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568388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原国家教委严格中小学升旗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以下制度。一、升挂国旗的时间与场合每星期一和重大节日、纪念日早晨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以上升旗仪式遇有恶劣天气可不举行)二、升旗仪式程序1、出旗(旗手持旗,护旗手在旗两侧,齐步走向旗杆,在场的全体师生肃立致敬。);2、升旗(奏国歌,在场师生行注目礼。);3、唱国歌(要求歌声宏亮有力,整齐准确。)4、国旗下讲话(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三、升挂国旗要求(一)重大活动和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要求:1、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2、各班带队入场后排成两列纵队,前后左右对齐,面朝旗杆站

2、立,班与班之间相距_米。3、教职工排成一列纵队,前后左右对齐,面朝旗杆站立。4、旗手居中,护旗手在旗手两侧,站立师生前面正中方。5、在举行升旗仪式过程中,人人要做到严肃认真,立正站立,保持安静,升旗时行注目礼,不许任何人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来回走动;6、升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要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挂完毕,方可自由行动;7、对于升挂国旗时各班的同学的表现要进行考核,列入文明班班级竞赛,考核人员每次站立在所考核年级后面。(二)其它每日升降国旗要求:1、升降国旗由各班国旗小组进行(由一名旗手徐徐升降,两名护旗站立两侧,升起时,必须将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旗落地)。2、凡经过现场

3、的师生员工,要求同上。四、各班成立由五人组成的国旗小组(小组成员从班长、团支部书记、三好学生或优秀团员中产生),负责每日的升降国旗工作。每周班级轮流一次,各班国旗小组每学期调整一次,每次报学校备案。每学期初,组织培训一周。五、全校人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国旗,发现国旗褪色、破旧,及时更换。遇到恶劣天气及时降下,每日降下后,各班统一挂在教室前黑板右边保存,严禁乱扔乱放。六、校国旗护卫队旗手和护旗手由政教处负责训练、安排。七、举行升挂国旗仪式,每日升降,是一次严肃的政治教育活动,全体师生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若有违反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中学升降国旗制度范本(二)中学学校升降国旗制度根

4、据国旗法第六条中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依照国旗法规定,特制定升降国旗制度如下:一、我校升降国旗由学校学生会政教处统一安排,由各队轮流值班、_实施。升旗时间每天早晨7:30降旗时间每天下午18:00二、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旗杆顶部;降旗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三、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到场参加仪式。其他在场的师生都要停止其它活动,听从指挥,面向国旗,肃立致敬。等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四、每学期开学第一个升国旗仪式以及校内外大型活动由学校国旗护卫队_实施,其余常规升旗仪式由队部国旗组按周轮流执勤。五、升国旗仪式程序是:1.

5、全体肃立、护卫队出旗全体师生员工面向旗杆正站立。出旗手右手擎国旗(旗杆部分贴在右胸前),两名护旗手在出旗手两侧,仪仗队列队在后呼号,经过主席台和队伍时,由齐步换正步走到旗旁,出旗手上前一步将国旗授给升旗手,一人接旗,一人托旗,做好升旗准备。2.升国旗,奏国歌,行军礼;(敬礼)、(礼毕)、(标兵撤回)升旗开始,队列指挥员行举手礼;全体教师员工面对国旗立正,行注目礼,全体学生行军礼,目光随国旗的徐徐上升上移,不得他顾;场外人员在升旗开始时,也得驻足行注目礼。3.国旗下誓言由值周班轮周进行。国旗下讲话要求讲话者服装整齐,有讲话稿,简短而主题突出,教育性要强。讲完话宣布仪式结束。4.升旗仪式完毕,队伍带回。六、星期五下午降旗后,由值班负责人负责将国旗交于传达室与下一班进行交接。交接班内容:检查国旗是否污损、破损;检查旗杆及升旗设施是否齐全完好;检查奏放国歌设备是否完好。七、发现国旗污损、破损或其他影响升降国旗的问题,由值班负责人及时和学生会、政教处联系,采取措施保证国旗升降不受影响。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