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57737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概况31.1企业基本情况31.2项目基本情况41.3项目提出背景41.4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51.5产业规模61.6技术可行性分析6二、市场分析6三、改造方案83.1 原料生产线的改造83.2 洗涤生产线的改造93.3 离心生产线的改造103.4 干燥生产线的改造103.5 改造总体效果分析11四、工艺方案124.1 工艺流程图124.2 主要设备清单13五、安全、环保、节能145.1 消防安全145.2 环境保护155.3 节能降耗15六、实施计划16七、投资预算及经济效益分析187.1 项目投资预算187.2 项目资金来源187.3 经济效益分析19八、社会效益分析21九、组织管理

2、及相关保障措施22十、风险分析23一、 概况1.1企业基本情况*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4年,原名*市*材料有限公司。2008年8月,*市*材料有限公司接受*市*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更名为*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800万,占地2460平方米,目前员工人数达到1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30%。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得到了电池行业的认可及赞誉。公司的客户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克电池有限公

3、司、*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神工海特电子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电池企业。借助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低碳经济的发展,公司连续3年销售业绩突飞猛进,2007年1354万元、2008年1902万元、2009年316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1237万元。*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公司研发的“中间相炭微球”项目获得了*市科学进步奖,填补了国内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空白,2007通过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现在公司拥有“一种沥青包覆石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等5

4、篇专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不断研发新产品,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开展与“*大学”“十八所”等科研院校、研究所为辅的产品研发路线。*市*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中小型创新基金项目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开发、国家“863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研究、*市成果转化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西青区科技支撑计划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产业化开发等多个国家级、市级、区级的科技项目。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并基于客户价值进行持续创新,以“高品质、差异化、增值服务”作为*的价值定位,痴迷地帮助客户创造价值!通过“整合、

5、创新、优化、升级”,依靠完善的材料体系和卓越的材料性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引领着中国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扩能项目1.2.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生球生产、洗涤、烘干、碳化生产设备的扩能改造1.2.2投资单位:*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2.3企业法人:*1.2.4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1.2.5项目投资情况:总投资3000万,其中自筹1500万,贷款1500万。1.2.6项目建设周期:2009年11月-2011年11月。1.2.7项目规模:改造完成后中间相炭微球产能将提高500吨/年。1.3项目提出背景国内外正在研发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负

6、极材料有钛酸锂、硬碳、硅碳合金、锡合金等。钛酸锂是一种零应变材料,循环性能好;有很好的充放电平台;理论比容量为175 mAhg,实际比容量可达165 mAhg,并集中在平台区域;不与电解液反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钛酸锂与商品化的碳负极材料相比,通常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与合金类负极材料相比,更容易制备,成本更低。但是理论比容量仅为175 mAhg,实际比容量165 mAhg,面临着导电性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密度低的问题。硬碳材料的贮锂容量大,适合大功率、大电流充放电,但首次容量低,循环性能不好,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合金负极材料的理论贮锂容量大,贮锂电位低,但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

7、积膨胀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间相炭微球本身具有球状结构,堆积密度比较高,单位体积嵌锂容量比较大。而且小球具有片层状结构, 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适合大电流充放电。另外, 中间相炭微球外表面积比较小,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边界反应少。因此,中间相炭微球材料可用于制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用MCMB 作电极制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作电压高达3. 6 V ,为普通电池的3 倍,并且循环寿命好(5001 000 次) ,可以在- 2060 温度范围内使用。此外,这种电池还具有质量轻、无污染、比能量大( 120 Wh/kg) 、安全可靠、无记忆性等优点。我司正是看中其比容量大、安全可靠、可大电流充放

8、电、适合动力电池采用的优点,以及国内外动力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行该项目的扩能改造。1.4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目前,公司生产、销售的中间相炭微球的规模,基本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动力电池市场的放量,公司生产的中间相炭微球将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公司只有通过中间相炭微球的扩能、改造,增加公司中间相炭微球的产能,才能保障公司及电池行业能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的新宠。中间相炭微球因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与电解液的兼容性、及技术的成熟性,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该项目采用公司成熟的生产工艺,扩大生产线

