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564127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离心泵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易于调节,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普遍被采用。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由 4-8 片的叶片组成,构成了数目相同的液体通 道。按有无盖板分为开式、闭式和半开式(其作用见教材)。(2)泵壳:泵体的外壳,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 通道。此外,泵壳还设有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入口和切线出口。(3)泵轴:位于叶轮中心且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一根轴。它由电机带动旋转,以带动 叶轮旋转。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

2、力的作用,由叶轮中 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 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 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 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 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通过第一章的 一个例题加以类比说明)。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

3、,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这一步操作称 为灌泵。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 (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 叶片的环。这此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 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最小,动压能转换为静 压能的效率高。(5)后盖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轴向推力。离开叶轮周边的液体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 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液体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

4、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 向推力。这容易引起叶轮与泵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还会产生振动。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液 体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但由此也会此起泵效率的降低。(6)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离心泵在工作是泵轴旋转而壳不动,其间的 环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渗入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使泵的流量、效率 下降。严重时流量为零气缚。通常,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来实现轴与壳之间的密 封。二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性能参数表征离心泵性能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压头。离心泵的压头是指泵对单 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以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因素。0离心泵的

5、理论压头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如下几个假定条件相对应:叶轮内叶片数目无限多,液体完全沿着 叶片的弯曲表面流动,无任何环流现象;液体为粘度等于零的理想流体,液体在流动中没有 阻力。在这两个假定条件下,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可以表示为:其中: 叶轮半径; 叶轮旋转角速度; 泵的体积流量; 叶片宽度; 叶片装置角。讨论装置角是叶片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当其值小于90度时称为后弯叶片;等于90度时称 为径向叶片;大于 90 度时称为前弯叶片。叶片后弯时液体流动能量损失小,所以一般都采用 后弯叶片。 当采用后弯片时,为正,可知理论压头随叶轮直径、转速及叶轮周边宽度的增加而增 加,随流量的增加呈线性规律下降。 理论压

6、头与流体的性质无关。 前式给出的是理论压头的表达式。实际操作中,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单位重量 液体实际获得的能量,即实际压头,与离心泵的理论压头有一定的差距:(A)叶片间环流;(B)阻力损失;(C)冲击损失。考虑以上三方面之后,压头与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将发生变化。如图所示。1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是用以描述一台离心泵的一组物理量(1)(叶轮)转速 n:10003000rpm;2900rpm 最常见。(2) 流量Q:以体积流量来表示的泵的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3) 压头(扬程)H: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 有关。扬程并不代

7、表升举高度。( 4 )功率: ( A )有效功率:离心泵单位时间内对流体做的功;(B)轴功率:单位时间内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能量。(5)效率: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由电机传给泵的能量不可能 100%地传给液体,因 此离心泵都有一个效率的问题,它反映了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A)容积损失;(B)水力损失;(C)机械损失。2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一台特定的离心泵,在转速固定的情况下,其压头、轴功率和 效率都与其流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以压头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这些关系的图形 表示就称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由于压头受水力损失影响的复杂性,这些关系一般都通过实验 来测定。包括H

8、Q曲线、NQ曲线和Q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离心泵的生产厂家提供,标绘于泵产品说明书中,其测定条件一般是20r清水,转速也固定。典型的离心泵性能曲线如图所示。讨论从HQ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是下降的,即流量越大,泵向 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越小。但是,这一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 轴功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所以大流量输送一定对应着大的配套电机。另外,这一规律还提示我们,离心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这样可以使电机的启动电流最小。 泵的效率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达到一最大值后便下降,根据生产任务选泵时,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其范围内的效率一般不低

9、于最高效率点的 92%。 离心泵的铭牌上标有一组性能参数,它们都是与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性能参数。3离心泵特性的影响因素(1) 流体的性质:(A) 液体的密度:离心泵的压头和流量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有效功率和轴功率随密度 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离心力及其所做的功与密度成正比,但效率又与密度无关。(B) 液体的粘度:粘度增加,泵的流量、压头、效率都下降,但轴功率上升。所以,当 被输送流体的粘度有较大变化时,泵的特性曲线也要发生变化。(2) 转速离心泵的转速发生变化时,其流量、压头和轴功率都要发生变化:比例定律(3 )叶轮直径前已述及,叶轮尺寸对离心泵的性能也有影响。当切割量小于20%时:切割定律三

