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57717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提高版选择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版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可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B图2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图3用于配制银氨溶液D图4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不严格控制温度,乙醇分子间脱水会生成乙醚,错误;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用的是饱和碳酸钠,错误;C、配制银氨溶液,应该是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中,错误;D正确。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电池工作时,ZN作负极,失去电子,正确;B、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二氧化锰得到电子,与水结合生成MN2O3和氢氧根离子,正确;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错误;D、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则消耗0.1molZN,在ZN的质量减少6.5g,正确,答案选C。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氯

3、水中:c(Cl2)2c(ClO)2c(Cl)2c(HClO)BNa2CO3溶液:c(OH)c(HCO3-)c(H2CO3) c(H)C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D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氯气溶于水时不会全部都与水发生反应,故不存在等式中的守恒,A错;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 c(H)是质子守恒,B错;根据物料守恒,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

4、合溶液中有:c(HClO)c(ClO)c(HCO3-)c(H2CO3)+ c(CO32-),C错;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c(Na)c(SO42-)c(NH4+)c(OH)c(H),D对。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元素符号XYZRT原子半径(nm)01600080010201430074主要化合价+2+2-2,+4,+6+3-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RYXB离子半径:T2X2+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Y R 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T【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中信息,Z

5、元素的化合价为-2、+4、+6,所以Z是S元素,T的化合价为-2,则T是O元素,X、Y的主要化合价相同,所以属于同种族元素,都是第IIA族元素,X是Mg,Y是Be元素,R的化合价是+3价,且原子半径比X稍小,所以R是Al元素。A、Be、M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MgAlBe,所以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XRY,错误;B、T2与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则T2X2+,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XRY,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T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TZ,错误,答案选B。8下列有关金属

6、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是:O22H2O4e=4OHB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钢铁在弱碱条件下发生的腐蚀为吸氧腐蚀,氧气得到电子与水结合生成氢氧根离子,正确;B、钢管与电源的正极 ,则钢管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钢管失去电子,被腐蚀,错误;C、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比铁活泼,所以形成的原电池中Zn作负极,Fe作正极,所以Fe被保护,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

7、D、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仍是Zn为负极,则Zn被发生,所以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正确,答案选B。11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pH=4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用CH3COOH溶液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至pH=7,V(CH3COOH溶液)V(NaOH溶液)C向0.2 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H3H2O溶液:c(Cl)+c(OH)=c(H+)+c(NH3H2O)D在含01mol NaHSO4的溶液中:c(H+)=c(SO42-)+c(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pH=4的CH3COOH

8、溶液加水稀释10倍,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常温下,KW不变,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A错误;用 CH3COOH溶液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如果体积相同时,恰好生成乙酸钠,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要使溶液显中性,加入的乙酸的体积应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B错误;向0.2 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H3H2O溶液,得到等浓度的氯化氢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l)+c(OH)=c(H+)+ c(NH4+),由于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水解是微弱的,则一水合氨的浓度远远小于铵根离子的浓度,所以c(Cl)+c(OH)c(H+)+ c(NH3H

9、2O),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SO42-)+c(OH-),在0.1mol NaHSO4溶液中c(Na+)= c(SO42-),所以,在含0.1mol NaHSO4的溶液中,c(H+)=c(SO42-+c(OH-),D正确。16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有Cl B一定有SO42C一定没有Al3+ D一定没有CO32【答案】BD【解析】因为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

10、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Al3+水解呈酸性,所以有Al3+;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据此可知A错误;B正确;C错误;D正确,故选BD【答案】C【解析】A由于氧化性Fe3+Cu2+H+,铁离子先反应,滤液中因不存在Cu2+一定不存在铁离子,故A错误;B由于生成了氢气说明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滤渣3.2g为金属铜,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若全部为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为:80g/mol0.05mol=4.0g,由于部分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则样品中氧

11、化铜的质量一定小于4.0g,故B错误;C滤液A中含有亚铁离子和氢离子,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最后灼烧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铁,3.2g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0.04mol,样品中所有铁元素都生成了氧化铁,所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56g/mol0.04mol=2.24g,故C正确;D由于部分铁用于置换金属铜,则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的铁的物质的量小于0.04mol,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04mol,标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一定小于:22.4mol/L0.04mol=0.896L=896mL,故D错误;故答案选C。【答案】C【解析】A

12、、1 mol X含1mol酚羟基、1mol羧基,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故A错误;B、1 mol X最多能与10mol氢气反应,故B错误;C、模仿课本上的苯酚与甲醛发生缩聚生成酚醛树脂的反应判断x能与糠醛发生缩聚,故C正确;D、与浓溴水反应时,只有酚羟基的两个邻位氢被取代,所以1 mol X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故D错误。故答案选C1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

13、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答案】BD【解析】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偏铝酸钠,故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悬浊液,错误;B、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钠,饱和碳酸钠除去乙酸,还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分液即可,故正确;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把Fe2氧化成Fe3,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14、故错误;D、两试管做对比实验,如果第二支试管冒出气泡多与第一支,说明FeCl3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20向某4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达到平衡后在t2、t3、t4、t5时改变某一种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t1=15s,则t0t1阶段以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A)为0.006mol/(Ls)B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molC若t2t3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的浓度,则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变大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C

15、【解析】t3t4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如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平衡移动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则t4t5阶段应为减小压强;反应中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11mol/L,则A、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9:11,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Y为反应物,该反应为9A(g)+2B(g)11C(g),At1=15s,则t0t1阶段以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A)= =0.006mol/(Ls),故A正确;BA减少0.36mol,则B减少0.04mol,则起始B的物质的量为0.20mol+0.04mol=0.24mol,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正反应速率增大,则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