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58497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9-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实验时 ,假设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 ,应取1mL2mL【答案】A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 ,A符合题意;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 ,液体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 ,过多会沸腾飞溅出来 ,B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2、持水平 ,否那么有误差。C不符合题意。D.实验时 ,假设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 ,应取1mL-2mL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实验室的剩余药品应放到制定的瓶内B根据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分析解答C根据量筒读数的考前须知解答D根据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解答2.以下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选项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 ,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右手握试剂瓶 ,让标签向着手心 ,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C.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 ,试剂瓶紧挨试管口【答案】B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液体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用滴

3、管滴加液体时 ,滴管下端不能伸入试管内 ,要悬空竖直向下 ,故A错误;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右手握试剂瓶 ,让标签向着手心 ,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也可以将量筒倾斜 ,故B正确;C、用1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 ,或用20mL量筒量取10mL液体 ,故C错误;D、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考前须知: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标签向着手心 ,试管要倾斜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 ,故D错误【分析】通过答复此题知道了滴管的使用方法 ,千万不能伸入容器内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考前须知 ,量筒的选取和使用方法3.把到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 ,木条剧烈燃烧 ,说明这种气

4、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答案】B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 ,支持燃烧;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4.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 ,有磁性。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答案】B 【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 ,在提出问题 ,假设问题 ,设计与分析 ,实验 ,检验实验 ,

5、报告与交流的根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答案为:B。【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 ,设计与分析 ,实验 ,检验实验 ,报告与交流 ,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5.如图 ,以下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答案】B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对玻璃片呼气 ,水蒸气遇冷变为水雾 ,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只是状态的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 ,A不符合题意;B、蜡烛与氧气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 ,水由液体变为气态 ,只是状态

6、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C不符合题意;D、灯泡通电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据此分析解答6.如下图 ,翻开“雪碧瓶 ,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答案】B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翻开“雪碧瓶 ,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B【分析】根据

7、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考虑7.实验室里以下仪器属于玻璃仪器 ,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 ,需要垫石棉网 ,A不符合题意;B蒸发皿能直接加热 ,但不是玻璃仪器 ,B不符合题意;C试管能直接加热 ,C符合题意;D、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不能直接加热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常见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石棉网、燃烧匙。8.以下关于各物质的表达中 ,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容易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

8、液氧【答案】A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属于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化学性质 ,A符合题意;B. 石蜡受热会熔化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B不符合题意;C. 酒精容易挥发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C不符合题意;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 ,氧化性 ,复原性等;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

9、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沸点 ,导电性 ,导热性 ,挥发性 ,延展性等。9.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答案】D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实验操作考前须知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 A、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 ,不能称得12.62g食盐 ,故错误;B、10ml量筒实际精确到0.1mL ,只能量出8.7mL的蒸馏水 ,不能量取8.76mL蒸馏水 ,故错误;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

10、读数不可能精确到0.01 ,所以数据不合理 ,故错误;D、10ml量筒实际精确到0.1mL ,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是正确的应选D【分析】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10 mL量筒准确到0.1mL ,量筒的选用时一般是选用与之相等的量筒与稍大的规格的量筒确保一次性量出读数时要读出最小分度值10.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 ,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A.B.C.D.【答案】C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酒精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液体 ,在装运过程中应注意远离明火 ,所以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易燃液体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酒精的性质结合题中的

11、标志解答11.以下反响都能产生氧气 ,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应氧气的反响是() 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C.别离液态空气D.过氧化氢 水氧气【答案】B 【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响原理的探究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 ,不适宜在潜水艇里供应氧气 ,A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响 ,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响 ,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供应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应氧气 ,B符合题意;C、别离液态空气需将空气液化 ,消耗能源 ,潜水艇潜水时与空气隔绝 ,不适宜在潜水艇里供应氧气 ,C不符

12、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 ,在常温下分解可产生氧气 ,与B选项相比不能除去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不是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应氧气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潜水艇中的环境及对供氧反响的要求 ,分析涉及反响的特点 ,判断注最适合潜水艇中供氧的反响原理12.利用以下图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红磷可用硫粉、木炭代替也可用铁丝代替B.集气瓶之中可以不放水或者沙子C.红磷燃烧完立即翻开止水夹D.为方便观察可以将集气瓶剩余局部五等分【答案】D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是利用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 ,消耗氧气 ,容器内压强减小 ,使水进入容器 ,根据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假设把红磷换成硫粉、木炭 ,硫粉、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减小 ,达不到实验目的 ,A不符合题意;B、假设燃烧生成物是灼热的固体 ,不加水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