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57202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研室工作总结2014-2015 学年上学期本学期我刚刚担任 XX校区体育教研室主任一职,这是领导对我的一份希望和重托, 我将把此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勤勉尽职,扎实工作,有所作为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体育教研室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 本学期体育教研室的体育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无论是公共体育课,还是专业课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本学期的体育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教学方面(一)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XX校区体育教研室现有体育教师 13 人,本学期共承担 89 个教学班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在课程设置上,立足于我校现有体育资源, 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积极拓展新项

2、目、增添新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二)完善建立规章制度,保证体育部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 。本学期我担任体育教研室主任,经验甚少 , 内心忐忑 , 所以就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以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待、努力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首先是抓团队精神建设,上任伊始,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坚定地提出“精诚团结、艰苦奋斗、改革办学、争先创优” 的体育精神,决定“不等、不靠、不要、不相互依靠推委,工作后不要计酬, ”积极努力工作,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其次抓制度建设, 通过制度管理将工作纳入有序规范、稳定、发展的轨道,为此,体育教研室多次召开会议,集思广义,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教

3、学计划和岗位工作职责,经过大家努力,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体质健康测试规范及计划 、学生课余体育器材管理条例、学校运动队组建实施方案 、学校学生裁判员管理中心暂定办法、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为体育教研室教学、竞赛、训练、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三)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严格执行以下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教师备课、听课制度;二是严格课堂考勤及教师调、停课手续;三是严格规范体育教学常规;四是坚持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及时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四)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了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应

4、用型人才目标, 势必要求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相接轨。通过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经验, 结合我院现有体育资源,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 , 在授课内容上强调实用化、在授课手段上倡导多样化,进而不断完善课程模式。这学期来,体育教研室成功组织的比赛和取得的成绩如下:1、10 月 11 日,成功举办 XX区教育系统羽毛球运动会我校首次组队参赛,取得了混合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2、10 月 16 日至 19 日,XXX大学生运动会在XX院举行,我校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3、11 月 26 日,成功举办 XX第四届田径运动会。同时,我们利用参加大运会的机会,向兄弟院校学习体

5、育教学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强化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保证体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五)认真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校体育部下设的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及全体体育教师组织学习新标准的文件精神,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按要求完成专科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共约 3500 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 对各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上报国家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 。二、学科建设方面学科建设是部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 教研室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经过全体教师辛勤努力, 上学期体育教研

6、室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师资队伍建设1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拓展专业技能。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展教师专业技能, 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参加由教委、体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部分项目(如等)的兴趣,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进行技能拓展,基本解决了部分运动项目因师资不足而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困境, 落实学校要求的以老带新的活动 , 积极组织相关观摩课的活动。2以老带新。重点抓好新进教师的教学。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加强新进教师的学习和培养, 提高他们爱生重教的使命感; 加强教学管理和监控,经常深入课堂进行听课, 使教师逐步形成强烈的授课质量

7、意识,保证了教学质量。(二)课程建设方面在课程设计上做了以下工作:第一,依据学生需求,结合我校体育资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第二,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鼓励教师利用视频技术、多媒体进行体育学科教学;第三,启动(体育专业)幼儿体育、游戏等项目特色课程建设。整合现有场地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 力争通过 3-5 年时间,将体育课程打造成有一定影响的特色课程。三、科研工作方面科研一直是部门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 部门的整体科研能力直接决定整个教师团队的水平。 鼓励教师一边从事教学工作, 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此外,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学术交流、项目申报提供支持。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1进一步

8、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整合课程内容。2加强体育教学改革。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主题,加强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在“花样”上下功夫。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加强参赛选手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要把教学要与参赛训练结合起来,争取比赛获奖有新的突破。3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我院师资队伍在学历上、职称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理论教师和技术教师相对不足,缺乏高层次的科研队伍和教学团队。4论文质量上,横向课题和国家级等课题上还未突破。市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未突破。5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把培养终身体育理念作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康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体育教研室主任:王20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