环境保护标准的概念是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环境标准体系: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为获得最佳的

8、经济和环境效益,由环境保护权力机构全面规划、统一协调、组织制定的一系列环境标准的总体。l 环境质量标准l 污染物排放标准l 环保基础标准l 环境方法标准l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l 污染警报标准(国外)二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一)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14554-93)、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环境基础标准环节基础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名字术语、代号、标记方法、标准编排方法、导则等所作的规定。它为各种标准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四)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方法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抽样、分析、试验操作规程、误差分析、模拟公式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五)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对环境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所做的规定,它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标准材料或物质,是环境监测体系中质量保证系统必不可少的量值传递的物

10、质基础。三 中国环境标准现状(一)环境标准的种类较齐全中国的排放标准门类较全,除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外,还有行业的排放标准、烟尘排放标准,并对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都制定了防护规定。(二)对不同的功能区域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按水域功能和保护目标分成五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三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则分为五类,以适应不同的区域功能。(三)对各种环境资源均有相应的环境标准予与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各级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渔业资源和珍稀动物均有明确规定予以保护。又如生活饮用水,由各级卫生防疫部门按饮用水卫生标准监

11、督管理。(四)各级立法和执法部门责权清楚全国人大制定环保法律,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其他部、委、局、办颁发的环保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地方环保法规。(五)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如中国的地面水水质标准在1983年第一次发布,1988年修订后重新发布,1999年进行第二次修订,2002年进行第三次修订并发布;又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982年第一次发布,1996年修订后重新发布。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四 环境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标准选用是至关重要的,其选用原则如下:(一)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二)凡颁布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未作

12、出规定的,应执行国家标准。(三)根据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选用相应标准(四)国内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因子可参考国外标准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二节 环境目标一 环境目标 指能基本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群健康要求的环境目标,也是各级政府为改善辖区(或流域)内环境质量而规定的在一定时段内必须达到的各种环境质量指标值的总称。环境目标二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自然环境或环境要素对某污染物的容许承受量环境容量区域环境容量ECt=ECa+ECw+ECs+ECb式中 ECt:一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环境容量 ECa:该区域空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环境容量 ECw:该区域水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环境容量 E

13、Cs:该区域土壤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环境容量 ECb:该区域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环境容量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遵循的原则一 目的性原则 环评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其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二 整体性原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演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宏大系统,应高度重视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价值性、策略性、过程性,尤其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各种政策及项目建设对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影响。三 相关性原则应考虑人类-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研究同一层次子系统间的关系及不同层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四 主导性原则在

14、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抓住各种政策或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的主要的环境问题。五 等恒性原则应充分注意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均衡,并要特别关注某些具有“阈值效应”的要素。六 动态性原则必须研究其历史过程,研究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特征。七 随机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必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应增加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八 社会经济性原则应该从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方面对环境的价值做出评价。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九 公众参与原则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环评的相关信息。教 学 步 骤 和 内 容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一 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