10、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 在泵的叶轮转速一定时,一台泵在具体操作条件下所提供的液体流量和压头可用 HQ 特性 曲线上的一点来表示。至于这一点的具体位置,应视泵前后的管路情况而定。讨论泵的工作情 况,不应脱离管路的具体情况。泵的工作特性由泵本身的特性和管路的特性共同决定。1管路的特性曲线考虑由柏努利方程导出的外加压头计算式:Q越大贝I越大贝流动系统所需要的加压头越大。将通过某一特定管路的流量与其所需夕外J加压头之间的关系, 称为管路的特性。考虑上式中的压头损失: 忽略上、下游截面的动压头差,贝。 当管路和流体一定时,是流量的函数。令,贝上式变为:称为管路的特性方程,表达了管路所需要的外加压头与管

11、路流量之间的关系。在HQ坐标中对 应的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说明为管路特性曲线在H轴上的截距 表示管路系统所需要的最小玫外压头。 当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摩擦因数与流量无关,管路特性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 高阻管路,其特性曲线较陡;低阻管路其特性曲线较平缓。 2离心泵的工作点将泵的HQ曲线与管路的Q曲线绘在同一坐标系中,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泵的工作点。 说明泵的工作点由泵的特性和管路的特性共同决定,可通过联立求解泵的特性方程和管路的 特性方程得到; 安装在管路中的泵,其输液量即为管路的流量;在该流量下泵提供的扬程也就是管路所 需要的外加压头。因此,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的

12、; 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反映了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 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由于生产任务的变化,管路需要的流量有时是需要改变的,这实际上就是要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由管路特性 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因此改变泵的特性和管路特性均能改变工作点,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1 )改变出口阀的开度 改变管路特性 出口阀开度与管路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有关,后者与管路的特性有关。所以改变出口阀的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的特 性。关小出口阀,增大曲线变陡工乍点由C变为D,流量下降泵所提供的压头上升;相反开大出口阀开度减 小,曲线变缓工乍点由C变为E,流量上升,泵所提供的压头下痒此种流量调节方法方便随意,但不经

13、济,实际上是 人为增加管路阻力来适应泵的特性,且使泵在低效率点工作。但也正是由于其方便性,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采用。(2 )改变叶轮转速 改变泵的特性 如图所示,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能增加。这种调节流量的方法合理、经济,但曾被认为是操作不方便,并且 不能实现连续调节。但随着的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无级变速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缺点。是该种调节方法能够 使泵在高效区工作,这对大型泵的节能尤为重要。(3 )车削叶轮直径: 这种调节方法实施起来不方便,且调节范围也不大。 例题1 确定泵是否满足输送要求。将浓度为 95%的硝酸自常压罐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 输送量为36m3/h,液体的扬升高度为

14、7m。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的钢化玻璃管构成,总 长为 160(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现采用某种型号的耐酸泵,其性能列于本题附表 中。问:1.该泵是否合用?2.实际的输送量、压头、效率及功率消耗各为多少?Q(L/s)03691215H(m)19.51917.916.514.412 (%)01730424644已知:酸液在输送温度下粘度为1.15D10-3Pans;密度为1545kg/m3。摩擦系数可取为 0.015。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储槽液面( 1-1)和常压设备液面(2-2)之间 列柏努利方程求得:式中管内流速:管路压头损失: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以(L/s)计

15、的管路所需流量: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时所提供的压头即达到了 14.4m,当流量为管路所需 要的10 L/s,它所提供的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的13.06m。因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 任务是可用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该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的最高效率为 46%;流量为10 L/s时该泵的效率大约为43%。因此我们说该泵是在高效区工作的。(2)实际的输送量、功率消耗和效率取决于泵的工作点,而工作点由管路物特性和泵的 特性共同决定。由柏努利方程可得管路的特性方程为:(其中流量单位为 L/s)据此可以计算出各流量下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如下表所示:Q(L/s)03691215H(m)77.5459.18111.9115.7220.63据此,可以作出管路的特性曲线和泵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曲线的交点为工作点,其对应的压头为14.8m;流量为11.4L/S;效率0.45;轴功率可计算如下:点评(1)判断一台泵是否合用,关键是要计算出与要求的输送量对应的管路所需压头,然后 将此压头与泵能提供的压头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另一个判断依据是泵是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