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58466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韩国经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以韩国影视剧为例“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 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 21世 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韩国原文化观光部长官南宫镇。20 世纪90 年代末,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 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登陆中国大陆,一股强劲的“韩流”以掩耳不及 迅雷之势在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它吸引着众人的眼球,牵动着中国 人的神经,更让年轻人变得如痴如醉、疯狂前卫。韩国文化强劲的攻势,影视剧产业功不可没。一路飙升的韩国影视 剧,从1993 年中国首次引进韩剧嫉妒,到 1997 年央视播出家庭伦 理剧爱情是什么, 1999 年的星梦奇缘和天桥风云,

2、近几 年反复重播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 姐、黄手帕、大长今和加油,金顺,再到 2008年的新 进职员、爱情需要奇迹、百万新娘等韩剧,就如同韩国的泡 菜一样,以平实的特质和独有的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观 众。韩国影视剧为何能走出“国门”,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并在中国风 行并引发了一场流行的高烧?第一,从中国方面来说,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曾是世界上最 大的文化输出国之一,中华文明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在世界具有广泛的影 响。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输出国地位逐渐被取代。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 会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一直存在强烈

3、反差。中国的本土文化越来越缺乏 原生性和创造性,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生活和真实情感,这也是“港 台”风刚刚过去,“韩流”就热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和韩国同处于东亚地区,在地缘上有一种亲近感。两国同属于 以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内,因此两国在文化根 基、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与欧美文化、日本文 化相比较,韩国文化显得优雅而恬淡,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比较相近,正所谓“ 同声相应 , 同气相求”。所以对“韩流”文化中 国人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比较容易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在东方各 国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但在其发源地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 内涵与现代文化

4、的融汇点却很难找到,于是人们必然要寻找其他自己喜 欢的来代替。“韩流”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白。在韩剧中, 我们经常看到尊老爱幼、谦逊礼让、提倡节俭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韩剧又在创作上推陈出新 , 迎合观众常看常新的心理诉求。中国 观众从韩剧中不仅能够尽情感受韩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能从韩剧中 回味自己国家五千年历史和礼仪之邦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这的确是 一种文化享受。第二,从韩国方面来看,首先,政府有效支持而不过多干预。韩国 影视产业能够在几年内取得巨大成绩,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韩国政府把 包括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 1998 年亚洲金融风 暴后,韩国正式提出

5、了“ 文化立国”的救国方针 , 时任韩国总统的金 大中宣布:“ 21 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 , 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在 1999 年至2001 年的3年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 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战略政 策,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并相应推出一系列重 大举措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次,积极进行文化输出。因韩国本土市 场小,韩国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不是把国内市场作为主战场,而是进军 国际市场,“攻打”的顺序是中、日、美、欧 , 战术是“ 强攻”。韩 国政府对于影视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大力支持,表现在提供出口支持。从韩国影视剧本身来看,韩剧自身的

6、制作颇具特色,使之在中国文 化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首先 , 从内容来看 , 爱情、亲情、友情、 伦理和信义是韩剧的表现主题 , 也是最打动观众情感的核心内容。韩剧 大多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小事件,表现手法朴素平实,故事看似 老套,然而剧中人物在爱情、责任和良心之间的波折和煎熬,同样考验 着观众内心的情感尺度。其次,韩剧处处体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烙印, 也是其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不论是古装剧,还是偶像剧、家庭剧,观 众从中所获得的不仅是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中的观赏愉悦,还有对异国文 化和生活情趣的好奇心的满足。韩剧吸取和消化了好莱坞肥皂剧和日本 偶像剧的长处,用细腻的情感、精美的画面和感人的音

7、乐进行精致的包 装,加上韩国的民族理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充满伦理道德和注重 人文关怀的生活剧、风格缠绵悱恻人物纯净凄美的爱情剧,都能在流行 文化中独树一帜。第三,从中韩的外交、经济关系来看,中韩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友 好的传统往来关系 , 客观上为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环 境。中韩两国隔海相望 , 两国人民自古就友好交往。中韩建交虽只有十 多年, 但中韩关系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到 2004 年, 中韩贸易额突破 900 亿美元, 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对象国 , 韩国是 中国的第三贸易对象国。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出口大国。中韩关系的友 好, 客观上为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

8、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入新世纪,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的 作用和地位进行再认识。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是软国力 的核心要素,因而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正是由 于及时认识到了文化对国家发展的这种作用,韩国政府才创造了将本民 族特色和现代气息有机融合的新文化,成为亚洲和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 代表。今天,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和拓展,市场经济迅速 发育,国家法治体系逐步完善,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发 育、成长和崛起。“韩流”的流行岁月,正是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 程,反映的也是东方文化的现代化过程 , 值得借鉴。开放的中国必须具 备“万物

9、皆备于我”的远见卓识,积极面对社会转型,在全球化背景 下,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推进中国文化输出战略,加快中外文化的碰撞 和融合,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 文化的重要地位,重建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 提升中国软实力。这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应把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产业化加以区别。经验 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艺术部门都能够实现产业化。比如文学创作、 艺术表演、博物馆等,很难按产业化的要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其经 济功能。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时,我们应该区别对 待,不能统一要求。二是应逐步实现对所有文化产业部门进行大文化概念的集中统一的 协

10、调管理。三是应鼓励经济与文化联合体的建立。在韩国 , 企业集团公司兼融 文化艺术、兴办文化产业的做法,实践表明是一条经济与文化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四是应预防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单纯商业化的倾向。我们必须始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幕,世界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投向北京, 北京正成为世界目光关注的焦点。北京年奥运会既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华 夏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握手 , 也是把中华文明和谐思想融人世界、贡 献世界的历史机遇。作为一个文化吸引力、辐射力的超大型文化盛会, 奥运会将成为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的良好渠道和平台 , 成为全面提升中 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实践。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 和谐世界的创造与国际 化的文化传播中中华新形象的塑造 , 是促动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跃进的跳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