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7624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一、XX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一种自主性的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同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形式为主。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合X社团活动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课程按照社团性质分为7大类:XX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主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

2、织协调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基本目标如下: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活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3激发好奇心及观察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4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有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领导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6通过社团活动,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社团的具体

3、目标,由该社团的学生自行制定,编写成“某某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二、合乐社团课程实施说明(一)课时安排(一般每学期在16课时)(二)教学实施要点教学主体的统一师生要达到“双适应双发展”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互为主体。2教程学程的整合社团活动不能等同于常规教学活动,流动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师的“教”的设计,也要关注学生“学”的设计,还要关注向家庭、社会的延伸设计,特别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设计。3教学时空的转化教学设计要求师生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与某一时间点或空间点上,要使学生时时处处均处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三)教学

4、方式: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等(四)系列活动:实地考察、表演、作品展示、竞赛评比、实践操作等三、课程评价办法(一)评价内容.各社团指导教师评价主要根据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须提供社团课程实施纲要、社团课程备课(上几次提供几次)、考勤评价记录、学期末学生评价表。2.学生评价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采用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二)教师评价办法结合社团课程实施纲要、社团活动教材、课程备课、考勤记录、学期末学生评价表、期末展示、课程走班日常检查记录表、日常调课表进行整体评价。(三)学生评价办法每次活动结束,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

5、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学期末评比依据之一。学期末,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查,考查时不采用书面考试,但要作评价记录。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多角度评价,要重激励,不偏重于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尊重个性差异,促其专长、优点得以充分发展。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县、市、省、国家级比赛。四、教材编写要求:根据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筛选、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素材,围绕合乐教育理念和社团课程目标,开发社团活动教材。教材要以活动形式为主,资料

6、袋形式为辅,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图书室、外校、购买等);(4)拓宽现有教材。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能够接受,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按照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研讨交流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