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573081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杨庆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必修III(湘教版)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西安市东方中学 杨庆梅 2014年3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西安市东方中学 杨庆梅【设计理念】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是关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辩证的去分析。从空间方面来分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课堂中涉及穿插较多的资料,图标和探究性习题,通过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方式,激发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在满足

2、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表现欲,挖掘学习潜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资源的地区分布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但从学生基础看,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有模糊的印象,并不十分清楚具体内容。部分学生可能会事先复习一下,小部分学生可能会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2. 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 3.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讨论及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地理语言表

3、述能力,正确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以及沿线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2.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内容的学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重点难点】 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课本的插图进行教学。采用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学法导航】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教前准备】 学生:收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相关资料。 教师:自制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4、设计意图导入新 课 打开电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公益广告,下面播放一则南水北调公益广告。短短30秒钟向我们传递了那些信息?引导学生解读视频,引出南水北调三个探究性问题并板书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创设情境,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南水北调结合地图,逐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问题探究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原因?分别出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和“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原因。 教师总结并板书(1.资源分布不均,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认真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归纳南水北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

5、能力,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其合作意识。承转:关于南水北调,早在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看到北方缺水时,就提出了这一宏伟设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那么,北方是怎样向南方借水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 问题探究二:南水北调实施方案出示“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图”,结合各线路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从各线水质可调水量多少和工程量大小等方面对比三线方案的优缺点。教师总结 认真读图,明确南水北调的线路走向,并通过对比,对三条线路进行评价,并交流展示。师生通过讨论交流 ,加深对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了解。 承转: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

6、最大的调水工程,这样一个大型的调水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问题探究三: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结合东线线路图,学生讨论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适当引导,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进行归纳总结,明确答题思路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调:明确区域资源分布的总体状况和富集区,分析资源的区域供需矛盾区域资源调配的具体方案(如何调配)调后影响(从利弊两方面辩证分析来分析,从空间方面来分析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

7、能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承转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下面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合作探究,共同提高活动要求:参考南水北调案例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组设计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探究性活动。组长宏观调控,做好讨论结果反馈及展示点评准备。1.活动目的:了解我国相关的能源跨区域调配概况,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知识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3.合作探究要求:(1).组内合作探究,写出探究要点,完善探究题的答题思路并列出提纲;(2).时刻联系课本,注重效率; (3).组长

8、宏观调控,做好讨论结果反馈及展示点评准备。探究式活动设计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推理(验证假设),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总结反思)4.成果展示5. 师生点评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并将讨论结果分组展示学以致用,并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师生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课堂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大、周期长,对调出区、沿途、调入区的地理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 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掌握一基本规律:“共赢”,是互利共赢的工程;其次,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去分析,都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再次,应注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尤其对调出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板书设计; 1.4区域经济联系原因南水北调线路优缺点比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弊)原因西气东输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对东部,中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原因西电东送对东部,中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线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