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桂花雨》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8181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桂花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桂花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桂花雨株洲市芦淞区立人学校 曹菊辉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2、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通过写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课件桂花)同学们,这是

2、什么花?桂花 (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板书:雨 齐读课题)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师:(课件出示简介)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亲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年龄时感受过的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初闻桂花。 1、自学要求: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2、交流,整体感知: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3、引出重点: 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4、初闻桂花香: 的确,那是发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金灿灿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 从哪些词感受到? 通过个别读齐读的形式初

4、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和“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再次齐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三、品读感悟,浸染桂香。师过渡: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桂花给她带来了多少快乐啊!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琦君的内心深处。1、出示纲领性问

5、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快乐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你画记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说说自己的体会。2、 学生独立思考。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师下到组内倾听,了解情况。4、 组织全班交流:(一)感受快乐 随机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学生谈体会后,师重点引导: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师生对

6、话体验情感: 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摇啊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说话练习: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摇出了 。 (预设):摇

7、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满头满身都是桂花香气的人们,摇出了一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二)感受乡情。 师过渡:就这样摇呀摇,让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馥郁香气中的桂花都纷纷扬扬地摇落了,可在琦君的笔下,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村子”品读。 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

8、气里呢?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依据来说一说。预设: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我们用桂花泡茶,一年四季都喝,我们可以做做桂花糕,在烧菜时洒点桂花,做糕点时放点桂花。 送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只送给他们两个吗?还会送给谁?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是沉浸在了(浓浓的乡情)里。板书:乡情四、走进作者,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1、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背井离乡时,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

9、桂花。” 2、学生说自己的对这句话的初步理解。3、引导感悟:补充资料感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好像不对吧,再读一读这句话。现在,你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呢?师: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的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们说香中还有什么?(快乐,乡情,记忆,思念等)板书:思念 3、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课件出示,并伴有音乐。)又

10、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4、走进内心,升华情感 (音乐响起)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所说:(师深情诉说) 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五、布置作业: 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板书设计:7* 桂 花 雨花香 乡情 思念 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