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57841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41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 A 点或 B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 A 点时,货多不值钱:在 B 点时,物以稀为贵存 A 点时,物以稀为贵;在 B 点时,货多不值钱在 A 点时商品生产者一定获利,存 B 点时商品生产一定吃亏在 A、B 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问A.B.C.D.42.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西周“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 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2、区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ABCD43. 西周规定,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妃嫔),但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 嫔)的儿子为太子。这可以概括为( )A父死子继 B兄终弟及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立嫡以贵不以长4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5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

3、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这说明诸侯国A与中央保持一致B有相当的独立性C成为独立的国家D力量强不尊王命46. 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前期继王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而史记殷本纪曾有这样记载,帝乙的长子叫微 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而没有被立为嗣子。小儿子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 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这一历史现象主要说明了A殷代王位继承混乱B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血缘关系亲疏远近D殷代宗法制度萌芽47.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 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加强中央

4、集权B维护皇权尊严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48. 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刑辟”,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如太仆给皇帝驾车、少府是宫廷的总管。这表明秦汉列卿A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 B职能设置体现家国一体 C分工严密且各司其职 D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49.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 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封邦建国B汉朝行“推恩令”C元朝广设行省D秦朝设郡置县50. 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

5、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 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B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C秦国不再裂土封侯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51.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 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设立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D推行郡县制,加强对方的控制52.假设在右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 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

6、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53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 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54.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 宋太祖这一举措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ABCD55. 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

7、,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 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A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D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56.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宋朝“二府三司”的叙述 属于“史识”的是( )A“二府三司”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B“二府三司”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C二府三司”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

8、二府三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造,有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5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0 分)材料一材料二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 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的辽阔疆域,维持时间都不是很长,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据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并概述分封制实行

9、的意义。(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为管理辽阔版图而实行的地方制度。举一例说明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统治是“前代大 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2 分)(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2 分)60材料: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 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 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 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 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材料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哪一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 分)(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