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58486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实用】古诗的作文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拟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的作文 篇1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物往往会反映出大道理。例如:我们学过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古诗就使我终身受用不尽。这句古诗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送进来。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出名世界,他在数学的领域中早已遥遥领先,可他还是在不断地探究着数学中更多的知识,不断地前进。他的学生曾问他:“

2、教师,您已经是大数学家了,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学习呢?阿基米德听后,只是笑了笑,并随手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大圆是我所掌握的知识,小圆是你们所掌握的知识,因为大圆的弧长比小圆的弧长长,所以我所掌握的知识比你们的多,而圆外的面积那么是我们都没有掌握的知识,这也是我为什么常常疑心自己的原因。正如阿基米德所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而想要获得更多知识,只能努力学习,坚持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我们的头脑明晰,以便于在做题时更好地发挥,思路更加明晰,从而汲取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要以一种不耻下问和学无止境的态度去面对更多的人和事。大千世界,层出不

3、穷,艺无止境,我们不仅要牢记以前学过的知识,更要准备好承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假如不能牢记以前的知识,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同时,假如没有旧知识的铺垫,新知识又该何去何从?所以,不管你是博古通今的鸿儒,还是学贯中西的大家,都要记住这句古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的作文 篇2在古诗苑中,那些离愁别绪着实让我感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亡国之愁。堂堂的南唐后主,本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仅仅在一夜之间国破家亡,沦落为宋的阶下囚。宋人辱骂他,鞭打他,使他尝尽极刑之苦。于是,在被俘的第二年,这位词人便与世长辞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他带着灭亡的国家、死去的妻儿,永远沉睡于悔恨的梦中。他的佳作流传百世,使我,使天下人,清楚地理解了他的亡国之痛。“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离别之愁。美妙的环境,金兽焚香,玉枕纱橱,但她感到的只是凄凉之意,透露出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意。她以黄花自喻,情思无尽。她执着的等待让我感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何况这漫长的等待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李商隐的相思之愁。这种别离比久别不见更加难受,他无比深挚的相思相见却奈何不了这悲哀的离别,他们缠绵真切、刻骨铭心的情感让我感动。只可惜蓬山万里,青鸟难凭,这种相见的希望渺茫,只不过是终身的期待而已,留下的仍然是无

5、望和苦闷,令人哀婉叹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的忧民之愁。是夜,风雨交加,自己的茅屋被暴风雨袭击。可是这位拥有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诗人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了一边,设想能拥有广厦千万间而让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一贯忧国忧民的情怀再次迸发,这使我感动。这首诗如杜甫本人一般极其质朴,毫无雕琢之迹而波澜迭出,拨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绵远悠长的离愁别绪,让我秒变林黛玉。我本是乐观之人,这古诗词中的离愁却让我震撼,相思,离别,亡国这其中的苦楚,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晓得吧!我本乐观,但他们的离愁着实令我感动。古诗的作文 篇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美妙,是乡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般的

6、热情,是乡村;“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般的悠闲,还是乡村。我爱古诗,更爱古诗中的乡村风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像极了我的个性写照。我出生在城市,学习在城市,可是我时常觉得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一些与城市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些让我倍感城市压抑了我的心情,蒙胧了我的双眼。何处找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景致来释放心灵呢?走进古诗中的乡村,走进乡村中的古朴;在古诗中去寻找乡情乡韵,在乡村中来体验古诗中的舒馨与恬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当视线被一望无垠的玉米田、星罗棋布的稻池和悠闲展翅于天空的飞鸟填满时,我的世界豁然开朗。在乡下的奶奶家,我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几步窜到那个土里土气的灶台下,敏

7、捷地点火添柴,虽然烟雾撩人,但注视着那橙黄的火焰在秸杆上起舞,渐渐地,我的心被这古老的乡韵充满。乡村那特有的淳朴与亲情流淌在我的心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走在乡村的小径上,抬头看见一只威武骄傲的公鸡飞上桑树枝头,一声声鸣叫是呼朋引伴,亦或是悠闲心情的释放?这时,一阵由远而近的“汪汪声传来,那是一只棕色的小狗,是奶奶家的看门犬-乐乐。黑亮的眼睛、摇动的尾巴都似乎沾有灵气,特别惹人喜欢。它在阳光下连蹦带跳地向我扑来,那时我喜悦冲动,这种温馨的感觉仿佛荡涤着我身上的急躁,净化着我的灵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此刻,行走于乡间的简朴与宁静中,感受着乡村的那份和谐与安宁,心中那份压抑早已烟消云散。简朴的小房,错落而非有致的一个个小院,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构成了一幅非常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乡村景致。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又似乎走在诗人笔下的画卷中。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如今我面前,令我悠然神往。感受古诗,感受乡村,感受“复得返自然的畅快披一路风尘,看春山照旧,唱大江东去。抛下那份焦虑与急躁,用心行走于古诗间,用灵魂去感受古诗中乡村里的那片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