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差异与教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57840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差异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个性差异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个性差异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个性差异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个性差异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差异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差异与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个性差异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面对一个 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也就是教师的教如何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 习可能性。传统的“着眼中间,兼顾两头”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不仅 未能使学习好的学生获得帮助,还使优等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差异不只是反 映在少数特殊学生身上,对于多数普通能力的学生也存在照顾差异的问题。就要 求我们在教学中研究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课堂教学。一、个性的含义及特征(一)个性的含义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 理特征。个性一词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后,表示个人相对稳定的心

2、理特征的总和, 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 合。(二)个性的特征1. 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社会性。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一)先天遗传先天遗传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 官的特性。(二)后天环境1. 家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方式。第三,父母自身的个性和素质。2. 学校。第一,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途径。第二,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品德是学生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教师 的尊重

3、和信任会使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 和愉悦。第三,同伴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个体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下,其个性就会带有这个社会的痕迹。(一)学生个性差异的概念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 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 差异。学生个性差异现象从身心各方面来看,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这在个体的 性别、年龄、容貌、体能、能力、兴趣、爱好、态度、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 的表现。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教育者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

4、,无论 教育者以爱心和智慧在孩子成长的事业上做了多少工作,他所教导的学生们最终 仍然会表现出极大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差异?心理学家 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受遗传、环境、种族文化差别等等的影响。个性差异是也客 观存在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同时它也是教育的依据,只要研究和了解了学生的 个性差异,针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学生差异的表现情况1、个体内的差异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如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 趣爱好等的不平衡。同一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智力的不同侧面具有差异性。例 如,克瑞、格勒和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着个体

5、内差异,如,同年级、 同年龄的儿童A和儿童B,A儿童在语言方面发展特别突出,但其他方面的智力 表现却在一般水平,B儿童动作协调接近成人水平,但智力的其他方面却比成人 低。2、个体间的差异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个体间差 异在学生中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国 外研究发现,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来说,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逐渐降低。 在小学阶段,相关在0.6-0.7之间;在中学阶段,相关在0.5-0.6之间; 在大学阶段,相关在0.4-0.5之间。但并不是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成绩一定 就好,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学习也未必就差。3、学生

6、基本功和学习兴趣的差异(1) 、学生基本功的差异如有的学生上课时思维要敏捷;有的学生擅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有的学生则 擅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内 外的各种活动的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竞赛活动。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反映出 不同的情况,这就产生了学生间的差异。(2) 、学习兴趣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 稳定;有的学生智力因素虽好,但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 有潜力可挖;有的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不理 想。只有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

7、的差异, 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4. 性格差异与应用有的人诚实、正直、谦逊;有的人活泼、好动、善交际;有的人则悲观、孤僻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的吻合。5. 性格类型差异内倾型、外倾型独立型、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6. 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大多有个性心理差异的学生,往往行为怪异,逆反心理极强,不服从管教,常 常以出人意料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对这样的孩子如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 施,那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也会给身边的伙伴带来诸多的不 良影响。如何采取科

8、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以下 是我们对一名个性心理表现突出的学生一年来的跟踪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教育 取得了初步效果.一、正确对待学生的嫉妒心理,培养心理平衡能力。张伟同学脾气暴躁,行为怪异,在班里谁也不敢惹他。他尤其对班干部的特别 “照顾”意见很大,经常在班干部开展工作时进阻挠和捣乱,时间久了,班干部们 也敬而远之,于是我找他谈话,他气哼哼地说:“我恨所有的干部,凭什么他们 就能管同学,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就能站在讲台上吆三喝四,反正谁管我,我就 和谁作对。”从他的几句气语,我听出他把自己当成了不公平待遇的牺牲品。他 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反击。于是,抓住他的心理,我特

9、意设计了一次“给班 干部提意见”的班会,在会上请张伟同学畅所欲言,给干部提意见,并主动征求 他对改进干部的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一来,不但使他吐露了心中的不满情 绪,平衡了心态,而且也使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如此,我还制作了一 枚“值勤班长”的标志,戴在他的胸前,并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他站在讲台上值勤, 我则在暗中观察,当他遇到管理困难时,我便抓住契机问他:“遇到违纪的同学 不听管教,你怎么想呢?假如违纪的是你,你怎么办? ”听到这话,他不好意思 地低下了头。通过亲自实践,使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 切忌用讽刺性语言刺激嫉妒心理极强的孩子,那如同火上烧油,往往

10、会适得其反。 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目的的心理平衡能 力,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和高度的克制力。个性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父母过于迁就宠爱,过度保护阻碍了 儿童的自我感知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从而造成暴躁、冲动的不良行 为。他们的情绪易波动,迁移快,而且毫不掩饰。一天中午吃午饭时,我发现张伟把剥下的桔子皮扔在了同桌的桌子上。于是我 让他把皮扔到“卫生角”的纸篓里,没想到他气鼓鼓地把桔子皮一下扔到了讲台 上。这时,我压了压心中的火气,再次向他提出了要求,更没想到的是他一边气 愤地嘟嚷着:“怎么专跟我过不去。”一边抓

11、起桔子皮扔到了教室门前。看着他蛮 横的态度和激动的情绪,我压往心中的怒火,自己用笤帚和簸箕将桔子皮收到了 纸篓里,等他吃完饭,我耐心地问他原因,他说:“昨天,王强答应借给我书的, 但今天他又不借了,反而还借给了别人。”原来他在为这事恼火,明白了真相,我一边给他讲道理一边教育了他的同桌王强,做事要讲信用,答应人家的事不能 出尔反尔。在我的耐心开导下,两名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那天中午,张伟主动把教室打扫得十十净净。要想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 任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它不仅 有一种教育内容和

12、方法的改进,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运用。培养 学生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 要。正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评价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 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评价的导向性。课堂就是允许人出错的地方,问题是做为一个教师面对错 误该怎么办。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得好: 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 用是不可原谅的。这就告诉我们,做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负有不可推卸的引导 责任。如: 你读课文时的嗓音真动听,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会读

13、得更好。”你 的想法很独特,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这些亲切的话语比起 盲目的对极了! ”很棒! 等评价更有指导性,更利于目标的达成。因此,注意 评价的导向性是非常重要的。评价要旨在激励学生挑战,创新。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 会失去进取心、探索欲。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有激励性,能促使其产生创新的欲 望。记得,我在教学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当读到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 蹲在上面唱歌时。为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知道青 蛙唱的是什么歌吗? 课堂上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时,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 的思维被激活了。只见他们先是一楞,唱什么歌?不就是哇、哇乱叫吗?接

14、着 眉头一皱,眼前一亮,各个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开了:青蛙是在唱赞 美夏天的歌;青蛙在哼童谣呢;青蛙在对歌;青蛙在唱六一的歌。此时的学生 已欣欣然走进了课文这个精彩的童话世界。我从心底由衷地赞叹: 真得好好感 谢这些童话小天使,让老师看到了这么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试想,孩子们听 到这样的赞美,哪一个不是心花怒放,信心倍增呢?评价的递进性。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很善于给课堂逐渐升温。课堂教学开始 时,首先给学习困难学生以朗读、认字的机会,并及时送上一句激励的话语: 真 不错,你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字了,了不起! 虽然这些学生和优秀的学生比起来, 认识的字并不多,但和他们自己比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时,老师再给予一点激励 会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对 学习的投入,老师的评价也日益升温,比如,来一句你读得太有感情了,老师 也被你深深地感动了!这样的激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 不仅仅是口号,而且应逐渐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 个学生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 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