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56615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语文是全部学科的基础,语文理解实力不好,不会分析问题是学不精其他科目。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举荐了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请大家细致阅读,希望你宠爱。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敕造(sh)丰腴(y)僭越(jin)雨雪霏霏(fi) B.发轫(rn)模样(m)狙击(j)沧海一粟(s) C.尘芥(ji)坍圮(tn) 隽永(jn)少不更事(n) D. 拗口(o)安慰(ji) 辍学(chu)直栏横槛(k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所学校的老师对学生们都怀有真挚的爱心,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微

2、不至地关切着他们,真可谓舐犊情深。 B.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利益考量,出现一些钩心斗角的现象也是难免的。 C.将人脑接入电脑网络,使得人类生活在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中,这样的设想目前只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在现实生活里,它短暂还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空想。 D.二十一世纪初这里还是大片农田,如今这里已经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人工湖水光潋滟,商业区人流如潮,给人以面目全非之感。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初的橄榄树是野生的,地中海的气候特别适合它的生长,充足的日照,燥热的夏季和温润多雨的冬季是橄榄树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 B.对于自

3、己的专业精通又专注几乎就是自己对生命最好的馈赠,因为不仅它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机会,而且能为这世界创建更多价值,这或许就是生命意义所在。 C.次贷危机的持续扩散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和国际投资银行已经或即将面临倒闭风险,对金融行业的盈利实力和股票市值产生了严峻影响。 D.公安部交通局正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重点地区的通行秩序管理,加强交通平安宣扬,坚决防止不再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4. 右面是中国近代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一幅作品。请用一个七字以内的短语为这幅画拟题,要求能结合画面内容,符合画面意境,用语精练。(3分) 5. 读下面的句子,从大山、绿树、白云三种景物中选取一种进行仿 写。(6分) 湖是自

4、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_是_。它是_,望着它的人_。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谢安,字安石。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善行书。少有重名。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既到,

5、温甚喜,言生平,欢乐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 简文帝疾笃,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苻坚毅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

6、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安少有盛名,时多仰慕。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学之。(选自晋书谢安传,有删改) 注:山陵:皇帝的陵墓。户限:门槛。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生平,欢乐竟日竟:从头至尾 B.安从容就席,坐定就:靠近,趋向 C.时苻坚毅盛,疆埸多虞虞:忧患 D.已别

7、有旨旨:皇上的旨意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安常棋劣于玄多于南亩之农夫 B.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觉屐齿之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其矫情镇物如此其皆出于此乎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谢安少年时便颇具声名,长大后寄情山水诗文,不愿做官;在弟弟谢万遭到废黜以后,他才考虑当官,这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B. 桓温特别看重谢安,请他做司马;谢安到了以后桓温柔他相谈甚欢,等他走后还问左右,你们以前有没有看过我有这样的客人,意思是谢安这个人才实在难得。 C. 淝水之战前,谢玄问计,谢安不作答,反而和他以别墅作赌注

8、下围棋。谢安棋艺上本不如谢玄,加之内心惊慌胆怯,未 能取胜。 D. 谢安少时,当时很多人仰慕他,有些人摹仿他进行洛下书生咏的时候,竟连他因为鼻子的毛病而发出的浑浊的声音也一并摹仿。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3分) _ (2)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3分) _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 _ _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_ _ _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湟旧卒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家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最终一句中独字颇耐人寻味。

9、联系诗句,试分析独字可能有哪些含义。(4分) _ (2)独吹边曲向残阳与前三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结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 的空缺部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沁园春长沙) 故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道之所存,_。(师说 ) _,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_,_。 (阿房宫赋) _,_。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说帘陈从周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格外的感到幽绝,瓶花妥当,特别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

10、更,还不是这帘在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奇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即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一模一样,真是变更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房,见了帘影依旧,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的少年情怀,真是难过人惟有自家知了。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叫人遐思,引人入画。 记得在文革 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诗人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

11、出之,文情令人销魂。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此高雅绝俗,而今事隔几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敏捷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产生了很多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很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通,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观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知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

12、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闻名博物馆,但就湘帘、竹帘来说,通风好,隔音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格外雅洁几乎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协作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定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见。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好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观赏它,好像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更,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深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愿轻易放过。我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挑,华文漪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 的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好像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2. 文章第小节提到凌叔华用荣宝斋特制花笺给徐志摩写信的往事。请说说这段记叙和帘有什么关系。(4分) _ _ 13. 文章第小节提到了儿时最观赏的画本和闷人的塑料窗帘,这两者同时出现,作者围绕帘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