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58485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骨科临床 根本技术操作标准 一 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本卷须知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本卷须知 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外表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

2、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撤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 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

3、关节僵硬。二 牵 引 术 适应证 1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骨牵引一 定义:直接固定到骨骼上施行的牵引。二 器材:穿刺针和牵引弓及其它牵引装置。穿刺针有克氏针和斯氏针之分。克氏针细,光滑,容易穿过骨质,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牵引弓选用不当,会造成旋转,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切割作用,应选用张力性牵引弓与之相匹配;斯氏针相对较粗,分为光滑和带螺纹两种,不需张力性牵引弓便可保持稳定性。三 穿针原则:术前征

4、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熟悉穿针部位的神经血管走行。在有重要构造的一侧穿针,这样可以较大的控制,防止损伤这些构造。比方在尺骨鹰嘴,可以在内侧进针防止尺神经损伤。1 皮肤准备:注意防止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常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2 麻醉: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应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皮下,接着穿入骨膜下,注入足量麻药,如果在穿刺过程中感到疼痛,可加用麻醉剂。穿入一半后,估计出针部位,麻醉对侧。但对于穿刺要穿过两块骨者,在骨间的骨膜麻醉是不可能的,要事先告知患者,提前告诉患者可能会有疼痛,一旦穿刺完成,疼痛就会停顿。3 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11#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如果

5、让针直接穿过皮肤,紧张的皮肤贴在针上容易感染。如果针眼处脓肿形成,扩大切口引流。在针眼处应用安息香碘酊增加皮肤和金属之间的粘附性,可减少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另外每日应对孔周围进展酒精消毒。尽量使用手摇钻而不是动力钻 虽然动力钻速度快,但术前准备费时,而且速度快,产热容易在针插入时造成骨坏死,在钻孔时,手臂一定不能晃动,否则会造成患者疼痛加剧。4 穿刺针:理想的穿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不要破坏骨折血肿尽量不要将穿刺通过骨折的血肿,否则就等于人为的变骨折闭合为开放状态。不要穿入关节 不要将穿刺针穿入关节内,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在股骨远端牵引时,牵引穿刺针不要穿入髌上囊。

6、5 其它本卷须知: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选择适宜的牵引弓;加紧穿刺针防止产生滑动和旋转,造成金属腐蚀和骨切害割;牵引的力线于骨折端近端的纵轴一致;牵引重量在上肢为体重的1/12,下肢为体重的1/9-1/7;在牵引的一到两周内经常测量肢体的长度和X线检查,及时调整牵引重量,争取在一到两周内调整好等。四 常用部位骨牵引:1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2 跟骨:外踝上缘2cm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3 股骨髁上:髌骨上缘2cm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2皮肤牵引。 (1)先清洁皮肤,在牵引区涂上安息香酸酊,并在其未干之前贴上胶布。 (2)

7、贴于身体之胶布应先备妥,粘贴时要平坦无皱折,胶布末端分23块,以使牵引力均匀分布在患肢上。 (3)在骨隆起处用纱块或棉垫保扩,可用长条胶布大螺旋形将两侧牵引胶布连接,但切忌环形缠绕肢体。 (4)再用绷带缠绕二层,但胶布近端留l厘米露出,以利日后观察胶布有否脱落。 (5)牵引端用宽窄适宜的扩张板。 (6)放置牵引架,加适当重量。下肢牵引时要抬高床尾。 持续牵引的本卷须知 1注意胶布有无松脱,扩张板是否在适合角度,有否折断。 2经常检查牵引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3注意牵引绳是否受阻,注意牵引重量是否适宜。重锤应离地面26厘米左右。 4注意牵引针出入口处有无感染,有否移位,每天用7

8、5酒精滴在纱布上,以防感染。 5患肢牵引轴线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旋转,成角畸形。 6注意肢体皮温、色泽,有否血循环变差或神经受压现象。 7骨折或脱位病例,除上述各项外,还应注意: (1) 每天测量、并记录肢体长度变化情况, (2) 应按患者具体情况、不同类型骨折,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3) 视情况有规律地指导病人作肌肉运动及关节功能锻炼。(4) 按术前或术后要求,及时调整牵引角度。四 清 创 术 适应证 1 68小时以内的伤口,应行清创术。 2824小时之间的伤口仍可行清创术,但一期缝合与否应依伤口情况而定。 禁忌证 1超过24小时的伤口,通常不宜做清创术。 2伤口已有严重炎症,则不应作清创术。

9、 操作步骤 1刷洗: (1)良好的麻醉、必要时上充气止血带。 (2)用肥皂水刷洗伤肢及伤口创缘皮肤,生理盐水冲洗,反复三遍。 (3)依次用双氧水、新洁尔灭液及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4)擦干伤肢,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2清创: 用刀、剪等器械去除污染和失活组织,按方向、层次循序进展。 3冲洗: (1)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2)伤口时间较长或某些特殊类型的创伤,再次用双氧水清洗。(3)更换手术台最上层无菌单,更换用过的器械,术者更换手套。您好,欢送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