9、的生产规模,通过前期的实验及验证改造相应的生产设备降低产品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项目投产后,将会带动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发展,扩大公司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社会效益明显。1.5产业规模为满足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的需求,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进行中间相炭微球的扩能改造,使中间相炭微球的生产规模达到800吨/年,基本能满足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另外,公司在开拓韩国及日本市场,相信在不久公司的中间相炭微球将走出国门,为中国锂电争光。1.6技术可行性分析中间相炭微球的生产采用公司成熟的生产工艺,先由煤沥青在高温下热缩聚形成中间相炭微球,再采用洗油进行洗涤,将得到的中间相炭微

10、球烘干、碳化、石墨化、分级、过筛等得到锂离子电池用的中间相炭微球。*大学教授王成扬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对公司扩能改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扩能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二、 市场分析根据日本经济中心预测,锂离子电池世界市场06年度21亿个,07年度23亿5千万个,2008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销售量达到了27.1 亿个,销售额达到了80.32 亿美元。09年度达到30亿8千万个。预计2010年全球的锂离子电池销量更大。2008 年时,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已经占全球产量的48%,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锂离子

11、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CMB)目前只占据小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其成本的降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其必将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与此同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也给中间相碳微球带来了新的市场。面对经济压力,国内各主要厂商加快向笔记本圆柱市场和动力电池市场

12、转移,中间相碳微球及复合类2010年随着动力市场的稳步发展,其销售量将不断增长。负极市场主要的供应商包括日本的日立化成、三菱化学、*、上海杉杉、长沙海容。日立化成、三菱化学负极材料研制、生产比较早、技术成熟,但其生产成本高、导致其市场竞争能力低。*、长沙海容主要生产改性天然石墨材料,天然石墨倍率性能、低温性能等特性不适合应用到汽车动力电池。上海杉杉主要生产人造石墨,包括中间相碳微球,与我司产品有一定相似性,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及京津塘地区,我司地处*,离目标市场比较近,另外,我司的中间相炭微球采用独特分生同洗等技术,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使国内公

13、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三、 改造方案3.1 原料生产线的改造对原料生产线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造:(1) 旧工艺中原料线上采用液体沥青为原料,改造后引入了固体沥青为原料的方式;改造内容包括:引入固体沥青熔化储槽、导热油加热器、皮带输送机以及输送泵等设备。实现固体沥青的批量采购、存储、使用。改造意义在于:改变单一的原料供给模式,缓解原料市场波动带来的成本波动。固体沥青方便存储,批量采购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批量采购可以保障原料性能指标稳定,提高产品收率,从而实现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固体沥青自动化流线图(2) 旧工艺以液体沥青为原料,催化剂采用固体加料方式,添加方式是人工操作,改造

14、后采用液体催化剂加料方式,全封闭、自动化控制加料速度;改造的内容包括:引入催化剂液体添加模式,并采取全封闭、自动化控制。改造的意义在于:新的添加方式采用螺杆推进的方式,可以是催化剂与反应原料均匀混合,防止局部催化过快/过慢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工艺采用密封式,阻止对环境的污染排放,是节能环保的有效改善,同时防止环境中杂质的引入污染,从细节处保证产品的品质。新工艺节约了人力成本,实现高度自动化。3.2 洗涤生产线的改造对原料生产线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造:(1) 旧工艺采用沉降-离心法,改造后新工艺采用抽提-分离-洗涤法。改造的内容包括:新工艺采用抽提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萃取。改造的意义在于:旧工艺采用

15、沉降法,在产品沉降过程中杂质易沉降与产品表面,堵塞产品的孔隙通道,在电池使用当中,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采用新工抽提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清洗产品表面的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提升产品的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2) 旧工艺采用两种洗涤剂,改造后新工艺采用单一洗涤剂并回收循环利用。改造的内容包括:用单一的洗涤剂代替旧工艺中的两种洗涤剂,并回收再利用。改造的意义在于:改造后的洗涤剂洗涤效果好,市场渠道广,因此价格便宜,可以减少工序和采购成本;改造后,引入与之配套的洗涤剂回收利用装置,提高了洗涤剂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3.3 离心生产线的改造离心生产线改造内容:旧工艺采用的是三足式吊袋离心机,改造后新工艺采用的是GK800卧式刮刀离心机。改造的意义在于:新离心机的离心速度快,能提高离心的效率,节约离心时间,从而降低能耗;新离心机工艺是连续式自动装、卸料,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离心机是刮刀式离心机,不再使用滤布,从而能节约耗材,降低成本;新离心机密闭性更好,环境友好程度更进一步,对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意义重大。新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